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治水方面,深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黄河滩区治理,退耕还湿。深化饮用水源地保护,落实“一源一案”。加强与许昌、开封、焦作、新乡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大都市圈4+1联防联控机制。...生态环境安全上,不发生因企业违法排污和其他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实现辐射事故零发生率。
04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和防范水环境风险《长江保护法》针对流域水污染问题着重从改善水环境质量和防范水环境风险两方面进行规定。...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制定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制定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方式维护人民群众“口中”的安全。
详情如下: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地方标准《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2019年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方案》
京津冀地区在应急联控机制探索上起步较早,制定了《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方案》,2017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了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实战性演练。...三是开展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应急演练,提高联防联控实战能力。
涉及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的,上下游省、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环应急〔2020〕5号)要求,及时互相通报事件信息。
葛察忠表示,实践表明,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发挥出良好效用。尤其是发生水污染突发事件时,跟以前没有联防联控时对比,在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上均具有突出优势。
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要求,三省市(厅)环境应急管理部门采取轮值方式开展联防联控工作,联合编制首个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四、做好水污染联防联控。...,为保障枯水期全省水环境安全,预防和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水污染事件,认真做好枯水期有关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函告如下:一、高度重视。
,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被誉为“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环保治理新阶段的开始。...随后在2015年4月和2016年5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相继发布,按照大气、水和土壤构建了新一轮完整的环保治理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