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浙江省嵊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指标19项,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5项,涵盖环境质量、污染减排、风险防控、生态建设、低碳发展五大领域。安排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共53项,总投资超230亿元。
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1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浙江靓丽的新名片,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浙江干部群众的共识。2020年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浙江必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嵊州具备内在优势,构建起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有机贯通的美丽绍兴建设的一部分,也是美丽浙江建设体系的一部分。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嵊州市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绿色发展为主线,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市、省级生态文明城市、省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
嵊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逐年上升,逐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十四五”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启动美丽嵊州建设、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首个五年规划。在这个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嵊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准确判断当前形势和面临的压力,科学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绿色发展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建设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嵊州,融入大湾区、聚力“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绍兴市委、嵊州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围绕加快“六个重塑”,持续深化“三个年”和“五个聚焦”,认真总结“十三五”的发展成就和嵊州市基础优势,既对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要求,又充分考虑嵊州市实际,系统梳理嵊州市“十三五”期间工作成效与生态环境目标完成情况,剖析“十四五”时期嵊州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压力与短板,深入研判“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与重点举措,形成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2“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基础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北纬29°35′,东经120°49′。东邻奉化、余姚,南毗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绍兴。全市境域东西长64.1千米,南北宽55.4千米,总面积1789平方千米。全市辖区21个乡镇(街道)、452个行政村、29个社区,户籍总人口为72.87万,流动人口8.6万。
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中为盆地,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3.72%,生态环境很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嵊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野生动植资源丰富,植被中有茯苓、香樟等常用的经济价值和要用的野生植物111科,335种。非金属、建筑材料矿产丰富,硅藻土、黄沙、萤石头、花岗岩被称为嵊州矿产的“四宝”。硅藻土远景总储量为5亿吨,属特大矿藏,居全国首位。
嵊州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三高速、甬金高速在这里交汇,目前,围绕“打通二二三四、建设大交通”的目标,杭绍台高铁、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527国道嵊州段、四级航道的曹娥江航道等重要交通工程都已动工建设,到2020年末,我市将有两条铁路、三条高速、两条国道,两个高铁客运站、一个铁路货运站,加上公路、铁路、水运的连接联运,加上嵊新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嵊州将打造成为浙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2.1环保主要成效
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全市产业机构调整不断优化,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法治建设能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美丽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
2.1.1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在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强市有力推进,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施转型升级“七化”行动,块状经济加快向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领带服饰、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入围“浙江制造”试点县市,领带产业列入国家第一批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纺织(真丝产品)产业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称号。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被评为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服务业发展迅速,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8.4%,网络零售额突破60亿元,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
2.1.2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围绕“水、气、土、废”四大治理目标,打赢“水、气、土、废”四大保卫战役,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空气质量达标进位推进专项行动。制定《嵊州市空气质量达标进位重点区域管控方案》,打出治气“组合拳”,组织城市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柴油货车尾气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城区扬尘治理,全面落实施工工地“八个100%”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开展行业整治提升推进区域废气治理。开展“12+1”行业整治,高质量完成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整治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责任部门以执法倒逼等方式强势推进造纸等行业整治提升。推进重点行业废气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示范项目整治,加快城北工业园区整治,编制废气专项整治方案,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查。加强废气监测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车辆尾气防控,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完成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点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在省和绍兴市网站发布实时数据;完成21个乡镇(街道)PM2.5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实现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全覆盖;推进乡镇臭氧站建设。严格区域联防联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田间地头和人,并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打赢碧水保卫战。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成立“碧水联盟”,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仙岩镇西鲍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试点建设,完成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北工业区、甘霖镇南工贸区、长乐下曹工业园区、黄泽三王工业园区、石璜工业园区、金庭上东工业园区等8个工业园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推进饮用水源地划定和监测系统建设。顺利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工作。完成南山水库饮用水源地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系统和张岙、马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做好493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工作,做好乡镇饮用水水源监测、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监测。
打赢净土保卫战。完成土壤污染信息核实,逐步推进污染地块系统录入和污染物核定工作。完成本市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及其空间位置、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的核实,划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单元,完成农用地详查点位的核实、调整与补充。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样品分析测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地块风险筛查与采样方案制定工作。加大宣传,完成疑似污染地块系统录入、涉土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修订工作。完成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新核定。
打赢固废清零战。开展清废行动,加强固废执法监管。制定清废行动方案,开展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排查,进一步完善登记申报制度。开展重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堆放场所检查,推进对废旧电瓶收集点整治。依托实时在线监控对产生点、贮存点进行日常监管,推进危废经营和重点固废产生企业在线监控接入环保专网工作。加强固废执法监管,出台举报奖励办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初显成效。推动仙岩造纸行业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工业固废减量率。完成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固废治理设施建设,率先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
2.1.3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
推进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巩固整治成效。推进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长效监管,巩固整治成效,严格按照整治提升标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造纸行业完成低污染制浆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制药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循环发展。鼓励纺织印染、造纸、化工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规范雨水口在线监控系统建设。重点企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纳管改造、雨水外接。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上级下达污染物减排任务。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万元产值能耗及排污强度不断降低,其中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1.4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口
