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环境监测数据不断爆表,雾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关于雾霾成因,有关方面和专家莫衷一是,公众更是疑虑重重,有公信力的治理措施迟迟未出,似乎陷入一种无法破解的死循环中作为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笔者从均衡管理的角度上看:雾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蒋泓峰:从均衡管理角度探究雾霾成因及治理措施

2016-01-05 11: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蒋泓峰

随着各地环境监测数据不断爆表,雾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关于雾霾成因,有关方面和专家莫衷一是,公众更是疑虑重重,有公信力的治理措施迟迟未出,似乎陷入一种无法破解的死循环中……

作为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笔者从均衡管理的角度上看:雾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因为,雾霾不仅仅影响环境和健康,也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农牧业生产、流通等领域,同时对畜牧业、食品的品质也产生影响。雾霾是多种成因导致,要从均衡社会发展的高度上统筹治理、从产业角度加以辅佐,雾霾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

一、雾霾是社会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之一 宇宙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中孕育了自然界的万千事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定胜天”等观念仅仅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的。人类与自然界是共生、共赢、共荣关系,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要适应顺应自然,运用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生产力,从多个角度进行补偿,而不是无休止的征服、改造、索取,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雾霾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类过度征服、改造自然受到报复的现象之一。

宇宙和地球的形成已经有几十亿年,经历了不同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非自然环境的改变,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规律。人类社会出现后,由于生存的需要及智力的快速提升,致使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逐步改了造自然环境。

从原始社会及农业社会的人少、地多,到18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社会发展增速人口数量激增,并产生了汽车、飞机、矿业开采、发电、煤炭、石油等产业,极大地改变了地区环境,致使自然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定地域上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同地域之间人口的迁移,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随着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环境承载力不断加大,人口与资源供给、人口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气候变暖、工业化进程加快等问题,排放出来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空气中的能见度降低。而公众对设施越来越高的需求,致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加剧,导致雾霾形成,这样的事例很多,中国也不是第一个。历史上,很多发达国家都遭遇过雾霾的困扰,如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

19世纪中期,英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直线上升的煤炭消耗量,形成了高度污染。典型的是1952年12月5日至10日这6天当中,伦敦市因空气污染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000人,然后有近1万人因相关疾病失去生命,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毒雾事件”;1955年9月,洛杉矶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 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意大利米兰在西欧地区属于污染较严重地区,目前车辆尾气排放以及扬尘是米兰空气污染主要源头,也是当前治理的主要着力方向,为“多争取一片蓝天”,米兰市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其重点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和集中供暖。

不过,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的情况要更加复杂。当今中国的主要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及木柴和秸秆,这些复杂的原料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污染源,给治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也给治理污染带来了更多困难。

笔者从均衡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正常的。社会发展必然会有环境变化,而环境变化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雾霾就是环境变化出现的问题之一,所以如何治理雾霾,不仅是改善环境的需要,还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治理沙漠化、荒漠化等是治理雾霾的基础今天,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主要在于人类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受到荒漠化影响的面积已有38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5.68%。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问题讨论会上做出了估计:如果荒漠化按目前的速度继续扩展的话,那么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会损失1/3的可耕地、7.8亿人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造成营养不良,产品减少,人口迁移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个报告还指出,荒漠化的问题今后将会更严重,它将威胁着占世界总土地面积35%的干旱土地和83%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有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还新增2460平方公里,涉及18个省、471个县。受荒漠化影响,全国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800万公顷危在旦夕,1.07亿公顷草场也是命若游丝。荒漠化深重地影响着4亿人的现在和未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41亿元之巨。其中甘肃省民勤县有“沙海孤舟”之称,正呈现出被沙漠吞噬之势。“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进入民勤县,最醒目的就是当年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荒漠化、沙漠化进程的加快,后果是非常可怕。能导致土地、森林的吸附性减少,有害微尘悬浮在空气中,日积月累,形成了大面积雾霾。

要如何遏止这种现象,如何治理让土地恢复原有的生态呢?我国近几十年来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然而,却一直未能遏制住沙漠化土地继续发展的势头。

那么,能否借鉴国外的经验呢?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是美国西部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但是经过多年不懈地治理,荒漠中已是遍地长着草和灌木。因为美国对荒漠干旱区的研究和治理不限于沙质荒漠,而是包括了整个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密切地结合起来,所以治理成效非常显著,但美国地多人少,与中国人多地少治理方法还是不能照搬照抄。

