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是上世纪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江三湖”之一,尽管没有变清,但这几年滇池治理已经有了成效,止住了水质恶化的势头,今年水质有了不小的好转。
2014年11月7日,云南昆明滇池水域,夕阳西下,红嘴鸥在帆船周围飞舞。滇池里捕鱼的渔民利用夕阳将升起的渔网晒干,这样做上岸即可保存。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5月7日,昆明龙门藻水分离站,蓝藻经过分离后,藻渣被排出。2013年起,滇池西北角蓝藻富集地设置了5个吸藻口实现藻水分离。滇池水体富氧化元凶之一的蓝藻,在90世纪中期以后成为主要优势种。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9月1日,滇池水葫芦明波处置场,水葫芦被抽上岸进行粉碎。水体富氧化曾一度让“毒草”水葫芦疯长。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9月1日,工作人员将水葫芦聚拢,等候处理。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滇池边,一位市民正在享受日光。蓝藻在高温的作用下,大片地显现出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再,现今时代依然受害。"一首昆明的打油诗形象的描写了滇池蜕变之路。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9月25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通水,水文监测工作人员现场对即将流入滇池的牛栏江水提取水样,进行标本分析。牛栏江水将改善滇池水环境。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11月15日,为了迎接牛栏江水,盘龙江进行清淤。盘龙江是滇池流域最主要的入湖河道,也是牛栏江-滇池的补水通道。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6月3日,渔民将优质滇池高背鲫鱼苗投入滇池。高背鲫是滇池的土著鱼种,以中下层水体有机碎屑和饵料生物为主食,在滇池里增殖放流可有效缓解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滇池边新河村的渔船因滇池开渔每年只有一月,长久未用,陷入淤泥中长了杂草。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手电筒的照射下,一个在滇池内偷捕的渔民被发现。已逐渐进入鱼类产卵繁殖期的滇池,偷捕盗捕已严重威胁到滇池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偷捕者正在等候渔政工作人员的处罚通知。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2013年8月30日,因偷捕被收缴的违规渔具集中焚毁。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曾经的老渔民和村里即将去打鱼的年轻人一起将船推入滇池。由于滇池容量有限,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捕捞反而会适得其反。滇池每年都会适当的开湖捕鱼捕虾,这种开湖方式也是对滇池治理工程的一种“检验”。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昆明滇池开湖捕鱼,渔民们准备了常挂的鞭炮来“讨个好彩头”。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从古流传下来的出海前的祭祀活动。公鸡是前天夜里在船上拴好,由妻子抱着公鸡朝各方向90°虔诚鞠躬,丈夫点燃36根青色的香,最后将公鸡割喉,鸡血洒至各处,方能扬帆起航。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天色微亮,渔民升帆,准备起航。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风帆人力船在外海捞虾,完全借助风力和人力作业,保持了滇池捕鱼史上渔民作业的风貌。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海上的渔民见风势变大,掌帆准备捕捉银鱼。银鱼的量少,打捞难度比较大,只有在风势大的时候能够利用风势拖动捕银鱼的渔网。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随手抓起船舱里两条七公斤以上的大鱼,喜获丰收的渔民自豪的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接过动力拖船的绑绳,渔民一脸轻松。一天作业结束,大部分渔船由动力拖船拉回岸边,为了保持滇池水质,动力渔船不能入滇池捕鱼,但动力拖船解决了渔民归港全靠人力的辛苦。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宝丰村,鲜鱼的上市引来了城里人的购买。到鱼市抢购的湖鲜,与池塘水库人工饲养的鱼相比,滇池鱼更生态,肉质更鲜美。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辛苦一天的渔民在渔船上吃干粮,进行能量补给。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滇池湖面,两列归航的渔船整齐地前进。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捕鱼期结束,滇池又回到封湖状态,岸边渔民们晒着捕鱼的渔网,擦拭维修着免费借来的渔船,准备明年再用。摄影:孟祝斌/都市时报
延伸阅读:
云南:滇池治污难在哪
原标题:摄影师记录云南滇池治理全过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