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底财政部展开对PPP模式推广工作的全面部署的一年多以来,PPP模式已经成为民众和市场最为关注的名词之一。站在2015年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PPP模式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1.站在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强烈建议关注PPP主题。主要逻辑可以概括为:首先,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增长已经上升到新的台阶,而以PPP模式推进基建投资目前短期内稳增长的重要支撑,PPP模式的推动几乎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其次,从我国经济中长期的增长动力来看,新型城镇化超过40万亿的投资将成为后续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在地方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市场> 正文

乘两会之风 PPP主题风起云涌

2015-03-11 11:28 来源: 老虎财经 作者: 徐彪

自2013年底财政部展开对PPP模式推广工作的全面部署的一年多以来,PPP模式已经成为民众和市场最为关注的名词之一。站在2015年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PPP模式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1.站在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强烈建议关注PPP主题。主要逻辑可以概括为:

首先,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增长已经上升到新的台阶,而以PPP模式推进基建投资目前短期内稳增长的重要支撑,PPP模式的推动几乎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其次,从我国经济中长期的增长动力来看,新型城镇化超过40万亿的投资将成为后续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在地方政府债务承压的困难局面下,以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因此,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将身负重任。

最后,此前的PPP文件以引导性、指南类的文件为主,仍然缺少有较强法律效力的对PPP模式的约束文件。因此,我们认为,2015年在国家推进PPP模式的坚定决心下,PPP相关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是全年各类会议讨论和关注的重中之重。

2.根据我们对PPP模式细分领域的分类和定义,推荐先后次序大致如下:

首先,运营Ⅰ类,在这一类PPP模式的细分领域中,相关上市公司通过后续运营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且可以弥补投资成本并取得投资回报。同时,这类细分领域中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案例,后续随着PPP模式的大力推广,运营Ⅰ类模式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将会确定性的率先从中获益。

其次,公共服务Ⅱ类,智慧城市建设是此类PPP模式细分领域中的核心内容,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样板工程可供参考,但相关上市公司可通过获取政府公共资源和数据运营权由传统的项目型业务向运营和互联网垂直领域转型升级,挖掘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尚存在不确定性,但其确实打开了相关公司的想象空间。

再次,公共服务Ⅰ类,同样在此类PPP模式细分领域中,项目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需要地方政府不断因地制宜的创新补偿机制,保障公司能够获取相对公平的投资回报。

最后,运营Ⅱ类,与运营Ⅰ类模式相似,运营Ⅱ类模式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后续项目的运营获得现金流,但相关案例表明(如北京地铁四号线),社会资本能否在运营合同期内收回成本并取得投资收益仍然存在争议。因此,目前来看,上市公司进入此类PPP项目尚存在一定风险,不过相信在政府强力推进PPP模式的急迫心情下,地方政府将采取更多补偿措施保障进入资本能够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3.结合以上推荐逻辑和推荐优先次序,建议关注以下PPP主题:

运营Ⅰ类:碧水源、首创股份、苏交科;

公共服务Ⅱ类:福星晓程、易华录、延华智能;

公共服务Ⅰ类:围海股份、棕榈园林、岭南园林、隧道股份;

运营Ⅱ类:新筑股份、龙元建设。

自2013年底财政部展开对PPP模式推广工作的全面部署的一年多以来,PPP模式已经成为民众和市场最为关注的名词之一。站在2015年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PPP模式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在介绍我们的推荐逻辑之前,本报告的开篇将首先为大家简单回答几个PPP模式相关的核心问题。

何谓PPP模式?与BOT模式有何异同?

首先我们先分别来看PPP模式(狭义)和BOT模式的一个简单定义。

PPP模式:英文全称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中文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即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通过契约关系建立起来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BOT模式:英文全称Build—Operate—Transfer,中文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共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公共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从简单文字定义上我们似乎还不能明确PPP模式与BOT模式究竟有何异同,那么我们可以再来看两个PPP和BOT的具体案例。

PPP模式经典案例:我们熟悉的北京地铁四号线即采用了PPP模式。政府方面负责洞体、车站等土建工程的投资建设,社会资本组建的PPP项目公司则负责车辆、信号等资产的投资、运营和维护。PPP项目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取得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运营权,并从中获取投资收益。项目特许经营期满,PPP项目公司将全部资产转移给政府部门。

