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农林大国,生物质能资源储量丰富。在“双碳”战略发展下,推广生物质能利用对我国能源转型、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及成型设备:生物质颗粒、压块燃料、生物质碳供应商与贸易商,生物质
近期,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指令、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等法律法规对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与降碳减污的相关制度政策间的协同发力提出了新要求。...鼓励城市人民政府完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在规划中留出一定空间用于保障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是加强财税支持。
38.胜利方圆年产14万吨聚丙烯酰胺及10万吨油田化学助剂项目39.金岭新材料20万吨/年氯资源高效绿色循环利用项目40.垦利石化1万吨/年aas特种耐候性树脂项目41.和瑞东钛(锆)酸酯、磷酸酯、柠檬酸酯生产项目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30兆瓦,占全省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总量的20%,在推动当地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陕西环保集团将继续深挖生物质发电项目效益增收点,持续跟进国家ccer碳交易和碳权认证,积极参与绿证申领及交易,拓展生物质能源在供气、供热等领域的产值空间,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优势,为全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国有企业力量
积极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鼓励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废塑料、废弃油脂、废橡胶、磷石膏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培育石化、化工产品循环利用新模式。
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在消费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增值、民生福祉优化。——有序减碳,防范风险。...(二)战略路径强化源头减碳、过程少碳、末端固碳闭环管理,推动陆地生态增汇和海洋生态增汇两翼齐飞,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交流,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人、处处、时时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三量
有限公司上海环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单位江苏省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学会江苏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支持单位南通市城市管理局特别鸣谢浙江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山东省城乡环境卫生协会安徽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江西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环卫行业分会湖北省城市管理研究会辽宁省市容环卫城管执法协会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嘉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创
提升关键工艺和过程管理水平,提高一次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发展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打造“城市矿山”。加快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推进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化和应用。
绿色建筑方面,制定印发《包头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标识评价管理办法》,3个项目授予“自治区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称号,2家企业授予“自治区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称号;绿色机关方面,3家单位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
加快灵宝市、卢氏县等循环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基地项目建设,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到2025年,全市国家级、省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建成。
末端则是开发碳循环再利用技术,2020年可迪尔和中国环科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碳补集研发基地,在广东省河源市开展危废焚烧炉一氧化碳循环利用相关研究,并顺利落成。...现阶段,排污企业对vocs治理的理解较深,选择更加慎重,有技术实力,项目执行比较好的企业,将会在市场上占到优势,全行业的资源会更多地集中到技术出色、资金雄厚、口碑较好的头部企业,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从无纸化办公到低碳化展位搭建,从制定《ghg聚碳工作规则》到带动会员单位一起践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理念,山西环保产业协会一直在行动。...3.加快科技赋能,提升再生水循环利用水平会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用衔接,针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全过程中存在的酸性水、再生水氟离子超标等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破解再生水利用难题。
在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过程中,实现碳污循环和源头减量,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经估算,每年可减少约136万吨二氧化碳、1103.4吨二氧化硫、1029.4吨氮氧化物、614.7吨烟尘排放。
万千瓦扩建干式贮灰场项目2450 美筑固废综合利用—沙浆墙体材料生产项目2451 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2452 内蒙古汇方恒鑫建材有限公司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2453 呼和浩特市久煜资源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方案》明确,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国土空间、科技创新两大体系,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能源绿色转型、资源循环利用三大发展,实施工业领域、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节能降碳、固碳增汇、全民共建、能力提升七大行动
以新装备、碳基新材料、电石化工、多元合金等产业为重点领域,到2025年,累计创建绿色工厂不少于30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三)建设范围及时限实施范围为石嘴山市。实施期限2022年至2025年。
对通过终期验收的试点单位,将利用省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专项资金予以奖补,奖补标准和程序另行制定。附件: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名单2023年1月18日...关于印发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豫碳办〔2022〕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22
以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到2025年,争取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建设能碳一体化智慧管控中心。推进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储量丰富。在“双碳”战略发展下,推广生物质能利用对我国能源转型、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要意义。202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质能行业发展。
以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到2025年,争取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建设能碳一体化智慧管控中心。推进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
山西省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现了部分环保企业的集中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环保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省环保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原和晋中两市,占比分别为59%和11%。...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第四章 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做强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第一节 重点发展环境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第二节 加快发展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业第三节 不断发展环保药剂与材料制造业第五章 拓展综合利用途径 做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第一节
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等。
6.资源循环利用助力降碳项目。支持更新改造淘汰设备回收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节水和海水淡化项目,节能减碳方向包括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项目、产业园区综合能效提升项目、重点领域和用能产品设备节能增效项目、低碳零碳负碳先进示范项目、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助力降碳项目、资源循环利用助力降碳项目
(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实现技术突破、管理优化、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减污降 碳协同发展典型模式。
以“碳”结缘,让污水处理厂喝上“啤酒”,推动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碳减排的双赢。...石家庄兴蓉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啤酒生产与污水处理有机结合、循环利用,建立协同减污降碳、提质增效新模式,走好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态发展之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环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