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太湖水质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蓝藻防控实现新成效,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轻。...湖体水生植被面积达到200平方千米,同比增加25.8%。流域治理实现新提升,重点断面优ⅲ比例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
加大江河、湖泊、水库、湿地等保护与修复力度,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工程,培育水生动植物,恢复水体自我净化能力,系统恢复水生态功能。...规定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省、市(地)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指导重大项目选址,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三是强化监测网络建设。
《公报》反映了2022年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等重要支流的水生生物资源、重点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栖息生境、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等状况。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苏州国省考断面水质ⅱ类比例力争达到70%,太湖水生植被面积持续增加,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提升至“良好”,生态质量指数保持稳定。...,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筑牢太湖生态安全屏障。
(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造成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2.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破坏的
湖泊有11个指标,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水华面积比例、水生植被覆盖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自然岸线率、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营养状态
湖泊有11个指标,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水华面积比例、水生植被覆盖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自然岸线率、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营养状态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李曌介绍,水生生物监测的必测指标一般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着生藻类、大型水生植物等,鱼类、生物体残毒、环境dna、稳定同位素等暂定为选测指标。
【典型意义】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在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阻止西部...【裁判结果】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唐某良、赵某仓、杜某龙违反水产资源保护法规,在禁渔期、禁渔区捕捞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青海湖裸鲤,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四项标准)、《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
持续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深入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督促指导各地严格落实“一调两减”方案,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流转土地管控利用;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卫生厕所覆盖率。
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河湖周边缓冲带面积大幅度减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功能,水生生物链结构和水生植被遭到破坏,草藻系统失衡,进一步扩大了蓝藻竞争的优势,引起生态系统的负反馈。...另一方面,部分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是以湖沼学、恢复生态学为基础,稳态转换理论为指导,生物操纵为方向;通过人为设计、在目标水体中构建高等水生植物群落,形成清水型生产力架构,在此基础上搭建食物网链,实现物质流、能量流...这种生态之美,不仅仅是水环境质量的单项标准,更是以水生态为核心的系统整体之美,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稳定塘仿照自然湖泊湿地而建,构建“控藻浮游动物—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态系统。...第一是补充生态基流,城区内上、中、下三个梯级闸坝可蓄水1亿立方米库容,有效解决枯水期生态基流问题;第二是修复岸线生态,整治修复10.5公里岸线,可拓展城市空间;第三是完善交通布局,节制闸公路桥是西二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面源”,明确加大太湖等重点湖泊磷污染治理、蓝藻水华防控,开展太湖等重点湖库综合治理和河湖水生植被恢复、氮磷通量监测等试点,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颈。...“强生态”,提出到2025年年底,水生态质量明显提升;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要求建立健全水生态考核机制,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重点湖泊生态修复。
二是强化湖库蓝藻水华防控技术创新应用,在湖滨带、入湖河道、河网湖荡等区域深入开展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研发,在湖区内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和食物链系统修复技术研发;深化机理研究,阐明地下水补给、污染负荷等特征,湖库生态修复条件与生境阈值等
以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大型水库等为重点开展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和养护,健全护渔员、巡河员补偿机制,探索以流域面积或河流长度实施生态补偿,确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落实到位。(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本年度重点支持碳监测系统建设、重点河流和湖泊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重点区域或敏感区域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点建设、重点流域环境dna水生生物群落监测与生物毒性分析能力建设以及其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提升项目
河湖是最重要的生态廊道,是生物多样性 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水生和陆生生物迁徙、扩散和传播的最主要 通道。北京生态建设的核心是保水,河湖治理的基础是水土保持。...二、科学划定水生态空间与功能分区 (四)划定水生态空间 划定河流、水库、湖泊、蓄滞洪涝区、湿地等水生态空间, 按功能导向编制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形成一本空间基础台账、 一张空间底图和一套管控对策,作为水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和保护
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南四湖流域连续17年稳定达标,跻身全国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
当草型湖泊中的水生植被严重退化后就会演变为藻型湖泊。...则属于藻型湖泊,通常呈现水体浑浊、水质差、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脆弱、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特征。
同时,人为修闸建堤等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湖泊成为阻隔湖泊,一些珍稀濒危水生物种和多种洄游性鱼类趋于消失,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此外,湖泊与湿地被破坏还导致城市内涝增加。
大气监测方面,围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加强温室气体监测;地表水监测方面,开展主要河流和重点湖库水生生物监测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研究开展河湖缓冲带、生态用水、湿地恢复与建设遥感监测;地下水监测方面...探索长江流域总磷排放总量控制;“护饮水”,以县级及以上城市为重点,巩固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以乡镇级为重点,开展不达标或风险水源地专项治理,建成覆盖全省县级以上水源地的监测预警系统,保障饮水安全;“净湖水”,推进湖泊清淤与综合治理
二是加强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和重要湖泊生态流量管控,通过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日常运行调度规程的方式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05生态环境修复建立多元修复机制《长江保护法》设立专章规定生态环境修复,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要求。
3.突破了高原重污染湖泊草型清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并实施了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蓝藻水华控制与湖内生态调控技术等,摸清了滇池生态格局特征,提出了生态系统分区分步修复的新思路和总体方案,集成了“湖泊分区生态系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