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两高一资”项目审批。积极支持服务市域经济,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等各项环保管理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准马上建设。同时,在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没有环境容量或超过市域环境容量的“两高一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强化审批项目的日常监管,严格监督企业认真执行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主体工程与治污设施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十三五”期间,完成项目审批1096件,其中报告书67件、报告表908件、登记表121件;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2133个。
2.1.5法治建设能力不断完善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执法,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执法执证率。一是领导干部自觉坚持带头学法;二是认真抓好干部职工普法教育。积极组织新进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和环境监察证培训,确保了现场执法持证率达100%。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清废”“蓝天保卫”“碧水斩污”和交叉检查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重点打击环境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恶意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加强司法联动,形成全市合力。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通过与公检法的衔接,强化问题发现,联合开展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强化办案保障,会商协调重大案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疑难复杂案件,引导调查取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案件会商等无缝衔接的联合办案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区域、乡镇(街道)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环保部门联席会制度,协调解决跨区域环境突出问题。
2.1.6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健全环境监管工作机制,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提升执法监管信息化水平,建成智慧化的环境执法监管平台,现场监察、应急处置等现场调查处置技术手段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形成环境执法与公众、舆论、司法监督相结合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环保督察整改机制,实行每月考核工作制度。阶段性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相关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和最有力的措施抓整改、抓落实。实行每月现场核查、每月进度通报、后续整改专项考核三项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不断推进生态损害赔偿改革。一是完善组织架构;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损害赔偿的执行、损害鉴定评估、赔偿资金管理等改革;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司法联动联席会议的制度优势,加强与司法机关的交流与合作。
健全环境信访机制,提高环境信访调处效能。环境信访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处,重点环境信访件实施领导包案及跟踪督办包办制度。截至目前,我市纳入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的企业603家,其中信用等级A级370家,信用等级B级193家,信用等级C级30家,信用等级D级9家,信用等级E级1家。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行政处罚信息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信用不良将直接影响企业招投标、银行贷款、荣誉称号授予等工作。
2.1.7美丽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实施城中村改造,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通过城中村改造,拆除一批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城中村,较大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城南核心区已基本告别“城中有村、村在城中”的局面,彻底改变“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深入推进矿山、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联动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全市森林覆盖率、森林保有量等生态屏障建设工作均落到实处,为全市优良的自然生态本底提供了保障。
2.1.8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优先顺序,衔接乡镇行政边界、环境功能区划分区边界,建立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分类管理。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33个,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及环境质量目标,建立嵊州市33个环境管控单元的准入清单。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始终坚持强化全域生态涵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渐入人心,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美丽乡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811”专项行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四换三名”“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特色工作深入推进,为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嵊州坚持发挥和扩大山水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节约高校利用资源,倡导绿色健康生活。
2.1.9小结
“十三五”期间,嵊州市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良好。水环境质量方面,15个国家、省、市、县控水质断面水质逐渐变好,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均满足Ⅱ类水功能区要求;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大气环境优良率逐年增加,综合指数逐年降低;土壤环境质量方面,监测点位均达标;声环境方面,声环境质量均为优级;噪声污染特征仍表现为道路交通噪声、生活噪声污染和工业噪声;生态资源状况方面,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近三年基本持平,级别均为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如表2.2-1所示。
表 2.2.1嵊州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2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2.2.1区域性、结构性环境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产业结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目前嵊州虽已形成优势特色经济,但工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传统优势产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工业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不高。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缓慢、科技型企业占比不高,重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高端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加快。
二是部分地区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工业园区与城区居民距离较近,污染企业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容易引发信访投诉,同时也阻碍了产业发展,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是“散乱污”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这部分企业主要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的黑色经济;且由于其环保治理设施与投入少,逃避税收,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规模上的企业,容易造成劣币驱良币的效果,不利于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全球新冠疫情将重构全球产业链,过去复杂的供应链将变得简化、短链化,特别是对浙江沿海一带,小微企业的环境治理难度升级。
2.2.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难度较大
1.大气环境
秋冬季节区域灰霾影响凸显,城市O3浓度呈上升趋势,大气氧化性增强,尤其是在初夏至初秋期间超标率较高,超标出现时间近年来有提早的趋势,而且O3属于二次污染物,与其前体物NOx和VOCs之间的光化学反应为高度非线性过程。以上原因导致O3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反复性。而PM2.5与O3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嵊州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松懈。
2.水环境
一是水生态治理能力不足,个别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目前嵊州市主要河流均存在部分河段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问题,水生态治理能力不足,未对河湖缓冲带和湿地情况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评估,水生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此外,嵊州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虽为100%,但南山水库年度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上升趋势。
二是用水效率有待提升,生态流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嵊州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偏低,生态水量未得到有效保障。
3.土壤环境
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水平有待提升。全市农用地安全利用需要巩固提升;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职能边界不清晰,部分环节落实不到位;土壤污染修复及从业单位后期管理相对薄弱,土壤污染治理行业水准还有待提升;工业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水平总体不高。
4.噪声环境
