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处理处置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为此,国家自十多年前就开始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并先后制定了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目标要求和管理要求。目前,有多个省、市先后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吉林、河南、深圳等省市试点推广资源化利用工作。当前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进展仍然缓慢,多重瓶颈依然待解。2014年,九三学社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5亿吨,此外不可抗力的破坏如地震等造成的一次性建筑垃圾产生量也相当可观(如汶川地震产生建筑垃圾1.15亿吨,玉树地震产生建筑垃圾400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如此之大,与之相应的却是我国大中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仅为5%,而世界发达国家的资源化率已达到90%。据专家介绍,德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92亿吨,日本为3.7亿吨左右。我国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相对于日本、德国来说,是十倍的量级。
第一宗罪:可释放几十种有毒物质
第二宗罪:侵占土地、污染土壤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的随意掩埋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且建筑垃圾中不可降解的重金属将会直接渗透到土壤层,造成土地歉收、绝收,或者产出有毒的农作物,严重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
第三宗罪:诱发雾霾
2015年1月25日,北京市政府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报告”,认定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机动车、燃煤、工业、建筑扬尘和餐饮等其他排放对本地污染的分担率分别是31.1%、22.4%、18.1%、14.3%和14.1%。这14.3%中包括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清理,没有采取围护、苫盖、固化等措施,导致建筑垃圾直接暴露于空气之中,经风吹扰动、机动车碾压等产生的扬尘,还有建筑垃圾的运输或遗撒、乱倒乱卸产生的扬尘,且有较长持续性。
因为建筑施工管理不当,造成扬尘,对雾霾天气起因占比为14.3%,因为建筑工程在结构施工中打混凝土很少有扬尘,扬尘的主要来源是后期装修阶段或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渣土遗撒,汽车运输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气体对环境污染及雾霾天气的产生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第四宗罪: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由于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溶出,堆放场建筑垃圾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会造成地下水、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且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五宗罪:污染大气
建筑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严重污染大气。且建筑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第六宗罪:安全隐患
城市绿地及边缘地区往往成为城市建筑垃圾的临时集散地,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深圳光明新区的“12.20”建筑垃圾填埋场滑坡事件就是沉痛的教训!
第七宗罪: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城市内部空间有限,而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现象极不协调,城市绿地往往成为城市建筑垃圾的临时集散地。可以说城市建筑垃圾已成为损害城市绿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和间接破坏者。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近几年一些城市在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制度,但由于建筑垃圾堆或其遗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制度的推广普及。它的存在成为生活垃圾散乱堆放的直接诱因,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并且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建筑垃圾的运输过程中的垃圾遗撤、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更是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现在建筑垃圾的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市建筑垃圾问题,发达国家的很多成功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充分的借鉴依据。按到2020年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估算,这些建筑垃圾处理后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创造的价值可达到1万亿元。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加入少量辅料,可以制成干拌砂浆,空心砖等各种布道彩砖,路基,二灰等。目前,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建筑垃圾处理很快就将迎来更多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