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态保护修复第一节草原第十一条自治区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第十五条自治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工程。
在流域生态补偿领域,推进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涉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2018—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80亿元资金推动长江经济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20年安排...在补偿标准方面,《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调整了森林、沙地封禁、湿地、草原保护补偿的标准,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奖励机制
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抓好重要湿地、草原保护与恢复工程,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完善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加强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执法协同,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高效衔接,严格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把巩固提升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作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点,严禁违法违规开垦,加强天然林和草原保护修复,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充分发挥林草水土保持功能。
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保护明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退化草原治理面积42万亩,草原退化趋势根本遏制,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7%。
2月14日,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红河州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全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加强湿地、草原保护修复。加快实施“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行动,推出林下经济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动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加快碳汇项目跨区域交易。...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继续推动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沙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100万亩,森林抚育483万亩。
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稳定在45%以上,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
到2025年,全区基本草原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以上,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退化草原得到有效修复和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以上,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草原质量稳步提升,草原生物多样性丰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修复,初步目标到202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
10月2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左右,草原生态状况稳步改善。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目标提出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
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新增退化草原治理面积达到400万亩,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二、主要任务(四)建立草原保护制度。县级人民政府制定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实行基本草原用途管制,强化基本草原管理,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制度。
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彰显。
近年来,新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实施塔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同时,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
农业部印发了《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发布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推动构建草原产权制度、保护制度、监测预警制度、科学利用制度、监管制度等5大制度体系。
四是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包括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天然林保护制度、草原保护制度、湿地保护制度、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