BOT模式经典案例:广西来宾电厂项目是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BOT试点项目。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法国电力国际和阿尔斯通,开始总投资6.16亿美元的来宾电厂BOT项目,其中法国电力出资15%,阿尔斯通出资10%,项目融资75%(我国各级政府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措施)。项目特许经营期为18年,其中建设期为2年9个月,运营期为15年3个月。特许期满BOT项目公司将电厂无偿转移给广西省政府。

结合PPP与BOT模式的定义和两个经典案例,我们认为二者的不同点包括:

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不同:在BOT模式下,政府与相关的项目公司或是引入的社会资本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二者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利益博弈,最终无法取得双方利益最大化。而在PPP模式下,政府力求找到与社会资本最完美的契合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政府为社会资本提供优惠扶持政策和融资担保。双方最终形成高度紧密的利益联合体,进行风险共担。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项目的运行模式不同:从运行模式上来说,BOT项目中政府往往是在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等关于项目的具体规划后,再引入社会资本,并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开始工程建设。而在PPP项目中,政府往往先选择项目相关的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而后再开始一系列的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也就是说,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将更多的参与到项目的事前论证阶段。

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二者均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模式:不管是PPP模式还是BOT模式,从工程建设期开始,政府部门将于相关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协议期间,项目公司将完成相关的建设、经营、维护、管理等工作。

项目公司具有相同的盈利模式:在工程建设期结束后,PPP项目公司和BOT项目公司将在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周期内,通过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从中获取投资回报并偿还相关债务。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短期稳增长重要支撑,PPP模式已上升为“国家意志”

展望2015年,在经济波动周期面临向下压力、政府经济增速目标存有诉求这两种力量对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区间运行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改变,但区间中枢将大概率出现下移,可能会由过去7.6%的水平下降至大约7.2%或者更低的水平。而事实上,近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到7.0%左右。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短期稳增长需有强力支撑

“在内外需疲弱、房地场投资增速腰斩、新经济增长极有待开发的整体不利局面下,即便是国家将经济增速下调至7.0%,完成该目标也绝非易事,短期(2015年)稳增长仍然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包括三大区域规划、创新创业、技术改造等在内的调结构与转方式的政策,同时也是创造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引擎。但这些调结构与转方式的举措在短期内可能很难转化为GDP的增长。因此短期内(2015年)的稳增长(保7)又要回到传统的三驾马车。重新审视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唯一真正可以驾驭的还是基建投资。”这是我们此前在《“两会”主题投资前瞻——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下的稳增长》中给出的结论。

这一观点在近日发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通过将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稳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台阶式提升。

既然短期稳增长已经成为2015年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那么短期内稳增长的强力支撑在哪里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即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包括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正是发改委此前提到的“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中的内容。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投资稳增长的生命线,PPP模式许胜不许败

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作为基建投资稳增长中的重要一环,出现在去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通过发改委的一些官方解读,我们发现此次“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的推出作为稳增长的强力支撑,与2008年“四万亿”的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投资范围不同。此次“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明确了基础设建设的投资领域,官方表述为“有效投资”,与此前“四万亿”的粗放式投资形成强烈的对比。“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的有效性表现在,其一,今天七大重点领域的投资结构代表了明天的产业结构,而以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健康养老为代表的领域,是未来新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二,七大重点领域的投资既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又必须是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的领域,例如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粮食水利工程等等。

另一方面,资金来源不同。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名称就可以看出,“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的资金来源并非像之前“四万亿”的政府主导。现有的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必须得到改变,包括通过以PPP为代表的多种投融资模式,来让企业取代政府成为基建投资的主体,在以前民资不能参与的基建领域引入民营资本,才是未来投资稳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政府报告中提到的投资稳增长内容中,仅七大工程包就涵盖了420过个项目和超过10万亿的投资,但是发改委掌握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仅4776亿。除去油气管网(两桶油出钱)和4G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们出钱)以及电网建设(电力公司出钱)外,交通、水利设施、环保、棚改都是要用大钱的。钱从哪里来呢?答案正是PPP模式,恰好对应着政府工作报告改革篇的“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核心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总结来看,在政府将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为代表的基建投资视为短期经济稳增长的重要(甚至是唯一)强力支撑的情况下,作为基建投资重要资金来源的PPP模式将成为整个投资稳增长中的生命线,毫不夸张地说,推进PPP模式为代表的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短期看是2015年“保7”的意志,而长期看则是实现中国梦的意志。

