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污染防治,许多预测又在几大领域、多少万亿投资上做文章,力图吸引业内业外眼球。其实GDP都破7了,陈吉宁部长大治理不是几万亿的名言也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了。为什么看戏仍要看热闹呢?就不能看点门道?水污染防治的新门道归纳起来有十个看点:质量挂帅、环评导向、规划落地、排污许可、产业低碳、

首页> 水处理> 工业废水> 评论> 正文

水污染防治十大看点之产业低碳与源头突破

2016-01-27 10:31 来源: 夏青说绿 作者: 夏青

说起水污染防治,许多预测又在几大领域、多少万亿投资上做文章,力图吸引业内业外眼球。其实GDP都破7了,陈吉宁部长“大治理不是几万亿”的名言也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了。为什么看戏仍要看热闹呢?就不能看点门道?

水污染防治的新门道归纳起来有十个看点:质量挂帅、环评导向、规划落地、排污许可、产业低碳、源头突破、面源上位、大战黑臭、监督有据、标准回归。

在前两日送出四块砖引玉之后,今天再送两块砖。

看点五:产业低碳

以末端治理技术为主的环保产业要适应绿色发展的政治任务,必须先进行一场自身革命,率先实现环保项目有再生产品,废物能变宝,资源能源循环利用。

环保产业要依托绿色循环技术形成绿色生产力,能支撑绿色发展。将当代的能源革命、绿色革命以及智慧城市、互联网+、柔性制造、精细化工、创意生活等第三次工业革命热点技术相融合,全方位的削减地球“生态赤字”。时代要求环保产业率先完成陈吉宁部长提出的“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为此环保产业首先要以新的标准考核自己,不是向政府多要多少运行费、多耗多少能来消减污染物,而应是怎样用废水、用污泥多转化多少能,多产生多少再生产品,为纳税人增加多少收入来考核。增加收入的关键是环保产业有再生产品,这就需要勇于开拓绿色循环技术。绿色循环技术成为环保产业从高耗能向低碳转变的重要抓手,关键是产出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形成盈利点,使环保产业能挣钱,有产出。

例如可以把高浓度有机废水用复合微生物群制成燃料醇的颠覆性技术,为变废为宝打开了思路。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权威钱易院士满怀热情的肯定这项技术,指出这是方向,可以先行实现工业化,后补理论证明。环保产业的业内人士应该有这种热情,去关注这类技术,并勇于开发绿色循环新技术。

环保产业的新看点在于效益,过去一直说环保靠政府,因此环保产业也要靠政府、靠政策。现在形势不同了,不挣钱的环保难以为继,纳税人不欢迎,产业也难以持续。在开拓环保产生效益的新征途上,会有许多故事和人物,会是最生动的看点。

看点六:源头突破

水污染源分工业、生活、农业三大类,工业与农业都已在实践清洁生产、源头治理,生活污染源从源头突破也排上日程。因为我国1.6亿吨污水处理厂饱受粪尿入厂之苦:一是处理厂总氮、总磷达一级A标准投入大,成效低;二是全国处理厂年产3千万吨污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三是中水消毒除味后仍难符人意。

我们面对着全国人口惊人的氮磷排放量:按人均每天排粪约0.5千克、排尿量约为1.5升计算,全国13亿人口每天共产生粪便65万吨,尿液195万吨;粪便平均含1%左右的氮,0.5%左右的磷;尿液含0.5%的氮和0.13%的磷,因此每天由粪尿产生的氮磷污染物总量为16250吨氮和5785吨磷,全年污染物总量达593万吨氮和211万吨磷从厕所排出;明明是营养物,却不得不进污水处理厂耗能处理。并且给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数据表明,中国全体人口实际产生的总氮为生活污染源统计排放量的一倍以上,总磷则达15倍以上,若想真正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厕所粪尿的收集与处理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未来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低碳社会、低碳农业、低碳污水处理厂呼唤恢复粪尿绿色循环,从厕所开始,实现清洁生产、源分离。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最近传来“不连接下水道的厕所国际标准”专委会已经成立的消息,这一消息将引发“世界重新设计厕所”和“城市下水道革命”两个冲击波,中国的水污染防治当然也会紧紧跟上污水处理厂从源头突破的正确理念。

其实,在中国2008年奥运会就实现了厕所粪尿源分离的示范,环保部长陈吉宁在中意合建的清华环境楼也有远见的应用了源分离技术。这意味着人类200年前引入抽水马桶,解决环境卫生,防止流行病传播的手段将发生变化。即直接将粪尿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城市下水道将不吸纳粪尿,污水处理厂也不再处理粪尿,促成这一变化的动因是绿色低碳。

生活污染源从源头突破,这一看点最为贴近百姓生活,在每天的一冲了事之中,竟然联系着粪尿不进污水处理厂,恢复城乡氮磷绿色大循环,城市下水道革命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都会在众说纷纭之中前进,促进中国的水污染防治,实现生活源的清洁生产,值得亲身实践和关注。

其他看点,明日再叙。

延伸阅读:

水污染防治十大看点之规划落地与排污许可

水污染防治十大看点之质量挂帅与环评导向

原标题:水污染防治十大看点(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