噪声方面依然存在城区昼间和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但有个别区域超标的问题;交通干线改扩建工程以及杭绍台高铁的陆续建设,将造成施工噪声在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中比例有所增加;城市建设的推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2.3生态环境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十三五”期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污染防治能力和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机制方面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缺乏整体性、综合性、长效性的抓手和创新手段等问题,需进一步从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制度保障、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完善体制机制。
2.2.4新技术发展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在科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力工具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新的生物物种和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存在风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和促进了大量新化学物质的合成,而这些化学物质将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反过来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平衡构成威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大量的“现代垃圾”、电子产品污染、塑料污染等,如处理不当,对水和土壤环境将造成新的危害。
2.2.5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仍有差距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中,14项评估指标基础较好,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中,仍有部分指标距离目标值有一定差距。国土空间规划有待落实实施。
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有待开发。嵊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具有嵊州特色的生态文化元素和生态思想远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整理。生态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和意识还较为欠缺,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嵊州市已有的生态制度体系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八项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促进机制,需加大在国家和省市制定的生态文明框架下探索研究具有嵊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
3嵊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3.1贯彻实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等设六项原则。“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面向美丽嵊州建设目标,在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和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2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绍兴市作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杭绍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城市,嵊州作为绍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的县(市、区),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强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等,做到预防和治理结合,减污和增容并重。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完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机制。
3.3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嵊州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杭州湾大湾区、“重要窗口”的建设目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提升精准治理和科学治理水平,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4建立健全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全社会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覆盖全面化,公众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正在增强,环保公益诉讼和社会监督机制逐渐完善;公众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明显提升,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正在全面起步。网路社会下,5G时代给我们带来空前的自由和便利,但与此同时,5G将给许多领域和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生态环境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社会下,5G时代对生态环保意识、权益、问题等的觉醒也越来越明显。
4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4.1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绍兴市作为浙江经济发展强市,浙江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将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上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嵊州作为绍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重要窗口”开启现代化征程,拥抱大湾区,加快融杭接沪的重要期、关键期。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实施“抓生态、促发展、惠民生”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高标准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胆探索产业环境准入新机制。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1.1美丽嵊州发展建设持续推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范”新期望,完善污染治理体系,保障发展空间;坚持源头防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成效,克服短板,深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行动计划。
4.1.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提升
通过水系、绿地、林地、湿地等生态建设方式,进行生态要素扩容,提升自然系统精华和修复能力,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深化蓝天保卫行动。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系统治理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碧水行动。提升“美丽河湖”建设,全面建成水生态示范区,全域改善水生态。深化净土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完成农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完成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建立动态更新的污染地块名录。深化清废行动。完善工业固废登记申报制度。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4.1.3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通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区域污染物排放消纳处理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高环境保障,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推进环境治理体系。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市场治理体系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
4.1.4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全面打造生态环境执法最严城市。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继续开展“蓝天保卫”“清废净土”等执法专项行动。以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政府储备排污权管理,加强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四铁”生态环境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支撑,推广应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健全水、气、土壤复合立体监测网络体系。
4.2基本原则
4.2.1坚持底线约束,绿色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嵊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约束,统筹优化区域内资源开发、产业布局、项目环评管理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发展更绿色、生态更优质、社会更和谐。
4.2.2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充分发挥嵊州市优势,在辖区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积极把握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体现嵊州特色,突出文化内涵,充分塑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特色。
4.2.3坚持制度创新,典型示范
强化技术创新、观念更新和体制革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运行体系、环境支撑体系、人居建设体系、文化彰显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体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实现多层面多领域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4.2.4坚持统筹兼顾,协同联动
建立生态环境部门联动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环境突出问题,提高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联动、协作处置的能力,实现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注重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统筹兼顾,使得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协同联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4.3规划时限和范围
4.3.1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19年,规划时限为2021年—2025年。
4.3.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即嵊州市行政管辖范围,辖15个乡镇(街道),全市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
4.4总体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充分发挥嵊州市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和经济特色,高质量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着力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绿色成为嵊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十四五”时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努力创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努力将嵊州市打造成低碳高效、生态良好、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的示范市,印好“美丽嵊州”靓丽名片,为长三角增色增彩。
4.5具体指标