多年前,笔者在《用均衡管理理念防沙治沙》一文中曾提出: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技术革命,都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不同程度地破坏着生态环境的均衡性。而唯有不断增强均衡管理理念,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破题的关键。

雾霾不仅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失衡的不仅是自然环境,更是人文环境。雾霾阻滞了社会发展,是比战争更可怕的灾难。从战略高度来看,不治理好雾霾,就谈不上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全面发展。

三、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加重了环境污染国家是由政府、企业、百姓组成,国家财富标志是资源、公共产品、货币、企业。基础设施和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而基础工程和重工业的建设,需要大量使用土地、水、煤炭等资源,还需要水泥、钢铁、能源等铸就重工业,大量使用资源、向自然索取,必然导致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改变。

世界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前苏联、大洋洲、美国、加拿大、蒙古国这五个地区人口不到全球10%,但是陆地面积超过全球39%。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大洋洲、南美洲人口占全球13.7%,但却拥有全球36%的耕地。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南美洲、大洋洲、刚果这六个地区占全球人口14.5%,但却拥有全球65.7%的森林面积及74.8%的森林储积量和生物量。前苏联、南非、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英国8个国家人口占全球13%,但却拥有全球62.3%的矿产资源……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是很少的。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人均占有资源禀赋比例较低。基础设施、重工业等发展领域对资源禀赋透支很大,如高速公路、机场、城市基础工程、城市化进程、旅游开发等,加剧了能源用量、煤炭挖掘、土地植被的保护等,这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说,如今的雾霾出现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背后暴露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之痛。

在现代社会中,楼房越来越高,工地越来越多,绿意却越来越少。高耸的楼房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势头和繁荣程度,却剪断了城市与环境关联的纽带。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随之愈加突出。笔者认为:我们所需要的城镇化不是大城市化,而是多城市化;城市功能要进行调整,不能过于集中,形成超大型城市;负担太重,任务太多,自然出问题。

近10年来,我国工业所占比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63.9%,2011年达到69.1%。据资料显示:中国如今的重污染区与基础工程建设及重工业发展几乎完全重合。今天,工业时代的伦敦雾已经成为过去,而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国该如何规避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弯路呢?

作为地方政府,既要经济发展,提高地方财政和税收水平,又要保护环境关注民生,二者很难均衡。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往往是能源、重工业企业,可以极大地拉动GDP,增加就业岗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诱惑难以抵御。还有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可替代能源,缓解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无论是水能、光能、风能还是光伏,大范围普及适用需要一个冗长的过程。

环境治理,尤其是空气质量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但我们可以看到,伦敦、洛杉矶等地区也出现过雾霾,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这注定是一场长期战争。所以,我们不能为一时之政绩而顾此失彼,综合考虑,均衡治理才是最终根治雾霾之道。

四、秸秆焚烧、劣质煤及汽车尾气等成为雾霾催化剂气象专家称,城市污染物会加重雾霾程度,使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波及全国的雾霾天气,不同地区是相互影响的,颇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这说明环境保护应该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共同的事业,因为它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彼此保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机动车的购买力大大增强,机动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方便出行的过程中,汽车所排放出的尾气积聚在城市中难以释放出来,也成为空气污染、雾霾弥漫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59辆,事实上是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更不用说发达国家,而美国千人达765辆、日本是543辆、欧洲约600辆,因为我国主要以农村居民为主,大部分汽车都是城市居民才会买。当前,城市的交通压力过大,加之限号行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汽车需求,加剧了生产数量和资源禀赋需求,一定程度上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城市中汽车数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带来交通的拥挤,更使尾气排放成为重要污染源。

有专家学者把雾霾的主要责任归咎于秸秆焚烧、汽车尾气、劣质煤、工业生产等,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就是限制生产、禁止焚烧秸秆、汽车限号、禁烧劣质煤等,这些无可非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会带来粮食生产、农业生产、GDP下降等更为严重的问题,这样治理不妥当的。

