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新洲区旧街洪山村,村民操春香把清扫出的垃圾分成了3堆,分别是菜叶和果皮、塑料袋、空饮料瓶和纸盒,然后分别放入门前的3个垃圾桶。这个习惯,操春香已坚持了1年。据介绍,洪山村318户村民已全部做到了垃圾分类。
洪山村村委会主任洪国祥告诉记者,洪山村下辖4个自然湾,过去,每个湾设有8座垃圾池,小型垃圾车一周要运10多次。2015年5月,新洲区环保局将洪山村作为试点,引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将生活垃圾、秸秆、干树枝回收后用于制造有机肥。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后,洪山村内的30余座垃圾池告别了异味和蚊蝇,村湾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武汉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成分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减少、垃圾利用率低、垃圾处理滞后等问题日渐突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改善农村环境不可忽视的现实需求。
1月 13日,武汉市农村环境整治与保护工作现场会在江夏区举行。武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曙光,副市长刘立勇、张光清等一行先后调研了江夏区五里界街垃圾中转站运行情况、五里界街李家店村上李湾环卫情况等。
会议提出,武汉市要在2016年底前全面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乡、镇)转运、市区处理的垃圾运转体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立村湾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武汉市环保、城管等部门制定了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责任。
针对农村垃圾特点,武汉市继续加强垃圾分类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缓解农业生产性垃圾处理压力。推行农户与保洁员相配合的二次分类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垃圾利用效率。
同时,武汉市进一步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进固体废弃物生态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和运行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各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
武汉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环境治理要求、垃圾分类等,激发村民建设清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的检查、督办和考核,逐步建立市抽评、区主评、街自评、村互评的4级农村生态环境考评体系。将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确保在2016年底前,全市各村均建成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湾环境卫生100%达到湖北省验收标准。
原标题:垃圾处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