新型城镇化进程,PPP模式肩负重任

前一部分中我们已经分析,在短期之内(2015年)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还是需要基建投资的发力。但是对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来说,新型城镇化的投资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增长级。2014以来,新型城镇化也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相关政策也频繁聚焦新型城镇化,尤其是2014年克强总理的地方考察,无不以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主题之一。

在新型城镇化备受关注的一年里,各类关于此的大小论坛络绎不绝,而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核心问题还是新型城镇化超过40万亿投资的资金从哪里来,答案仍然是以PPP模式为主导的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因此,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看,PPP模式仍然肩负重任。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纳入国家规划是在2003年的“中共十六大”上,会议将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初步内涵,而此时中国的城镇化率仅仅37.7%,约为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左右。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截至目前为止已经达到53.7%,超过世界平局水平1个百分点。但同时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在75%-80%之间,与此相比,我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根据城镇化水平的不同,主要可以将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当城镇化率在0-30%之间,为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为发展的加速阶段;当城镇化率在70-100%之间,为发展的成熟减速阶段。因此,判断我国53.7%的城镇化率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财政部和相关专家一致估计,按照未来还要有4亿人从乡村迁移到城镇,并且每人成本10万元计算,到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需求将达到40万亿元,而这仅仅是在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下的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内,新型城镇化(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建设、房地产、家电、汽车等相关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政府投资资金收窄,社会资本肩负重任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还是投资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自国务院43号文出台后,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承压,而新型城镇化中,地方债又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超过40万亿的新型城镇化投资迫使地方政府必须选择与社会资本合作,展开PPP模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以PPP为主要进入模式的社会资本将肩负重任。

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呈现逐年畏缩的情况,从2012年的4447亿元下降到2013年3573亿元,同比减少24.4%。占全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也从30%下降到了24%。而社会资本开始逐步结果城镇化投资的大旗,投资规模从3741亿元增长到4714亿元,同比增加26%。占全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也从25%上升到31%。未来这一趋势的延续仍将继续,而在此过程中,PPP模式的推动将是社会资本后续持续进入这一领域的核心方式。

政策、试点密集落地,推进PPP模式的急迫性可见一斑

2014年年底,PPP支持文件密集出台:2014年12月初,发改委和财政部同时发布三则关于PPP模式的支持文件,包括《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

如果我们将此与2014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联系起来,可以十分明确的认识到国家对于推进PPP模式的急迫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在以“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为代表的基建投资领域,国家急切的需要推进PPP模式以引入社会资本来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出台的关于PPP模式的文件,以指导意见、操作指南为主,仍然缺乏具有强法律效力的相关法律条文来规范PPP项目的整个运作。在国家极力推进PPP模式的过程中,相信很快会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落地,而把握这些关键政策的节奏将是未来一年投资PPP主题的重中之重。

第一个国家级PPP试点项目落地,打响2015年PPP模式发令枪

2014年12月,国家层面除了连续发出以上三个支持PPP模式发展的文件以外,还公布了一批30个PPP示范项目的清单。很快,12月底安徽省池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项目正式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成为财政部公布的30个PPP示范项目中第一个完成签约的。在2014年收官和2015年开年之际,为PPP模式打响了发令枪。

另一方面,除了国家级的试点项目,很多省份也在积极推进PPP项目,包括江西发布80个PPP项目,总投资1065亿元;浙江发布20个PPP项目,总投资1176亿元;安徽发布42个PPP项目,总投资710亿元;福建公布28个试点项目,总投资1478亿元;青海第一批80个项目,总投资1025亿元;江苏发布15个项目,总投资875亿元;重庆发布10个项目,总投资1018亿元;湖南发布30个项目,总投资583亿元;四川发布264各项目,总投资2534亿元。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经过统计,目前各个省市公布的PPP项目达到569个,总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后续这些项目的展开,将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PPP模式细分领域及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从PPP模式已有的一些案例和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从PPP模式中获益的主要逻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传统模式下,上市公司通过招标的方式获取政府的建筑工程合同,在工程期满后,政府通过验收工程逐步付清公司的工程款项,而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需要大量垫资来保障工程的资金来源,资产负债率高企使得上市公司无法继续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以承接更多的工程项目。而在PPP模式下,一方面政府将与企业一起出资组建PPP项目公司,另一方面政府将为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使企业融资更加便捷,从而可以承接更多之前由于资金短缺而不能承接的项目。