“十四五”期间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指标19项,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5项,涵盖环境质量、污染减排、风险防控、生态建设、低碳发展五大领域。
4.5.1环境质量
水环境: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达到100%,彻底消灭Ⅴ类水;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成上级下达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要求;完成国家、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实现山水林田湖,良性循环体。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大气环境: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4%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灰霾等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排名在绍兴市有所上升,群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土壤环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4.5.2污染减排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减排任务;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削减目标。
4.5.3生态建设
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不降低,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稳中有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创建完成。
4.5.4环境风险管控
全市放射性废物处于安全有效受控状态;突发环境事件不再发生。
4.5.5低碳发展
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全民生态自觉稳步提升。
表 4.51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主要指标体系
5“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5.1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建设美丽嵊州
推进“多规合一”。在原有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重要的空间规划或区划基础上,统一编制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一个规划、一张蓝图。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科学划分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和永久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推动形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
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深化“二大五小”的工业空间布局,彰显集群效应;深化“一核、两轴、三翼、四片”服务业空间布局,突出主体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三线一单”作为全市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等的重要依据。
争创国家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创建省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促进嵊州越剧传承发展、融合旅游发展。推进越剧传承发展、融合发展。继续深化改革,以争创国家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为总抓手,以争创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戏曲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为目标,全面推进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创建省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争创国家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启动越剧申报世界非遗名录相关工作。
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高标准自然生态体系和文化传承为主线,立足全市着眼长远,建设美丽嵊州。
5.1.1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继续深化宜居城区建设。完善各项建设指标,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市)。
大力推进“细胞工程”建设。加快市、镇(街)、村创建国家级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生态工业园区示范、浙江省生态文明绿色示范企业创建,加快建设低碳服务业园区、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物流园区,以园区低碳示范带动产业低碳发展。推动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无废细胞”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实施中心镇(村)培育工程,提升中心镇(村)发展水平,建成一批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管理水平高、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居舒适的中心镇(村)。推进新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视农村乡土文化保护,大力推广适用的生态工程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范。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景观”的要求,培育建设一批特色中心村、精品中心村和风情小镇,强化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5.1.2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包括嵊州市14个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及重要生态公益林分布区和环境敏感性评估高的区域。做好嵊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嵊州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33个,优先保护单元15个,总面积为747.20平方公里,重点管控单元17个,总面积为220.92平方公里,一般管控区1个,总面积821.07平方公里。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和正面清单要求。聚焦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优先顺序,结合城镇开发边界和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以生态、大气、水等环境要素边界为主,衔接乡镇行政边界、环境功能区划分区边界,建立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分类管理。
5.1.3深化生态工业发展空间
结合嵊州市产业现状,分布特点,促进产业园区的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使产业特征更为明显,空间布局更合理,集群效应更彰显。继续深化“二大五小”的工业空间布局。
“二大”是指嵊州经济开发区和三界高新园区。嵊州经济开发区是全市大型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的主要发展平台,也是集行政、生产、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区,产业发展以领带、绢丝针织、电器出局、精致名茶为主。三界高新园区,以电子、机械、厨具、机械链轮、新材料及其他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为主。加快“二大“区域循环化改造,培育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五小”是指三江、甘霖、长乐、黄泽、崇仁六大工业功能区,其中三江工业功能区以发展领带服饰、纺织服饰、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同时积极培育电声、汽摩配等新兴产业;甘霖工业功能区以发展电声、冷配、建材等科技型、环保型和信息型产业为主;长乐电机工业功能区以电机电器生产为主;黄泽工业功能区以电机电器、机械链轮、造纸印刷为主;崇仁工业功能区以建材、轻纺服装、食品加工为主。
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能转换“替代清单”,深化推进电机、厨具等省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打造更具标识度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地。
5.1.4深化绿色服务发展格局
遵循“有主有次、圈层联动、多元集聚”的原则,继续深化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圈、拓展翼、辐射片、联动轴,推动城乡服务业协调发展,整体上构筑产业特色鲜明、主体功能突出、区域联动发展、辐射能力较强的“一核、两轴、三翼、四片”服务业空间布局新格局。
5.1.5建设嵊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嵊新协同发展从组团发展、集约发展递进到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继续发扬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改革试点积累的先进经验和示范效应,以打造“浙江省协同发展示范区、绍兴南部新型组合城市、嵊新区域科产城融合、甬绍同城化先行区”为目标,设立绍甬嵊新奉化特别合作区。一是加强组织部门实施。强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顺畅运行,积极开展两地合作。二是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共同建设高速出口与铁路、机场的连接线工程(物流快速通道),完善嵊州东部路网并与铁路、航空场站多路网连接;依托高铁新城建设,加快嵊州和新昌城区的两地相向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错位发展,落实项目流转和企业迁移利益共享政策;鼓励两地行业协会会商,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三是加强区域会商。加强两地日常工作的交流和在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重要资源配置、发展投入和利益分配、重大发展改革举措和政策等方面的协调磋商。
5.2构建地方特色水生态示范区,保障水域安全
以嵊州市周围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生态公益林和小舜江、十八都江、南山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为主体,以长乐江、黄泽江、澄潭江、剡溪水系等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建设为脉络,串联散布的各类保护区、大型公共绿地和湖泊湿地,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一横、半环”的水生态安全格局,统筹饮用水安全保护、水污染控源减排、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保护,保障区域水生态安全。
“一横”是指以河流水系为主所构成的东西方向生态廊道,包括西部的长乐江向东汇至剡溪,东部的黄泽江向西汇入剡溪。“一横”生态廊道横贯东西,连接嵊州主要河流水系,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灌溉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方向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为主。
“半环”是指嵊州市西北部会稽山区、西南部天台山区以及东北部四明山区,其中包括小舜江、十八都江等河流的源头及上游区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保护功能,是嵊州市生态保护的安全屏障。建设及保护方向以水源涵养、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为主,辅以经济林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尤其注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的预防与监督,加大退耕还林、坡耕地改造力度,遏制水土流失。
5.2.1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
嵊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南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源辽湾水库,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上东江、十八都江、坑东水库、前岩水库、上东山水库、坂头水库、白柴爿水库等。
