近年来,我国在河流(湖泊)不同行政区域(县、市)之间的断面建设水质监测系统,监测上游水体的相应参数,以水体质量状况,作为上游行政区域对下游行政区域是否支付生态补偿费的依据。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对河流(湖泊)水质保护的责任,促进了河流(湖泊)的环境保护。但一位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人员也表示,“这个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地方政府对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监测需求,应该对水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打造水质监测信息的综合评价、管理、预警及决策支持服务平台。”
现行断面水质监测还有待完善
可为不同区域生态补偿提供依据;但监测点位数量不足,掌握数据不全,无法追溯污染源、预警、对治理提出建议
国内河流(湖泊)一般横跨几个甚至更多的行政区域,目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断面,已基本建设齐全水质监测系统。系统可以检测出反映水质的COD、氨氮、总磷等参数。如果这些参数达不到一定标准,上游的地方政府需向下游的政府支付生态补偿费。
“随着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上述监测系统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据了解目前的水质自动站监测周期较长,4个小时监测一次,即便1小时监测一次,也难以及时发现水体水质的变化。”某地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表示,一些企业偷排不达标污水有时就需几分钟、十几分钟,污水流过断面自动站时,不一定正好监测出污染超标数据。许多时候,这些污水已经被稀释,即使流过断面时自动站正好监测了,也难以准确监测到污水的真实浓度。利用这个系统,难以追溯污染来源。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监测系统的监测点位数量明显不足,掌握数据不全,无法全面、及时监测水质状况,以及帮助执法人员查找污染来源。
要实现水质监管目标,除了需要掌握水质状况、查找污染源,还需要通过对海量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预警河流(湖泊)污染事件,并能对流域治理及污染减排提出科学建议。
断面监测也可网格化
基准站提供精准数据,在工业园区、排污企业的污水入河口等敏感区,增设实时监测站点组建趋势站,可第一时间发现污染事件及污染源头
针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不足,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科研团队,研发了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为全面开展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据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介绍,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和软件平台,监测系统用于及时、全面监测数据,软件平台进行分析、评价数据,为管理、预警、治理提供支撑。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基准站和趋势站。系统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基础组建基准站,精准地监测水质COD、氨氮、总磷等多项指标。在适当的敏感区域诸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污企业的污水入河口,以及饮用水水源地流入口,增设实时监测站点组建趋势站,快速反映水质变化情况。
在趋势站布设大量传感器采集数据,由于传感器较基准站的设备便宜,可露天使用并且安装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快速监测,第一时间发现污染事件及污染源。
虽然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没有基准站监测的精准,但在数据平台智能调控下,一方面可以结合基准站数据对趋势站数据进行整体智能监控,并利用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对趋势站的数据质量控制,提升趋势站数据准确性;另一方面,趋势站数据实时反映水质趋势,与基准站精准数据综合分析,可准确确定污染源头,从而实现对水质状况精准、全面、及时反映。
实现测、预、管、评、治功能
软件平台分析处理数据,快速找到水体污染物入口,对污染事件预警,打开监测与监管衔接通道,对流域污染减排提出建议
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上传汇总至云计算数据存储分析平台——软件平台,对大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方式和维度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现。
“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体的变化,快速找到水体污染物入口,及时发现偷排偷放行为,精准做到水体污染靶向治理。”陈荣强表示。
同时,系统可根据区域水体监测情况,利用水利、地理等信息,对污染流域分布进行分析,利用专业的环境数据分析模型,对河流(湖泊)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湖泊藻类暴发等进行预测预警。
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表示:“水质网格化监测系统可打通环境监测与监管衔接的通道。”据了解,系统管控模块运行机制包括发布管控指令、实施管控措施、反馈管控效果三部分,对污染事件全程进行监控,确保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不仅能追溯污染源、预测预警,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对流域污染减排提出建议。
基于大数据,系统可分析探索各污染物指标、扩散和变化规律,反演出当地污染来源及各各污染来源的贡献量。结合现有模型,计算污染排放因子对流域内水体质量的影响,建立不同的减排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情景模拟,评估不同措施的经济环境性价比,为决策提供支持。
陈荣强介绍说,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已通过专家论证。目前,先河环保已经建设了软件平台,组建了数据分析团队,正在与河北省衡水市等地洽谈合作,预计近期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
原标题:河流断面监测也能网格化? 趋势站与基准站结合,实现实时、精准、智能监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