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因分析荆州市有关地方和部门对城市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标准不高、投入不足,生活污水污染环境和黑臭水体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
(五)黑臭水体问题依然突出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建城〔2022〕29号),要求“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排查,科学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减少污水直排、缓解水系黑臭水体问题,改善章江水资源环境,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其他省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整治,并同步建立拟纳入治理的黑臭水体问题清单,到2025年,力争县城黑臭水体有较大幅度减少。...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7个省份,压实市县地方政府责任,组织开展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于2023年12月底前建立黑臭水体问题清单,对清单内的黑臭水体科学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扎实开展整治
2023年12月底前,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7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向生态环境部报送县城黑臭水体问题清单,其他各省份报送拟纳入治理的县城黑臭水体问题清单;自2024年1月起,按季度向生态环境部报送县城黑臭水体问题整治进展情况
但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旧突出,部分河湖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蓝藻水华频发,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不少地方汛期污染严重,黑臭水体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短板不补上去,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将难以全面实现。
会议通报了省土壤办近期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并结合现场踏勘、水质监测等方式核实确认的石家庄市栾城区、赵县、晋州市和沧州市运河区、任丘市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问题情况。
巩固榆林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建立黑臭水体动态管理机制,形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清单,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2022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整治
针对黑臭水体问题成因,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种养殖等统筹治理,将治理对象、目标、时序协同一致,确保治理成效。推动长治久清。
今年年初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指出,要对于农村黑臭水体系统开展整治,针对黑臭水体问题成因综合采取各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