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持续监测南山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变化。严格保障饮用水安全,注重强化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嵊州城乡同质供水三年计划,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进一步开展嵊州市兴水惠民工程,包括农村饮水达标提标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千吨万人”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划、立、治”工作,持续加强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整改“回头看”检查工作,保持水源地水质稳定或改善。
加强生活源控制。加快搬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居民,彻底消除生活污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对于二级保护区内的居民,建议采取居民搬迁或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准保护区内的居民,建设废水收集处理设施。
5.2.2扎实推进水污染控源减排
深入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建设。一是推进城镇雨污分流。全面排查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截流、纳管破损情况,加快管网维修维护任务,提高管网建设效率,加强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推进剡湖街道、浦口街道、三江街道、鹿山街道等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达到“能分则分、难分必截”,积极创建“污水零直排区”2.0升级版。二是推动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深入开展工业园区(集聚区)老旧管网修复和改造,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深入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生活餐饮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深入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纳管工业企业污水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的间接排放、环评批复以及排污许可要求;在没有相关国家和地方间接排放标准的情形下,应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相关要求。力争到2025年底完成全部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三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加强对已建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巡查检测和档案管理,提高污水收集效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机制。
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切实抓好乡镇工业集聚区、家庭工业集聚点等地,在环保治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工艺设备等方面不达标、不符合法规政策要求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的“低小散”企业。2025年底前,印染行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推进入湾河流曹娥江污染治理。推进化工、印染、造纸等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总量”“浓度”双控,强化曹娥江章镇上游断面入湾河流水质监测监管,实施入湾河流(溪闸)总氮指标总量控制,在现有浓度水平上逐步推进递进式削减控制。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一是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持续推进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实施提标改造。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机制。二是全面落实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行动。协同推进嵊新污水处理厂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严格执行浙江省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探索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的资源化利用。
全面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一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全面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加强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着力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全面建设封闭式集粪棚;着力补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短板,全面推进排泄物定点定量定时农牧对接、生态消纳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不断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线下网格化巡查和线上智能化防控,确保长效机制到位率常年保持100%。到2025年底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以上。二是加强种植业污染管控。有效控制种植业污染,推进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精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逐步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三是保障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工作,有效解决农村户厕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原则,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置,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后废水等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水质达到相应生态功能分区的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
5.2.3完善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
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嵊州水生态示范区,是实现“以水兴产”的客观要求。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把长乐江、黄泽江、澄潭江、剡溪水系等重点河段、湖泊等水系建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不断放大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水、产、城有机融合,为建设嵊州经济重要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彰显城市底蕴、打造文化示范区的重要途径。以水系工程为引领,打造环境宜居、景色宜人、人文底蕴厚重、现代气息浓郁的绿色产业园区,让示范区成为带动嵊州制造业升级的“智慧大脑”和引领嵊州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
加快水生态治理能力建设。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对南山水库等湖库富营养化状况监控力度,严控夏季蓝藻水华爆发风险。逐步健全水生态治理体系,加强“河湖长制”监督管理力度,逐步扩展以长乐江、黄泽江、澄潭江、剡溪水系等重点河段、湖泊等水系组成的水生态环境监管领域。
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继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营造更多更好更优的生态、宜居和绿色滨水发展空间。有序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加强淤泥检测、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不断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建设河道两侧的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大力推进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试点建设,开展生态缓冲带综合整治,修复沿河环湖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水源涵养生态空间,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完善湿地公园。对城西湿地公园加强建设保护的同时,加快建设丽湖湿地公园。对生态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滨水带,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河湖岸线治理和科学的植物配置等措施,提高生物水陆交换能力,改善生态功能。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开展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活动。
5.2.4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嵊州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实际多为过境水,且水源地大多在境外,境内优质水源较少,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应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快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控和计量统计制度。强化节水管理,主要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高耗水工业企业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
5.3改善大气环境多举措并举,打赢蓝天保卫
坚持综合治理和重点突破,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提升空气质量。
5.3.1深化治理降废气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医药化工、工业涂装等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强热电企业烟气超低排放设施运行监管,严格执行燃煤电厂地方排放标准,强化超低排放机组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治理。加强对生物质锅炉的达标监管,并逐步实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
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建立动态更新的工业VOCs排放清单,在现有重点VOCs企业清单基础上,结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对VOCs排污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查漏补缺。加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提升工业企业VOCs治理水平。废气处理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规范的采样设施。石化企业、连续密闭化生产的化工企业、化纤合成企业及其他含有有机化学品储存的企业持续深入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5.3.2重点整治除臭气
全面推进重点园区废气治理。开展重点整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的废气治理,推进小微园区废气综合治理,明确具体整治要求和重点整治项目。试点推进家具制造等块状行业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实施“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企业落实到人。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臭气扰民问题为突破口,结合日常信访投诉重点开展臭气异味源排查,建立臭气异味企业清单,督促涉臭气异味企业做到生产工艺“全密闭”、污水处理设施“全加盖”,建设臭气异味“全收集”体系,提高臭气废气收集率,采用高效治理技术实现臭味异味“全处理”,显著减少工业臭气异味的排放。
5.3.3加快治理减尾气
按照省、市要求,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控制区内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制定营运柴油货车和燃气车辆提前淘汰更新目标及实施计划。推进重型柴油车安装OBD设备并联网,计划完成382台重型柴油车OBD联网建设任务。鼓励工程机械安装DPF等排放控制装置和精准定位系统。加强船舶环保监管,禁止使用渣油、重油等与含硫量不符的任何燃料,积极推广LNG、纯电动等清洁能源或新能源船舶。
