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刷业而言,2015年最大的震荡除了大气候持续不佳带来的经营困难外,就是向印刷业开征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因为这客观上又将推高生产成本,而且是在企业相对困难缺乏消化能力的时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甚至有媒体不顾事实地把印刷列入到重污染高能耗的行列,拒让行业职工参加市里的技能大赛;对从事苯胺油墨的凹印、丝印等四类印刷员工实行落户倒扣分办法,把印刷当作了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为此,不由得为行业的发展前景担忧。
尽管如此,有一点确凿无疑,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印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积极向有关部门做申辩的同时,努力在节能、减排、增效上做文章是所有与印刷生产相关联行业的工作重心所在,在印刷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油墨行业理应当仁不让。
油墨是印刷生产中的基本材料
纸张与油墨历来是印刷生产的两项最基本材料,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造纸业与油墨生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中国以年产纸张7980万吨的量一举超越美国的79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纸张生产大国;2010年,我国又以年产油墨58.99万吨的量超越德国、日本,雄踞世界第二。实事求是地说,在全球经济低迷与互联网对内容印刷业构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这二个行业的产能同样是过剩,国家提出的“去产能”、“补短板”的要求也是对造纸业与油墨生产业的工作要求。
我国油墨生产的现状是否可以用三句话来归纳:普通墨的产量占据生产总量的绝对多数;胶、凹印墨的产量占据着生产总量的绝对多数;在国内建厂的外资油墨生产企业其高端墨的产量占据着生产总量的绝对多数。换句话说,在油墨生产上内资企业还是以模仿与适度的改进居多,创新偏少,在高端墨上的突破不够,在研发上同样缺乏足够的投入。
如是说,决非是否定数十年来我国在油墨生产领域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而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不足。何况存在上述情况也有可理解的一面,那就是企业毕竟以生存为第一需要,在缺乏自主特色产品、竞争又日趋加剧、利润在逐年减薄的背景下,大力度投入研发资金确实让企业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环保部门提出的降低油墨使用中的VOCs排放要求,对所有的油墨制造企业几乎都是一个新课题,即使是信誓旦旦说自己企业产品的排放量极低的生产厂家,又是否能拿出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批文,对印刷企业使用该产品能够获准少缴排污费用,这真还难说。是欸非欸,笔者愿意接受业内人士的评述。
向印刷企业征收排高额污费尽管难说合理 但毕竟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
为了减少雾霾对环境的影响,政府试行开征VOCs排放费,这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把印刷列入先行单位就值得思量,因为印刷业的工业增加值(GDP)在整个国家的GDP中占比也就是在0.46%(2011年)到0.42%(2013年)之间,并不突出,影响有限。而且,印刷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曾被定性为绿色工业、都市型工业,因此得到长足发展。在2013年11月召开的绿色印刷推进会上,与会的国家环保部副司长也明确指出“印刷行业污染总体上不是大户,但也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VOC,主要集中在溶剂型油墨挥发造成挥发性有机污染,挥发性量在13.4%”。言犹在耳又岂可说变即变?一下就成为治理的重点。但是换一个角度,司长的讲话把溶剂型油墨放在了“造成挥发性有机污染”的主角位置,于是减少油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VOCs排放也就成了油墨制造业首屈一指的任务。
对于印刷人来说,心犹不甘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知晓烟草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尼古丁对吸烟人和周边的被动吸烟者构成危害,但烟草并未成为治理的重点,以至2016年2月1日出版的《报刊文摘》在摘登1月27日《北京晨报》公布的2015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时使用的标题就是:《控烟三年烟民不降反增 中国戒烟成功率仅14.4%》,报告指出:“最近五年中,我国烟民反而增加了1330万”。就这二者而言,在环境治理中究竟应该是孰轻孰重岂不一目了然?