(2)在传统模式下,上市公司的回款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往往需要与政府展开长时间的博弈,于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迟迟不能转换为有效的现金流。而在新型的PPP模式下,企业可以承接更多通过后续运营可以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企业将更加稳定的收回成本并获取投资回报。

(3)根据我们计算机行业小组的研究,在PPP模式下,计算机板块的智慧城市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获取政府公共资源和数据运营权由传统的项目型业务向运营和互联网垂直领域转型升级。

根据上市公司从PPP模式推广进程中获益的主要逻辑,我们认为,PPP模式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具体的细分领域,包括:运营Ⅰ类、运营Ⅱ类、公共服务Ⅰ类、公共服务Ⅱ类。而根据不同类型细分领域的特点,后续相关上市公司的受益程度也将有所区别。

运营Ⅰ类

PPP模式的第一类细分领域,我们称之为“运营Ⅰ类”,即企业通过PPP模式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获得项目竣工后的运营权。同时,企业通过对项目的运营,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且可以弥补投资成本并取得投资回报。因此运营Ⅰ类的项目往往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并且对于企业来讲也有较高的运营回报。目前来看,运营Ⅰ类的项目大致包括: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高速公路项目,供水、供暖、城市地下管廊项目等。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碧水源是国内污水处理领域首家开展PPP模式的上市公司,其先后在北京、云南、江苏、湖北、湖南、广东、新疆、山东等地与当地政府成立了合资公司,在重大污水治理领域推进PPP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11月,碧水源与南阳高新区以“PPP”模式组建了南阳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全面发展南阳水务市场。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综合来看,运营Ⅰ类的往往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成功案例,这类项目可以保证社会资本在投资后大概率能够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因此,对于运营Ⅰ类的项目社会资本往往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其也是PPP模式中最容易推进的一类。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从事运营Ⅰ类有关项目的上市公司是在PPP模式推广过程中,最确定性受益的一类公司。

运营Ⅱ类

PPP模式的第二类细分领域,我们称之为“运营Ⅱ类”,即企业通过PPP模式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获得项目竣工后的运营权,但后续的运营收益能否弥补投资成本并取得投资回报尚不明晰。同时,运营Ⅱ类的项目除北京地铁四号线外,目前还没有很多成熟的案例和范本。因此,未来这类PPP项目的推进能否吸引到社会资本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并且即使社会资本能够参与进来,其后续的运营收益也将无法保证其能够取得合理投资收益。运营Ⅱ类的项目大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地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高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停车场、充电桩)、房屋建设项目(学校、医院)等。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目前,运营Ⅱ类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北京基投、首创集团和港铁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京港地铁,作为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B部分的投资建设主体和项目建成后整个项目的运营管理主体,三股东所占股权比例分别为2%、49%和49%。北京市政府投资107亿元建设项目A部分,京港地铁投资46亿元(自有资金比例30%)建设项目B部分。项目建成后,京港地铁租赁使用项目A部分资产,负责该线路的运营管理,并拥有北京地铁四号线30年的特许经营权。

但是目前北京地铁四号线是否能在运营年限内收回成本并取得一定投资收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相比之下,香港的地铁运营却是盈利,主要在于香港地铁公司从地铁物业的经营商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北京的地铁没有足够的空间安排物业供地铁运营商来经营。

因此,对于运营Ⅱ类的PPP项目,由于存在无法取得投资收益甚至无法收回成本的可能性,我们判断社会资本的进入会变得格外谨慎。相关上市公司能否从中获益,尚不能确定,需要关注后续可能出台的更多补贴及优惠政策。

