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目标,气候问题已作为重要议题进入全球治理视野,在各国共同努力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重要成果相继达成。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1、ccer的前世今生产生背景:为避免人类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以求通过市场机制减少全球碳排放,《京都议定书》首次设计了三种碳交易机制
额外性是所有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下的一个核心概念和要求,是这些机制存在的一个基石,包括联合国管理的《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巴黎协定》建立的第6.4条机制、相关国家/区域管理的机制如日本的联合信用机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重要的国际气候公约,均将通过造林再造林活动增加碳汇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印度和中国四国部长代表基础四国集团于2023年9月20日在纽约气候雄心峰会期间举行会议,各国部长一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必须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的背景下,坚定地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
方案明确了主要监测对象为《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人为活动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简称cbam)于5月17日正式生效,尽管只是欧盟内部法律,但是其影响不亚于《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如果说《京都议定书》拉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序幕,《巴黎协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责任与行动目标,那么cbam则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责任体系,将减排责任传导至其他国家。
以风电为例,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2006年,我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2008年,《京都议定书》执行,我国大部分风电项目申请了cdm项目,获得cer补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风电装机发展
1997年,联合国第三届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以国际性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巴黎协定》取代了《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要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范围内,并为1.5℃目标而努力;争取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