5.3.4强化治理消浊气
加强工地扬尘控制,推广使用自动冲洗、雾炮等扬尘防控新技术,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积极创建绿色工地,实施施工工地封闭管理,落实“八个100%长效机制”。推行城市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全覆盖,严格落实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加快推进道路机械化清扫,按标准实施道路喷洒和冲洗,减少二次扬尘。优化绿色矿山建设内容,实施差别化管理,针对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探索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新模式,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加强矿山复绿及粉尘治理,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参与、企业主体的绿色矿山建设机制。
5.3.5长效治理控烟气
严格控制餐饮油烟。强化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排放规范化整治,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企业、单位须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并实施定期清洗,确保净化装置高效稳定运行。加大对无证无照餐饮企业整治力度。建立餐饮油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居民家庭油烟排放环保宣传,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控制农业废气排放。禁止农作物秸秆违规露天焚烧。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肥、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利用等综合利用措施。控制农田氨排放,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加快缓控释肥为主的新型肥料试验推广,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强农产品保护基地周边大气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防止农产品受大气环境污染。
5.3.6联防联控治“五气”
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共享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在防治工业和机动车船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领域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加强与新昌、诸暨等地的沟通协调,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加强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协商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纠纷。开展区域联动合作,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的通报和会商。
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在现有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网的基础上,提升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能力,加强企业自行检测能力建设,重点企业按相关标准要求在污染物排放口和厂界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依法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体系等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仪器计量监管,确保其量值的准确可靠。
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和发布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
实施季节性污染排放调控,实现2025年PM2.5稳定达到目标要求。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制定并实施秋冬季和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攻坚行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4改善土壤质量坚持分类防治,保障土壤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和分类治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农用地土壤分类精细化管理,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5.4.1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对查明污染农用地的工业企业,依法督促其限期落实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淘汰产生污染物的生产工序或设施设备等整改措施,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情形。大力落实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预防与风险管控。落实化工、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用地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等法定义务,将防治土壤污染要求纳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5.4.2推进农用地土壤分类精细化管理
持续推进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立食用农产种植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轮作、间作等措施,阻断或减少污染物进入农作物可食部分,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重污染耕地实行严格管控,通过划定特地农产品禁止区,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轮作休耕等措施实施管控,逐步改善重度污染耕地环境质量。对拟开垦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复垦土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未利用地的分类管理。
5.4.3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治理修复
有机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推进化工、印染、造纸和危险废物经营等重点行业的关停并转、淘汰搬迁企业腾退地块,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定期更新并向社会公开。运用加强评审把关、日常监督、优秀从业单位水平评价等管理手段,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监管,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5.4.4协同推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
结合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重点企业地下水污染监测结果,持续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情况排查,全面掌握全市地下水污染分布和状况。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结果,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强化农用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对造成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加强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协同治理,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和健康风险状况调查,将确需开展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组织实施一批涉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建设用地地块土壤修复工程。
5.5落实区域噪声防治措施,建设“宁静小区”
5.5.1落实区域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防治措施的实施,落实各功能区达标,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噪声扰民问题明显缓解,为人民群众营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5.5.2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
根据嵊州城区的建设和发展规模,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布局,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开展声环境达标区建设工作,提高声环境达标区覆盖率。多个部门协调合作,推广机动车“禁鸣”措施,加强禁鸣宣传。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给司机定期发送禁鸣提示;在交通要道、城市主干道等区域张贴醒目的禁鸣标志;在商场、公交车、宾馆等公共场所张贴统一的静音标志,禁止商家利用高音喇叭进行促销等。对道路、高架道路沿线的噪声敏感点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安装声屏障、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降低城市交通干线的噪声污染。生态环境部门跟踪和监督噪声防治措施的落实,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科学设计交通管理程序。另外,道路新建、改造时,铺装低噪声路面。加强对沿街流动小贩的整治,避免造成交通拥堵,进而影响声环境质量。
5.5.3开展“宁静小区”创建活动
在声环境达标区内开展“宁静小区”创建活动。各小区要设立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小区配电设施、电梯、水泵等公用设施要采取减噪措施,小区居民室内装修要控制作业时间避免噪声扰民,小区居民在室内播放音乐、演奏乐器及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适当控制音量,小区内禁止设置高音喇叭和机动车鸣笛,并且制定防止饲养宠物产生的噪声扰民的措施等。
5.5.4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批
对于在1、2类区范围内新建的项目,应严格审批,避免在文教、居住设施旁,建立新的噪声污染源;对于在3类区中原已存在的文教、居住区旁或邻近1类区边界区域新建项目,应严格审批,尽量使噪声源远离文教、居住区,预留足够的防护距离。
5.5.5完善噪声投诉与处理工作机制
设立噪声投诉热线与监督处理机构,设专人专职,根据各部门相关权责,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5.6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推进“无废”建设
5.6.1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推进工业园区深度整合与循环化改造。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园区整治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无违建”、“低散乱”整治和“腾笼换鸟”,加快智能小微企业园建设。推进新建、搬迁企业和项目园区化、集聚化发展,推动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园区的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
推进农业循环发展。积极推进升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完善“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市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创建生态农场、生态农庄和生态企业。农庄和生态企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以乡镇(街道)为点创建农业循环化示范园区,通过沼气工程、沼液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的区域中循环。以全市为整体,统筹布局农业产业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企业等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全域大循环。