笔者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秋季人们把雾霾几乎全部归咎于秸秆焚烧,结果到了冬季、春季,雾霾依然很严重。哈尔滨市政府早就禁止冬季锅炉烧劣质煤,结果企业还是烧了,农民烧秸秆就罚款甚至拘留,没有信息显示哈尔滨的企业法人因为烧劣质煤被拘留,当然哈尔滨积极加大对秸秆的产业化力度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另外,因为治理雾霾,限制企业生产或停产,影响了企业运转和市场营销,再加上增加假期及社会福利等措施,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发展,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发展,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雾霾是由资源透支、产业布局等多种要素引起的,要从解决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秸秆焚烧的治理,就要从秸秆产业化的角度考虑,将秸秆细分产业市场,让农民有利可图,才是消灭烧秸秆致雾霾源之患的根本措施。

但毋庸置疑的是:雾霾为我们每个人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呼吸的空气将会越来越清新,明天也会越来越美好。

五、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是解决雾霾的有效出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性应急措施效果有限。”

当年英国针对伦敦严重的雾霾天气,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为了符合欧盟的要求,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收取“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

近几年,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措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环保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这些举措为治理雾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对比伦敦政府在治理雾霾污染中所取得的成效相比,我国地方政府仍有很多不足,亟须改进。

笔者认为,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如基础工程、重工业、农牧业及煤炭、房地产、汽车等产业,并最大限度的延长产业链,是解决雾霾的有效出路。

1.明确管理职责,从产业角度考虑解决方案

政府各部门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理,各种文件下发路径要明晰,权责清楚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今年河南省把秸秆焚烧交给农业部门,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采取产业化措施来解决秸秆焚烧,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从政策倾斜和深化角度考虑问题

近几年,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力度很大,“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4%的约束性指标,至2020年新能源领域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主要用于农业光伏、太阳能、风能等领域,这些将有力促进产业发展,降低污染提高环境。在出台这些政策的同时,再多出台一些治理沙漠化、生物质及秸秆产业、石油清洁技术等政策,或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很长一段时间农牧业生产和粮食供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国家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部采取农业产业化试点企业给与出口、税收等优惠政策等措施,使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问题得到解决,就是很好的经验。

3.减少重复建设和降低产能过剩,与自然和谐相处

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全国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沉淀资金4.2万亿,包括部分社会保障房都处于闲置状态,同时超过20%的家庭拥有多套房。专家学者对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及房地产发展前景一直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房地产作为政府为百姓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府应该减少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同时坚决杜绝房地产浪费,要向德国、美国那样管理房地产,采取各种措施,让屋有人居而不闲置,比如收取高额空置税等方法。

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但造成的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更有可能引发人心向背民心问题。就拿房地产来说,一方面有大量房子空置,另一方面却很多人买不起房,成为“蚁族”,这样的问题有可能会引发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稳定。

4.以教育推动环境文化传播,形成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欧洲朋友厉莉说,在德国及欧洲,如果车辆停在马路边超过一分钟不熄火,交警及市民就会提醒你熄火。另一位做职业教育的朋友说,加拿大的大学生必须要学习裁缝、汽车驾驶、餐饮、家电维修等几本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以便增加独立生存能力。换个角度看,不仅仅是熄火降低费用及增强独立生存能力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等浪费。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4年我国小学生9360.5万,初中学生4440万,高中生2435.9万,大学生2468.1万。如果从幼儿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开始就把环境文化纳入教育体系,相信他们将来在从业、创业中会更加关注资源配置及产业布局问题,更会把环保问题纳入生活中,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雾霾问题或许将不再成为问题了。

结论要从根源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必然牵扯到经济发展,大气污染涉及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想要在短期内得到根治很难。雾霾的猖獗,与我国的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但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到,我国不可能完全放弃增长来讨论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均衡点,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均衡,用科学的资源消耗换得最高效的经济增长。

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单一的,要从均衡管理的角度上分析,才能从源头上找到解决之道,治理雾霾也是如此。正如秸秆,焚烧是害,但综合利用则是宝,做大做强产业,除了秸秆综合利用本身的价值外,还能解决“三农”问题。看似禁烧秸秆是为治理雾霾,但如果能落到实处,从产业化角度,就不仅仅是为环保服务了,还能解决了人文问题、政治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国富民强的助推器。

作者系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原标题:蒋泓峰:从均衡管理角度探究雾霾成因及治理措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