公共服务Ⅰ类

PPP模式的第三类细分领域,我们称之为“公共服务Ⅰ类”,即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项目。例如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进行后续运营,这类PPP项目需要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补偿,而根据不同项目领域的情况差异,这些补偿措施往往千差万别,并无一个样板式的工程案例。因此对于公共服务Ⅰ类的PPP项目,政府因地制宜的对社会资本采取补偿措施是未来的一大看点,也是社会资本是否愿意进入或者进入后是否能够取得收益的关键所在。公共服务Ⅰ类的项目大致包括:园林类项目、园区类项目、城市公路桥梁类项目等。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2014年底,东方园林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近日完成了《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的签署,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0-50亿元,建设工期约5年。项目内容包括上述区域内道路、景观、园林、绿地、给水、雨水、污水管网、河道截污、水利疏浚、湿地的投资、规划、勘察、设计、建造、设备采购安装和移交等工作。

这类项目中,东方园林无法从后续运营中获得收益,因此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方式为金融合作,通过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为合资公司融资,并将所得全部款项定向用于支付本项目的实施。在此种情况下,之前受制于政府还款慢,现金流短缺的园林类上市公司将获得全新的商业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公共服务Ⅰ类的上市公司虽然无法从后续运营中获取投资回报,但是地方政府为了推进PPP模式以缓解债务压力,会不断创新对PPP模式中社会资本的补偿方式,以保障社会资本的投资能够收到合理的回报,同时也给相应上市公司带来全新的经验模式。

公共服务Ⅱ类

PPP模式的第四类细分领域,我们称之为“公共服务Ⅱ类”,即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这一领域中社会资本同样无法通过项目的后续运营来获取稳定的收入和回报,政府补偿措施也处于摸索阶段,但社会资本可通过获取政府公共资源和数据运营权由传统的项目型业务向运营和互联网垂直领域转型升级,最终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形成闭环。这一类的项目虽然还没有成熟的样板工程,但其商业模式却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具有非常的可观的弹性。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PPP主题风起云涌

自2014年12月初,国家层面关于PPP的支持文件密集出台以来,与PPP主题契合度较高的易华录(300212)、龙元建设(600491)、苏交科(300284)等均取得了70%-80%的收益,PPP主题一时间风起云涌。

站在两会的这个时点上,我们仍然强烈建议关注PPP主题前期涨幅较少的个股。总结前文,主要逻辑可以概括为:

首先,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增长已经上升到新的台阶,而以PPP模式推进基建投资目前短期内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认为,PPP模式的推动几乎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其次,从我国经济中长期的增长动力来看,新型城镇化超过40万亿的投资将成为后续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在地方政府债务承压的困难局面下,以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因此,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将身负重任。

最后,从去年年底出台的PPP相关政策来看,以引导性、指南类的文件为主,仍然缺少有较强法律效力的对PPP模式的约束文件。因此,我们认为,2015年在国家推进PPP模式的坚定决心下,PPP相关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是全年各类会议(包括深改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讨论和关注的重中之重。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对PPP模式细分领域的分类和定义,推荐先后次序大致如下:

首先,运营Ⅰ类,在这一类PPP模式的细分领域中,相关上市公司通过后续运营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且可以弥补投资成本并取得投资回报。同时,这类细分领域中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案例,后续随着PPP模式的大力推广,运营Ⅰ类模式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将会确定性的率先从中获益。

其次,公共服务Ⅱ类,智慧城市建设是此类PPP模式细分领域中的核心内容,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样板工程可供参考,但相关上市公司可通过获取政府公共资源和数据运营权由传统的项目型业务向运营和互联网垂直领域转型升级,最终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形成闭环。这一模式虽然尚存在不确定性,但其确实打开了相关公司的想象空间和估值空间。

再次,公共服务Ⅰ类,同样在此类PPP模式细分领域中,项目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往往需要地方政府不断因地制宜的创新补偿机制,保障进入公司能够获取相对公平的投资回报。

最后,运营Ⅱ类,与运营Ⅰ类模式相似,运营Ⅱ类模式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后续项目的运营获得现金流,但相关案例表明(如北京地铁四号线),社会资本能否在运营合同期内收回成本并取得投资收益仍然存在争议。因此,目前来看,上市公司进入此类PPP项目尚存在一定风险,不过相信在政府强力推进PPP模式的急迫心情下,地方政府将采取更多补偿措施保障进入资本能够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PPP模式的投资大机会

原标题:乘两会之风,PPP主题风起云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