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垃圾分类长效常态化管理和点位提质改造,构造生态循环的垃圾处置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小区、示范村建设。以镇街为单位,建设示范片区,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分类类别全覆盖;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全覆盖。推进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村创建。
5.6.2完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
提升污泥处置能力。对现有污泥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提档升级,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提高设备的运行负荷和实际处置效率,切实做到达标达产。继续推进800t/d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项目,提升污泥焚烧处理技术水平,逐渐淘汰技术水平低、实际处理效率差的污泥焚烧项目。
健全工业垃圾利用处置体系。以造纸废渣为重点,实施工业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督促各工业企业必须严格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做好工业固废的分类收集、贮存设施建设,按照环评要求开展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并做好工业固废产生、收集、贮存、处置台账。建立政府监督、企业付费、第三方运营的工业垃圾分类收运机制,规范工业垃圾收运过程。
加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建设。重点危废规范化收集网络建设。按照区域平衡的原则加快废机油、废铅酸电池等危险废物的收集网络建设。加快完成废机油、废铅酸电池、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能力建设,规范收集网络。
开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整治提升。加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规范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环节,加快工艺水平落后、运行稳定性差、负荷率低等落后能力的改造淘汰步伐,实现“整顿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规范管理一批”的目标,切实提升处置设施的清洁化、规范化水平。
5.6.3健全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健全工业固废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污泥和造纸废渣等工业固废管理制度,健全工业固废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规范工业固废处置利用过程。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重点对象固体废物的产生、转移、利用处置情况进行核查,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水平。推进用信息化覆盖技术强化工业固废全过程监管系统。配合市生态环境局构建非法固废倾倒点信息化识别技术,严厉打击非法倾倒现象。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危废源头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手段,充分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应急预案备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纳入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中,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集服务工作,解决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不及时、处置出路不通畅问题。督促服务单位加强对小微产废企业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转移联单、信息系统填报等相关管理工作的协助指导。加强医疗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定期对医疗废弃物的收运和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信用制度,将违法企业纳入环境保护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建立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重视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利用市级、省级平台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在线备案,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实现省系统电子化管理,全面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经营情况。继续加强在重点单位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管理、信息系统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的应用,实现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程跟踪。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医疗系统进行电子化系统对接,实现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研究部署以废铅蓄电池、废酸、废矿物油经营单位为重点,分期分批分类开展专项检查,推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对违法案件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从严查处,加大违法成本。进一步落实并广泛宣传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有奖举报制度,并列为固废违法行为举报重点奖励内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快速发现问题的群防体系。
5.6.4推进制度体制创新融合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环保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落实好现有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对依法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的,实行税收减免。在农业补贴中,加大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等的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政府投资公共工程中,优先使用以固体废物等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推广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应用。培育和引进一批可解决突出固体废物处置问题的环保企业集群,重点突破低值有机固体废物利用难的问题,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建立造纸废渣、其他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等低值有机废物协同气化热电联产示范项目,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经济性。
5.7强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碳达峰提前
5.7.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低效企业整治出清和低效园区整合提升行动,完成“僵尸企业”“低散乱”企业出清,打好“退散进园、退污进绿、退低进高、退劣进优”等组合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园区。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升级版,大力发展绿色工厂、绿色企业,推进制造业类园区完成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强产业间协同,构建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间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在高耗能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5.7.2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打造绿色产业集群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区实体化运作机制,力推行业整治、落后产能淘汰,强化土地、能耗等发展要素保障和调配,做强做优3.77平方公里,推进嵊州市经济开发区城北化工园区综合整治,推进园中村漩泽墅整村搬迁工作。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以生物医药、化工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机械电机、清洁能源、印刷包装等特色产业链为依托,深化产城人文融合,构建“杭绍台”1小时通勤圈,推动集群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在集群内率先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示范、绿色供应链示范、绿色制造试点示范,打造绿色制造产业集群。
构建产业集群支撑平台。发挥嵊新协同产业带“三带”协同的产业集群支撑平台引领,主动谋划建设跨县域产业合作示范区,有效承接市外高端集群资源转移。
5.7.3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催生绿色经济动能
加快推进5G万亩千亿产业园建设,包括5G产业园、5G科技园、万亩千亿通道三大产业园区。结合周围产业发展态势和嵊州自身资源能力禀赋,实现分阶段、分层次的递进式发展,将5G万亩千亿产业园区由长三角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承接者逐步发展为核心区和新高地。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协同”的5G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四区合一”的5G产业示范园区,铸造“5G高端智造”的嵊州品牌,打造经开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嵊州5G产业园建设成为浙江省5G制造产业新高地和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标杆示范区,助力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拉动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升级。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应用,以物联网、大数据支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完善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执法人员数据库、随机抽查信息系统、执法装备智能系统。
5.7.4深入实施“能源双控”,力争碳提前达峰
实施“能源双控”行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电力生产环节发电效率,降低电力输送环节能耗。依托未来社区低碳场景构建,探索生态绿色城乡综合能源服务模式,重点在建筑材料、采暖系统、能源供应系统、智慧用能服务等领域率先推进低能耗、零排放技术。
围绕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天然气消费比重,并逐渐成为主力能源。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支持各类园区整体规模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加快推进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等大型公共建筑屋顶推广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5.7.5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引导全民共建共享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以创建“全国绿色交通运输示范城市”为抓手,在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中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将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范围,加大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园、产业园、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首倡绿色循环包装袋使用,提升快递包装袋回收水平。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城市配送企业创新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