必须明白的是,时至今日,印刷人胸中存有再大的憋屈与怨气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在就征收方案的合理性作争辩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加强自身的治理工作。当然,他们主张从源头抓起,希望印刷的重要材料之一——油墨生产企业能够加强研发,提供的油墨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上不断地有所降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减少印刷企业可能因此要向政府交付的排放费用,扭转现在多数企业因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的生存困境。
现行征收方法中尚存的几个问题
到4月上旬止,全国已有6个省市公布了VOCs排放的收费标准,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安徽、湖南、四川等省份给出的标准是每污染当量(VOCs的污染当量值为0.95)收费1.2元,江苏省是3.6元(2018年起调升至4.8元),上述三地的收费标准如折算成公斤计,相当于每公斤收费1.263元和3.79元;上海的标准为每公斤排放收费10元(2016年7月起上调至15元,2017年再调至20元);北京则是所有省份中最高的,确定为每公斤20元。除了上述收费标准,各省市的文件中还有一系列的关联规定,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不同地区不同的收费标准带来了印刷人的一系列不解:
不解之一,向VOCs排放收费本意是为了减排,但不同地区不同的收费标准客观上成了吸引印刷向某些地区转移的风向标,如若这也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准相联系,从道理上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因为,雾霾是流动的,城门失火,殃及鱼池,VOCs无论在何地排放都会因为风的吹动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可不,华北的雾霾受风向影响数日后就漫及华东。为此,不知如此制定收费标准的原委究竟是为什么?
不解之二,在同一时段,同一品牌产品的VOCs排放量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但现在各地公布的收费办法差异很大,让人不可理解。举例为证:对于洗车水的VOCs含量上海地区认定为17%,北京地区认定为98.7%,说是采用的方法不一,但同一种洗车水的有机挥发物含量应该是一致的,成不了可以任意打扮的姑娘,在北京使用就要比在上海使用多交好多费用,这存在着合理性吗?
不解之三,围绕着发展绿色印刷,不少企业先后通过了ISO14000的环保认证、环保部的十环认证、清洁生产认证,每种认证都牵涉到收费。记得数年前围绕着十环认证就存在争论,国际性的环保认证就不能证明企业已经走上绿色生产道路还非得再做一次十环认证,现在在通过了上述认证后又推出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收费,企业自然感到压力巨大,他们不禁要问:印刷行业是否承担得起对环境二次污染的责任?导致雾霾的真正元凶究竟是什么?
不解之四,至今为止,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的标准与手段上,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选择高于发达国家标准的素质与能力?按照环保专业部门的解释,对有机挥发性污染物排放的环境设定,发达国家是250摄氏度,我们国家是260摄氏度,温度越高挥发物自然就增加,我们的治理手段是否已经到了比发达国家多高的水准?
提出这些问题并非是要走回头路,这既无可能也不符合社会向前进步的发展方向,但政策出台前应该有认真的调研,应该从实际出发,应该既着眼于解决问题又能帮助行业进步,这显然是有关政策在再作修订时应该认真考虑的。
必须防止相关企业借机搭车敛财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企业向政府缴纳税金用于社会管理。政府向环境污染宣战,收费绝不是目的,仅是鞭策企业加强治理的手段,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在针对VOCs排放收费以后,政府应该更多地在指导企业通过治理达到减排目的上做文章,而不能以收款代替治理,更不应允许关联单位打着治理旗号,不择手段搭车收费的情况发生。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收费都必定是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关于检测收费。检测是政府依规收费的前提,应该是收费部门的责任。现在动辄向企业收费,而且费用不菲,稍不配合,以停止生产相威胁,这种情况应该得到改变,没了经济实体也就没了税源。
关于治理收费。任何治理都需要企业有一定的投入,从目前的治理能力看,环保治理所需的投入不是小数。上海烟草包装印刷公司针对有机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热风脱附+催化燃烧”的综合手段,使用了841万,这可能是除了高利润的烟印厂外,很少有企业能够承受得住。而采用活性炭吸附法,企业的治理支出就是个常数,因为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听一家提供治理设备的企业告知:眼下可以保证做到的是,治理费用不大于需要向政府缴纳的费用。仅是如此,毕竟还是增加了生产成本。
