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瞒报的环境保护设施使用信息足以让政府失去公众信任,一次群体邻避事件足以让垃圾焚烧项目下马,一个厨余垃圾分出量考核指标足以改变生活垃圾分类轨迹,一项国家电力上网补贴和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双重财政补贴政策足以刺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节制地扩张而侵蚀垃圾的物质利用
可以讲,垃圾治理行业长期陷入了监控与应付“垃圾围城(村)”“邻避事件”“群众投诉”等热点、焦点问题的被动之中;一遇到热点、焦点问题,第一反应是如何回避和止痛,而非治病治本;忽视基本问题和(处理、产业、治理
具体经过不多赘述,无非是都不想把垃圾场建到自己身边,国内的邻避事件与之相比,温和的像个孩子。这样的事情绝非孤例。70年代以来,日本各地的“垃圾战争”四起,到90年代迎来了全国性的小高潮。
理性的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不足,“三大核事故”成了公众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对部分非科学、非理性的反核人士的观点及言论缺乏有效应对,导致这些观点影响了公众对核安全的接受度,甚至影响了政府决策;公众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涉核邻避事件多发
一些媒体、个人在介绍垃圾焚烧时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垃圾焚烧的危害,我国多起由垃圾焚烧引起的邻避事件的主要诱因也来自被妖魔化的二噁英。在漫天充斥着二噁英新闻的当下,您了解二噁英是什么嘛?
对于很多地方发生的邻避事件,泰达人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开放,用开放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建立信任。首先要自身过硬,要大胆地把老百姓请到家里来做客、来参观,口说千遍不如目睹一次。徐杰说。
当前,必须正视经济正义、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张力平衡与目标耦合,既要综合创新经济政策与市场导向,形塑生态治理的利益诉求和激励功能;也应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与制度的规约机制,避免公地悲剧和邻避事件的发生
纵观邻避事件的处理来看,所谓的邻避就是群众对于健康以及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疑虑和担忧,这也体现群众对于垃圾焚烧发电的认知水平,想要化解这个难题就要充分的明确并响应群众的诉求,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近年来,伴随着垃圾焚烧项目的陆续上马,邻避事件不断爆发,焚烧色变仿佛已经成为常态,如何从邻避走向邻利,成为垃圾焚烧行业普遍思考的问题。
此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协同焚烧生活垃圾的10余台水泥窑(笔者2017.11.24注:现在已达约50台之多),均已分别投产了2~8年以上,始终和周围环境附近居民友好相处,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投诉或聚众邻避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