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九届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在釜山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釜山,共同探讨解决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多重挑战,以及国家和城市的应对之策。降低空气污染可提升健康效益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专家】如何综合提升中国与全球空气质量?

2016-10-14 16:22 来源: 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日前,第九届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在釜山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釜山,共同探讨解决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多重挑战,以及国家和城市的应对之策。

降低空气污染可提升健康效益

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达700万以上。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亚洲城市里,在接下来的30年中,估计有超过11亿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里。在亚洲,七成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不健康水平,带来巨大的公众健康损失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分析说,这些死亡既归因于城市的室外空气污染,也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能够有效降低慢性呼吸疾病引发的瘫痪和死亡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也能够降低罹患心脏病、中风以及许多癌症等疾病的几率。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富裕地区的空气质量在逐渐改善,空气污染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城市中仍呈上升趋势。在过去5年中,总体来看,全球城市空气污染水平上升了8%。全球30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80%的城市空气质量仍然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导则标准。全球城市所面对的空气污染压力巨大,形势严峻。世界卫生组织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不少地区仍在使用污染严重的薪柴和煤炭等燃料用于家庭烹饪,与10年前相比没有改变。从现在起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6000万人,亚洲和非洲人口增速最快,这里的空气污染程度也将进一步加剧。

能源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比罗尔(FatihBirol)指出,能源消耗是造成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全球只有8%的能源生产不是来自于燃烧燃料,而其余的能源生产,有一半以上未使用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每年有数百万吨与使用能源相关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当中,包括使用传统生物质燃料做饭、汽车和卡车的尾气排放、企业和电厂及其他来源的废气排放等。

对于空气污染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在2015年世界卫生大会上已得到一致证实和认可,并制订了具体实施路线图。2015年,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死亡率、家庭使用清洁燃料和技术的人口比例等空气污染与健康相关联指标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各个国家和城市采取行动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公众健康与环境部卡洛斯˙多拉(CarlosDora)告诉记者,空气污染、健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需要应对的共同挑战。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积极行动以改善空气质量,但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健康影响研究所副所长、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董事会主席罗伯特˙基夫(RobertO’Keefe)表示,中国近年来采取限制煤炭使用总量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清洁空气措施,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在亚洲国家中走在前列。如果中国能够持续已经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将能够取得可观的健康效益。

减排短期气候污染物亦可清洁空气

短期气候污染物(SLCPs)包括黑碳、甲烷、臭氧等污染物质,是导致气候变化和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元凶。短期气候污染物同时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据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瓦德斯(HelenaMolinValdés)在大会上介绍,短期气候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柴油发电机尾气、低效炉灶和传统制砖生产排放的烟尘、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的泄漏和燃烧以及固体废弃物中的排放。

瓦德斯说,在现有的技术和国家政策条件下,通过实施对短期气候污染物的快速减排行动,即能有效降低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为解决短期气候污染物,综合采取室内耗能、制砖、农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改善措施非常重要。精心制定的空气质量政策即能够对能源供给和气候变化等其他政策目标产生主要的协同效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制定和执行政策问题,并不需要等待新技术的出现。

据统计,全球19%的黑碳排放来自于交通运输行业,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柴油车辆。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采取相关措施,逐渐减少其排放量。

减少黑碳排放还包括建立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绿色商品运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推广使用减排技术。通过与城市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实施城市行动计划,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

传统制砖业是污染严重和能源消耗量高的行业之一,通过采用清洁技术,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尼泊尔2015年春季遭受地震袭击,全国800座砖窑中的350座砖窑被全部或部分损毁。在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支持下,国际山地中心等机构共同合作,在重建砖窑过程中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将一场自然灾害危机转化成了一次技术升级换代的机遇。采用新技术后,砖窑生产过程中的黑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20%~40%,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煤炭消耗量。

山地型城市治污需具针对性

际山地中心大气科学家安尼科˙潘戴(ArnicoK.Panday)在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分论坛上介绍,山地地形对于气象条件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影响空气扩散,阻挡或引导空气流动。受山地地形诱发的气象条件影响,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改善空气质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伊朗的德黑兰、阿富汗的喀布尔以及中国的重庆、兰州等城市都属于山地城市。潘戴介绍说,三面环山的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山地城市的地形特征。在山地型城市中,尤其在狭长盆地型的城市中,大气污染物十分容易积聚,空气质量受到地形条件的负面影响。山地型城市允许污染物扩散稀释的空气容量更小,大气污染物停留时间更长,浓度更高,空气污染程度更为严重。据潘戴介绍,城市中的风道则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潘戴分析说,对于山地型城市来说,仅了解污染物来源还不够,也需要对于气象条件及其大气污染物累积和通风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了解。山地城市以及受山地地形影响的城市需要加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增加对灰霾形成机理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地治理大气污染。

利用现有的技术措施即能够有效减缓山地城市的污染问题,在世界各国,一些山地城市已经积累了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案例和经验。墨西哥城和圣地亚哥均属山地城市,据莫里纳能源与环境中心主任路易莎˙莫里纳(LuisaMolina)介绍,这两个城市基于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选择了十余项行之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对于重点行业和燃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普遍布点监测空气质量,促使这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提升空气质量需实施变革性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能源署、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等国际机构在大会上联合呼吁,亚洲及全球各国应尽早采取变革性的空气治理行动,以有效提升全球各地的空气质量。国际空气污染防治协会联合会主席理查德˙米勒(RidMill)表示,要确保改善全球空气质量的行动成功,需要提高各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科学决策能力,促使综合性治理措施的尽快实施,并确保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

为帮助各国城市评估自身空气质量现状和空气质量管理能力,最新版的清洁空气管理评估工具9月1日在釜山发布。这一评估工具涵盖空气污染与健康、清洁空气管理能力及清洁空气政策与行动3项指数,从空气质量水平、管理能力以及政策措施效果等方面对城市清洁空气现状进行评价。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自2010年起开发这套工具,据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执行总监巴贾密˙皮德森(BjarnePedersen)介绍,此前的版本已在亚洲的一些城市中应用。清洁空气管理评估工具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能够客观分析城市在空气质量管理领域,如空气质量管理策略和行动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一些使用过清洁空气管理评估工具的城市环保部门给予了积极反馈。

瓦德斯表示,减少短期气候污染物的气候和清洁空气行动需要更强的政治意愿,以及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私营企业代表、民间组织的共同行动。为更有效地提升空气质量,需要在主要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加紧制定与实行减缓空气污染的政策与行动计划,加速推广使用减排和节能技术,尽快采取变革性的行动措施。

比罗尔指出,实现全球空气质量的改善实际上并不需要巨额的开销,只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已有的适用清洁技术,支出可以承受的费用,全球各地在能源消耗领域即能够有效削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工业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推动消费者使用清洁能源。

美国环保署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威廉姆˙尼伯令(WilliamNiebling)介绍,美国在空气污染治理的经验主要包括科学制定环境政策,政府、企业、NGO和公众在各层面共同协作,以及执行信息公开制度,从而推动执行环境政策,保障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治理空气污染给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卡洛斯˙多拉建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可进一步加强健康问题与空气污染的关联性研究,寻找和采取更为经济可行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方法,在能源、交通和建筑节能等领域采用切实可行的政策,从而逐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治理开支,并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综合提升中国与全球空气质量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