关于借机营销产品。有需求就有销售,印刷企业需要环境治理,自然就冒出了一大波标榜为长于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机构,如确是这样倒是件好事,关键是货真价实,而不是借机敛财。印刷企业注重污染治理是尽社会责任,那环保企业同样应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既能达到目的又可以少花钱的整治方案,决计不能乘火打劫。
关于切实提供污染物回收出口。印刷企业的固废以油墨罐为主,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行定点挂钩、付费回收,但几年来的事实证明,存在着付费也不能及时回收的情况,估计此类固废处理起来也难。为此,应该有油墨生产企业参与,鼓励印刷厂走集中供墨的道路,既减少了固废又在支付同样资金的条件下增加了油墨供应量,何乐不为。除外,应该由政府牵头让固废回收工作落到实处,切莫只是落实在一纸合同上,仅是掩人耳目。
油墨生产企业不仅应该研发更多的绿色产品 还应该完成环保部门的检测
2012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印刷企业的油墨VOC排放状况做过调研,证明平版胶印油墨的VOCs含量均在3%以下。但是现在公布的计征方案是依据企业开具的油墨进货发票,按七折计量收费,倘若企业购置的油墨是环保产品,排放量低于相关标准,可以降低计价标准,则企业必须自行举证说明。
这一操作方法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如下变化:
第一,印刷企业采购油墨不仅会像以往一样,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而且会更关注该产品的VOCs排放量。因为,在开征排放费用以后,印刷厂使用油墨的成本成了由向生产厂支付的直接采购费用与向政府支付的污染物排放费用两部分相加构成,总价会左右企业的采购行为。显然,在有效控制有机挥发物排放上做得好的油墨生产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存在着增加的可能,反之亦然。
第二、因为是按照企业提供的采购发票计费,又与VOCs排放值相关联,今后企业在材料采购上,除了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发票以外,还会要求提供该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而且报告的提供者应该是经政府认可的相关机构,因为这是争取降低缴费标准的前提。这客观上增加了油墨生产企业的工作量与供货成本。
第三、在研发上,油墨生产企业除了要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做努力,也得同步在降低油墨的有机挥发物含量上做文章,两者缺一不可,这对油墨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开发成本。
第四、鉴于印刷厂环保理念的提升,由现时以罐装油墨供应为主转向集中供墨将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油墨生产企业要对这一市场走向未雨绸缪,早做相应资金上的准备。
第五、每批次油墨的有机挥发物含量不是凭生产厂家的检测报告,必须是经政府部门认可的指定机构,为此形成生产厂家与检测机构间应有的默契致关重要,这尚需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摸索。
要求生产企业注重环保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政策落地,把好事做好,实现保护环境与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者统一上还有许多事情要求我们去做。
能帮助印刷企业减负的油墨产品会有更多的采购机会
无论向有机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收费一事下一步的发展如何,也无论是否会根据印刷厂家的合理意见对现已出台的政策做出实事求是的调整,在重视环境保护后的大形势下,印刷生产不可或缺的材料——油墨必须继续在绿色环保上下功夫,这将是不争的工作要求。
提高环境保护要求也将无可避免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既要求印刷生产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原辅材料消耗来加以消化,同样需要得到油墨生产厂家的支持,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材料供应商与印刷生产企业应该和衷共济,同心协力。
我们常说,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面对印刷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有机挥发性污染物收费这项新政,无论是油墨生产厂家还是印刷生产企业,一定是主动积极加以应对的企业能够在挑战面前获得相对更多的机会,我们期待着油墨生产厂家与印刷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为了继续“让印刷成为荣耀”。
原标题:油墨应努力降低VOCs的排放值—兼谈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收费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