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在临清卫河人工湿地,记者看到工业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卫河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位于临清舍利宝塔附近,南北长2600米,东西长500米,放眼远望,一望无际。
人工湿地创造“吞浊吐清”奇迹
“你现在看湿地表面有花有草,跟普通池塘没什么两样,但地下实际上在暗流涌动着,净化工作正在进行。从污水处理厂流出的中段水,通过潜流,经过碎石、砾石沉淀、植物根系吸附等过程,有害物质就会被过滤掉,达标的水向北流入红旗渠,在塔湖分流,一股供企业回用,一股流入城区古运河成为景观水,做到了水尽其用。”湿地工作人员介绍道。
“地表种植着众多的绿色植物和花木,地下则是污水潜流。通过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促进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获得污水处理的最佳化。”工作人员表示,湿地的景观设计还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形成集水质净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湿地景观公园。
进出双监测 打造水污染防治“聊城模式”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全境属海河流域。为全面抓好水污染防治,聊城市把污染治理、再生水回用和湿地建设有机结合,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的核心。
聊城市在对东昌湖、九州洼等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投入55.7亿元,累计建成临清卫运河、开发区小湄河等人工湿地23处,每个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主要排水河流上都有一处可处理3倍废水排放量的湿地,对达标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并在湿地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这一做法被环保部誉为水污染防治的“聊城模式”。
原标题:生态治污变废水为清泉 打造污染治理"聊城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