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宇邦新材)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早在2016年,宇邦新材就曾谋求创业板上市,但于2017年首发申请上会被否,当时发审委会议提出的问题主要涉及报告期各期公司净利润、毛利率大幅下滑;应收票据余额、商业承兑汇票余额逐期大幅上升;关联交易;募投项目产能消化等
早在2012年初,它就提出了上市计划,最初是想在创业板上市,后来又改为主板,但2018年被否,2019年重新改为创业板。“环境修复第一股”上市艰难,似乎也暗合了土壤修复产业的整体际遇。...“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第一股”ipo终于获批了。 10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36次审议会议召开,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工修复”)创业板(首发)获得通过。
另据《国际金融报》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ipo过会率高达96.82%,157家公司上会仅有一家被否。这一春风也吹拂到了环境领域。...据wind《2020半年度中资企业ipo排行榜》,2020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共完成ipo上市174起,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加56起(增长47%)。
这是否会是港股能源企业的未来出路?曾现港股上市潮2010年前后,国内曾出现新能源企业扎堆港股上市的情况。当时,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处于新兴发展阶段,虽发展空间广阔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近两年由于电价下调、补贴欠款规模快速增长以及未来补贴退坡多重风险影响,港股新能源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融资能力受限。除华能新能源外,中广核新能源也已释放出了私有化信号。
这是否会是港股能源企业的未来出路? 曾现港股上市潮 2010年前后,国内曾出现新能源企业扎堆港股上市的情况。当时,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处于新兴发展阶段,虽发展空间广阔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近两年由于电价下调、补贴欠款规模快速增长以及未来补贴退坡多重风险影响,港股新能源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融资能力受限。除华能新能源外,中广核新能源也已释放出了私有化信号。
这是否会是港股能源企业的未来出路?曾现港股上市潮2010年前后,国内曾出现新能源企业扎堆港股上市的情况。当时,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处于新兴发展阶段,虽发展空间广阔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近两年由于电价下调、补贴欠款规模快速增长以及未来补贴退坡多重风险影响,港股新能源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融资能力受限。除华能新能源外,中广核新能源也已释放出了私有化信号。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2017年至2019年ipo过会或被否的环保类企业的问询问题及回复,对上述六个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在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po申报过程中,发审委关注到其下属水务子公司巨野县三达水务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违反环保法被行政处罚3次,其中2019年上半年就有两次;下属水务子公司四平三达净水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违反环保法被行政处罚
此前,上能电气曾有过一次ipo被否的经历。回溯历史,上能电气冲击a股之路还要追溯到2016年。...整体来看,年内二度ipo的企业过会率近七成。上能电气二度闯关终过会12月5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公布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93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2017年9月ipo被否的上能电气二度闯关终过会。
9月27日,发审委审核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传统ipo连续5周100%过会,完美9月却以海湾环境被否告终。...此次是海湾环境第二次冲击ipo,2017年5月终止上市后,海湾环境于2018年10月再次递交申报材料,券商由中信建投证券改为英大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由天健改为致同,原主板上市改为中小板上市,奈何还是被否。
在27日召开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40次工作会议上,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湾环境)的首发申请被否,登陆中小板的梦想破灭。...2017年5月,公司ipo终止审查。随后,再一次冲刺a股时,转战深交所,主承销商换成了英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