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指出江西省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短板明显,收集处理率低,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和溢流等问题十分突出。记者注意到,通报中指明,江西部分城市对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紧迫性不强,工作推进迟缓。那么,相关工作“进度条”被卡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市场> 正文

江西多市生活污水直排被点名,管网建设改造“进度条”因何被卡住?

2024-05-29 08:39 来源: 中国环境 作者: 江虹霖

5月2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指出江西省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短板明显,收集处理率低,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和溢流等问题十分突出。

记者注意到,通报中指明,江西部分城市对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紧迫性不强,工作推进迟缓。那么,相关工作“进度条”被卡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多个地市生活污水直排被点名,指向一个共性问题

“九江市李家山泵站凌晨有大量生活污水偷排进长江。”督察进驻期间,一通群众举报电话引起了督察人员的注意。

“立刻出发夜查。”5月16日凌晨,督察人员奔赴九江市,找到信访件提到的李家山泵站排口,当夜并未见其排水。

“这个线索不能轻易放过,还是应该再去一趟。”督察人员放心不下,第二天再赴九江,当天下午来到李家山泵站,并决定在此蹲守。

“开始排了!”5月17日凌晨,李家山泵站外排口处,只见大量生活污水喷涌而出,“声势浩大”,白色泡沫漂浮在水面上,经过十里河后汇入长江。而李家山泵站距离长江干流不到3公里。

经测算,当夜20分钟即排放2784吨。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III类标准1.8倍、12.2倍、6.3倍。而该泵站2024年以来已排放生活污水26.6万吨。

这么多生活污水为何没被集中收集处理?督察发现,李家山泵站为城市雨水防汛泵站,晴天本不应开启,雨天应按防汛要求启用。然而,该泵站所在的片区雨污分流不彻底、管网排查整治工作不到位,污水管网老化,部分小区存在混接、错接问题,导致雨污混流,水量大且水质长期超标,即便是晴天也不得不直排十里河。

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2024年3月—4月,督察组暗查发现,鹰潭、上饶、萍乡、抚州、赣州、新余6市均存在污水直排情况,缘由大多同九江一样——污水管网错接、漏接、破损、雨污混流。

污水直排已经对水质产生影响。在鹰潭市东湖,西岸水体一直为劣Ⅴ类,湖面呈黑灰色,漂浮着油花,散发出阵阵臭气。而在抚州市乐安县东英角桥,鳌河水质由县城上游的II类急剧下降为下游的劣Ⅴ类。

管网建设改造“进度条”为何总是偏慢?

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多次指出南昌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滞后。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门针对这一问题发布典型案例,案例指出,由于责任部门落实不力,造成次次提要求、次次未落实。

针对这一“顽疾”,南昌于2022年制定了《南昌市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428公里的目标。可此次督察发现,截至目前仅完成161公里。此外,城区6073个排水单元还有2082个未完成整治,其中1457个尚未开工。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记者走进上饶市广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现场一片施工景象。据了解,该扩建工程原计划于今年6月投运,但目前仅完成30%工程建设量,每天约2.4万吨生活污水直排。而在上饶市中心城区罗桥等片区,仍存在近7平方公里的管网空白区域。

同样,在景德镇,龙井路排涝站周边居民区管网仍有10公里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每天约有500吨生活污水通过排涝站直排昌江。

不治污水治河水,费尽心思为哪般?

“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的管道,怎么一头在河里,另一头也在河里,污水从哪进去的?”督察人员来到抚州市东乡区北港河,只见4套水处理设施立于河道中,从河里抽水处理之后又排回河中。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督察人员调查发现,原来在这些处理设施的下游有一个省控断面,枯水季水质容易不达标。后来,东乡区引进了北港河水质提升项目,即建设上述4套水处理设施,根据北港河枯水季水量变化,一般于每年1—3月及10—12月运营。

此办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帮助达标,但却忽略了很多根源性问题,治标不治本。督察发现,抚州市东乡区北港河沿岸,多处排口雨污水直排入河,截污管网急需完善。结果当地“不治污水治河水”,不在岸上的污水收集处理下功夫,却把完成断面水质达标任务的希望寄托在这些河道中的处理设施上。

同样在抚州,督察人员还发现了黑臭水体。临川区文昌大道东侧长约700米的水体散发明显异味,属重度黑臭。

2022年印发的《江西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6月底前,各设市城市要完成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排查,而当时抚州市上报无黑臭水体。

治理工作不严不实还存在于其他城市。在宜春市,清沥江、南庙河两处污水处理应急设施形同虚设,大量雨污混合水直排袁河。在吉安市新干县,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便在厂旁租用池塘作为应急池,集中收集溢流水,现场督察发现有污水排入赣江。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III类标准2.7倍、10.8倍、6.1倍。

典型案例指出,江西省有关城市和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对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谋划,工作推进不力,整治不严不实,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短板明显。

五河一湖润江西。以水为荣的江西,需要更有动力和魄力解决管网“老大难”问题,为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