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领域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进民退”是不可避免要提及的一个词语。无论是污水处理领域还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在环保市政工程领域中,国企的占比逐年增多。
不过目前“国资平台+专业化公司”的合作模式已然成为“国进民退”潮流下的新趋势,一方出钱,一方出力,互利共赢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垃圾焚烧处理末端治理企业拓展新赛道!
收紧的光伏用地“现在愁的不仅仅是‘国进民退’了。”上述开发人士说道,“近期水利部及地方政府的连续文件,一时让水上光伏、农光互补项目都比较难做了。”
尤其自光伏电站开发“国进民退”格局转换后,五大四小等发电集团成为主力军。华为、阳光、上能、科华、特变、禾望等企业凭借在集中式市场的早期积累,已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
众所周知的是,此前央国企大多集中于大型地面电站,甚至主导了近几年轰轰烈烈的“国进民退”热潮。但对于分散且规模小的分布式光伏,央国企少有大规模涉猎,并且“并不具备优势”是业内人士的传统认知。
环卫一体化模式和村镇垃圾治理计划初见成效,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需求增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扩大应用,垃圾热解气化和生化处理技术渐成热点,无废城市建设将扩大试点范围,固废处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为热门,新能源环卫车等先进装备发展前景看好,国进民退中长期趋势仍将延续
建筑垃圾处理日趋重视,环卫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模式初见成效,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需求增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扩大应用,垃圾热解气化和生化处理技术渐成热点,无废城市建设将扩大试点范围,新能源环卫车发展前景看好,国进民退中长期趋势仍将延续
近年来,环保产业领域大量出现民营企业被央企国企收购的案例,一些民营环保企业实际控制人变为各级国资委,一批知名民营环保企业家退出公众视野,一度引起业内部分民营企业家对“国进民退”的担忧。
“国进民退”与红海产业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与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关,或许是一个中期的发展趋势。...按企业类型统计,去年国企占比约为53%,民企占比约为45%,外企占比约为2%,国企与民企占比的差距不到10个点,但2018年下半年起“国进民退”趋势明显,预计2020年国企占比将超过65%,届时国企与民企占比的差距或将超过
东方园林卖身北京朝阳区国资委、碧水源投奔中交集团,都体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同时,其他上市国企的净利润率也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