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记住了APEC蓝。雾霾大,风吹一下就能消散;水体污染了,随着流动,或者把住源头,注意治理,几年十几年也能变好,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是一但土壤被污染了,那就是天长地久的,可不是那么简单能恢复的。
土壤污染威胁不容忽视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2013年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为5912万吨,按农业种植面积计算化肥用量为321.5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还不高,农药用量仍然较大。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所导致的土壤和水环境质量恶化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每年有约40万吨的农膜残留于土壤中,带来“白色污染”。区域性农业资源质量下降,尤其是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产地土壤健康问题日益加剧。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表示,我国土壤资源减失,土壤退化加速。全国现有耕地面积13516.34万公顷,大部分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很差,地力也随即不断减退。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2%。同时,我国土壤肥力失衡,耕地需加培育。土壤污染加速,区域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数量日益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土壤与每个人有关
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土壤,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生态文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任务,所以,对土壤的保护也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指出,“要加强土壤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土壤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程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建议,编制并启动土壤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加大土壤安全的宣传力度,拓宽土壤安全的宣传教育渠道,提高公众的土壤安全保护意识。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认为,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和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健康消费生活习惯,切实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公众参与。
原标题:土壤污染不容小觑,及时治理修复才是关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