推行绿色低碳消费。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等,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限制一次性塑料袋、及餐具等一次性用品使用,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应用范围,创建绿色商场;以餐饮企业、酒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等为重点,倡导“光盘行动”,创建绿色餐厅、绿色餐饮企业。顺应消费潮流,做大“数字消费”,推动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打造以“数字生活”为引领的高品质消费体验区。完善垃圾分类全过程体系,高质量推进城乡垃圾分类。
打造低碳交通网络,高效畅通的对外交通、便捷利明的内部交通、多式联动运。引导居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出行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由绿道网络与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相互贯通、无缝连接的绿色交通出行链。遵循运营安全性、用地集约性、车辆易达性、交通组织合理性原则,因地制宜组合成品油、LNG、氢、充电、换电供应模式,探索绿色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生态道路示范工程”,广泛采用透水路面和节能、环保、吸音材料,结合慢行系统,形成低碳生态道路的示范效应。
5.7.6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探索制定碳排放交易制度,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机制改革,丰富碳排放交易产品,实施碳排放和“碳标签”认证试点。协同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发展智慧农业,调整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适应气候的能力。加强极端天气气候健康风险和流行性疾病预警,重点加强卫生防疫和应急体系建设,健全极端天气、突发病毒大规模传播等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气候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工作机制,加强气候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5.8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推进生态环境现代化
5.8.1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机制
深刻汲取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披露的问题教训,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紧盯违法违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监管盲区,全面化、多渠道排查生态环境问题短板。发挥绿水青山优势,坚决将共抓大保护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加强生态环境联治共保及监管力度,协同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工作。
5.8.2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创新
强化组织架构、损害赔偿工作的职责分工、生态环境修复和损害赔偿的执行、损害鉴定评估、赔偿资金管理等改革内容。
继续探索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制度。在绍兴市目前“1+6”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固废、危废相关环境违法案件的生态环境赔偿和修复机制,做到应修复尽修复。
5.8.3深化生态环境“最多跑一次”改革
优化“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深化环评“领跑者”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代办制,优化办理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切实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推进环境执法与司法协调联动。强化“蓝天”、“碧水”、“清废”专项执法行动,以化工、印染等涉气企业为主,检查化工、印染企业废气收集情况,组织环保核查。
5.8.4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存在量大且广、持续时间长、权属纠纷调处难度大等特点,根据省、市部署落实,积极探索,推进我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推进登记管理制度体系落实。
5.8.5探索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
强化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空间保护,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实施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措施。加强重点河湖蓝藻水华防控。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掌握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威胁因素及分析保护成效,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6“十四五”重点工程及效益分析
根据国家、省及绍兴市“十四五”环境保护总体要求,坚持以环境质量为导向,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推进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方向,推动和引领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环保产业。结合嵊州市实际,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创建、“水、气、土、废”防治与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方面开展重点工程建设。
6.1 重点工程投资概况及资金来源
“十四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将重点开展美丽嵊州类、水生态环境保护类、大气污染防治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类、绿色低碳发展类、体制机制类等6个方面,涉及项目30个,总投资预算2304201.38万元。
表 6.21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投资汇总
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项目共需投资230.43亿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和生态环境工作需要,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生态环境投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增加生态环境投入,切实保证生态环境投入到位,确保重点工程的完成。
6.2效益分析
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全市“十四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十四五”的重点工作任务,并对重点工程作出具体部署,确保全市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性好转。
6.2.1社会效益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在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和社会公平方面全面提升,加大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通过美丽嵊州、水生态示范、蓝天保护、无废城市的建设,逐渐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明转型,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6.2.2环境效益
1.环境质量有望稳中有升
(1)水环境
“十四五”期间,将通过饮用水综合整治,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协同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入环境量。同时,持续推进河道的治理,加快推进流域和中小河流的环境整治,通过河道清淤、面源管理等综合整治,防止二次污染改善地表水生态环境,可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2)大气环境
近年,嵊州市大气环境总体趋好,在绍兴市的排名中比较靠前。 “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有机废气(VOCs)治理,持续关注城市和农村烟粉尘、扬尘和汽车尾气的污染治理,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望持续好转,PM2.5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全面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建立环境执法动态管理平台系统,对违法企业名单进行动态更新,实现监测数据的信息共享,实现各项业务处理的高效化、智能化。
3.提高民众环境满意度,减少环境信访事件
随着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各类媒体的高度聚焦,近年来公众环境维权意识快速提升。近年来,环境信访投诉事件呈上升趋势,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市通过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从调整能源结构到优化产业布局,从常规污染物到特征污染物,从工业污染源到生活源、移动源,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此外,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让污染企业远离居民区,从而减少乃至消除环境信访事件。
“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环境信访将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处,依法、公正、认真地调处,实现信访调处率达100%,从而提高群众环境满意度。
表 6.22嵊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一览表
7对策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
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指导与支持,建立完善分工负责和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市、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7.2制度保障
积极在各领域开展制度创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配套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加快制定或修订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措施。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决策机制和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借助媒体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监督管理。
7.3资金保障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格局。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评估。实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和能源产业金融支持。
7.4项目保障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反映城市发展新路径和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的标志性工程。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城市高水平建设,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7.5技术保障
着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抓紧培养专业化人才,持续扩大生态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引育留用管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引进吸收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先进理念和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铸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7.6舆论保障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力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下乡”活动,使生态文明建议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