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时,假设填埋气体全部得到回收,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中产生的沼气和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全部得到回用。...总的来说,污水处理是实现碳排放控制不可忽视的行业,而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是影响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厌氧消化和焚烧是主流的污泥处理工艺。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利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产生沼气,在污水处理厂内进行热电联产,实现沼气资源高效利用;在污水处理设施上方加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回用于污水处理过程;利用污水水温相对恒定的特点...此外,经充分稳定处理的污泥产物可用于沙荒地、矿山等修复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林业碳汇
揭示了影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和工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识别了当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空白和高含固效应。提出了解决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研究空白和效率的未来努力方向。
2、缺点:1)维持厌氧消化所需温度需消耗大量热能;2)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停留时间较长,通常要达到20~30d,造成厌氧消化池体积庞大,操作管理复杂;3)厌氧消化之后污泥的含水率仍较高,必须进行后续处理。
04、污泥厌氧消化技术选择如果污水处理工艺为延时曝气氧化沟,则不宜选择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因为延时曝气使污泥进行了部分自身氧化,从而使剩余污泥已较稳定,没有必要再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技术缺点:维持厌氧消化所需温度需消耗大量热能。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停留时间较长,通常要达到20~30d,造成厌氧消化池体积庞大,操作管理复杂。...目前国外已开发出多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并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如芬兰的hlad工艺,控制进入预反应池的污泥含固率为10%~15%,产气效率相比传统污泥厌氧消化高出30%。
【工艺缺点】1、维持厌氧消化所需温度需消耗大量热能;2、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停留时间较长,通常要达到20~30d,造成厌氧消化池体积庞大,操作管理复杂;3、厌氧消化之后污泥的含水率仍较高,必须进行后续处理。
大部分污泥厌氧消化工程未运行或中途停运,如北京高碑店水厂的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虽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设计配套最完整、运行时间长达10年的项目,但却在2008年奥运会前停止了运行。...据调查,截止2015年9月,我国总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83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62亿m3/d,但仅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青岛、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约60座污水处理厂中采用了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且正常运行的仅约
、由于涉及到污泥厌氧消化、沼气收集和利用等多个环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对多工种技术水平和配合协调能力要求高,运行存在一定难度。...同时,2008年,吴静等曾对我国46个污泥厌氧消化项目进行调研,发现15座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虽然建成但未运行或停运,主要原因是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操作比较复杂,运行有难度以及运行费用不足。
工程总投资37785.36万元单位生产成本347.9元/吨湿污泥单位经营成本161.36元/吨湿污泥长沙污泥集中处置工程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总结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污泥稳定化技术,随着国内污泥有机质含量的升高
在进行污泥能耗核算时,应按上述工艺条件参数进行折算。对于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由于其能源回收值远远高于消耗值,因此标准中仅规定了其能源回收量,其能源消耗量折算在回收量中不再单独要求。
通常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对vs的去除率在40%~70%之间,因此该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vs去除率在正常范围。...1 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其采用35℃中温一级厌氧消化工艺,上部进泥、下部排泥,进泥量约为1500 m3/d,进泥含水率约为97%,日产消化气约18000
吴静等研究了热水解(70℃)一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处理高含固率(8%~9%) 剩余污泥(中试)的效果 ,该工艺有机物去除率及甲烷产率与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相当。
消化技术:欧洲现已普遍应用厌氧消化技术,其中以协同厌氧消化发展更为迅速。它是指同时消化两种以上有机物的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通常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加一部分的外来有机物,如将餐厨垃圾、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