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流经过高温管网之时,周边便升起一团浓浓的蒸汽,曾经烟囱里冒起的团团黑烟失去了踪影。8月24日,位于天全县始阳镇的天彪冶金材料有限公司厂区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看着一车车冶炼好的成品运出车间,厂长胡林斌开心地笑了。“改进环保设备花了470多万元,周围群众满意了,企业效益更是提高了。”胡林斌说。
天全县城厢镇白石村原四川天全县特种硅业有限公司厂房旁边,新建的一条大道通向远方,曾经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宽阔平整。“现在周边的蔬菜长得更好了,群众生活环境更加安静了,企业转型算是转对了。”望着长势良好的蔬菜,白石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华对于县委、县政府推行产业转型举措非常满意。
……
重建两年多来,天全人感受最大的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农业强底座、工业挑大梁、三产当尖兵,工业转型真正是适应了天全特色,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实实在在取得了实效。”对于天全工业重镇——始阳镇党委书记杨斌来说,天全创新工业发展之路他感受最深。
2014年4月20日,欣妙果酒生产线恢复生产
远眺位于老场乡禾林村的山药加工厂
重建思考
生态工业挑起发展大梁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灾后恢复重建对于天全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有人认为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就必须禁止一切工业发展;也有人认为,青山绿水再好,群众吃饱穿暖才是关键,工业发展不仅要加大力度,并且要引进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重建之初,各方观点五花八门。
那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到底应该怎么建?灾后恢复重建到底如何定位?生态建设和工业发展是不是只能选择其一?
2013年7月,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之初,天全县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有一个长远的思考。“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不是就不要工业?青山绿水是不是就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要进行产业转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引进竹木地板加工之类企业,发展生态工业。”在全县重建工作会议上,天全县委书记赵昌林多次表明天全要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产业经济,坚持走生态建设致富之路。
去年,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暨县域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上,市委明确提出,坚持“绿、特、精”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农业强底座、工业挑大梁、三产当尖兵”的特色发展之路,到2020年冲刺千亿目标。
对于天全的发展和未来,天全县委、县政府的想法和市委、市政府不谋而合。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暨县域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的召开,更加坚定了天全县走生态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在企业引进中,天全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中药材加工、鱼子酱加工、山葵加工、竹木地板加工等企业,估算投资35.32亿元。“在县域经济不断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6个、5—10亿元的项目3个、1—5亿元的项目7个,一大批生态工业落户天全。”
天全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局长李正钋说,在选择引进企业过程中,所有引进企业必须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一个投资过10亿元的企业因为不符合天全发展实际直接被淘汰。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建设中,在以“绿、特、精”重建和县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一批曾经为天全经济建设和群众致富做出过贡献的企业也逐渐退出天全工业发展的舞台。截至目前,全县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和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9家,曾经为天全县GDP增长做出过贡献的金城冶金、天全特种硅、益丰碳化硅等企业相继被淘汰。
“一些企业因为工资高,关闭之后务工的群众还有意见,现在看到了生态效应,大家都称赞县委、县政府看得远。”王文华说。
规划投资1.6亿元,占地105亩,建设年产210万平方米的竹木地板。项目建成之后,总产值可达到8亿元,新增税收0.7亿元,可为社会提供近260个就业机会。将带动山区农民致富,每年可让竹农增加直接原竹收入1500万元,每亩直接增收1000元 ……和神木业的落地,对于拥有50万亩竹林的天全林农来说,无疑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大家走上致富道路。
冷水鱼产业园投产后,可年产冷水鱼苗种1000万尾,鲟鱼鱼子酱30吨年产值达到2亿元。
……
在灾后重建中,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中,一大批生态环保企业落户天全,无论是税收还是就业,都为天全县域经济发展储备了力量。“通过三年重建之后,天全‘生态工业’企业将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梁,天全百姓将会实现生态和经济双丰收。”李正钋说。
烟尘少了,冶金工人工作环境改善了
转型升级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企业改造升级花了470多万元,但每年节约电费和废弃物回收可以节省100多万元,最多3年时间投资的本钱就全部拿回来。”一边往冶炼车间走,胡林斌一边给大家算了一笔企业改造升级的账。
2012年之前,天彪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空每天基本上都是浓烟滚滚,周边居住的群众苦不堪言。“群众三番五次去找镇政府,为解决因为污染和噪音问题,企业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胡林斌介绍,当时天彪冶金在始阳镇一点也不受欢迎。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中,摆在天彪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面前只有两条路,改造升级或者直接关闭。“改造升级花费需要几百万元,对于一个小型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不改造升级的话,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胡林斌介绍,企业在发展和环保上要两者兼顾,必须减少耗能、降低生产成本。
胡林斌告诉记者,冶炼时之所以浓烟滚滚,主要原因就是“烟囱”吸附能力弱,过滤面积不够。“改造升级首先要解决浓烟的问题,升级除尘设备,让之前排到空中的颗粒又回收到锅炉中进行再次冶炼。”胡林斌说,通过增加烟尘过滤设备之后,不仅完全消除了浓烟,并且还将浓烟中的矿粒“变废为宝”再利用。
通过设备改进之后,之前直接排掉的矿粒90%左右得到回收,仅这一项,一年就为企业节省资金100多万元。
在冶炼车间不远处,三个成梯次排列的水池不断冒着白气,随着水池梯次降低白气变得越来越少。“这是我自己发明的冷却系统,一次可以降温30多摄氏度,就这个系统一年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电费5万多元。”胡林斌说。
在冶炼车间中,胡林斌改装的设备有两处,过滤设备中的电机和循环水。
改造升级之前,冶炼车间过滤设备的电机一直采用硬启动,无论烟尘大小电机始终保持一样的功率工作;冷却系统长期采取一次性冷却,为保证冶炼设备正常运转,两个泵机和两根水管同时供水。“水冷却之后,直接就排到了外面,既不利于环保还浪费了电费;过滤设备的电机如果不进行改进,增加过滤面积之后耗费会更加大。”胡林斌说。
目前,冶炼车间的过滤设备电机改装成了智能电机,工作功率完全由电机“自己”掌控。冷却系统中一次性冷却的水变成了循环水,曾经24小时工作的水泵和管网也闲置了起来。仅这两项改进,一年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0多万元。
“尾渣通过打磨之后,运到水泥厂生产水泥,以前所有的废弃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企业改造升级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生产问题,周围群众的怨言也没了。”胡林斌说。
14时30分,又到了加料的时间,工人们选择不戴面罩作业,没有了烟尘,他们工作起来心情也愉快了许多。
透过工人忙碌的背影,我们看到,一大批生态工业企业正在天全快速兴起。
原标题:新型工业不断崛起 环保企业越来越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