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烟气脱硫 > 政策 > 正文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印发 能源环保装备列入重点

2021-11-29 11:28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能源环保装备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提出:依托三峰环境、远达环保、环卫集团、耐德工业等围绕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固废储运等环保重点领域,着力开发总集成总成套设备,提升项目工程总承包能力,积极引育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环保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完善催化剂、环保材料等相关产品本地配套体系,推动环保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发展节能高效技术装备,严格落实高耗能机电产品淘汰目录,全面提升高效节能产品和技术装备的市场占有率;重点突破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能耗工艺和涂装、表面处理等高污染工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全面降低装备制造过程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详情如下: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信息委组织编制了《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的各种技术装备产业的总称,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成套化、精密化和智能化为方向,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加快发展壮大新兴高端装备,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基础配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将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创新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环节,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市场导向,质量为先。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和原创动力,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整机带动,延伸链条。以大型整机装备制造为引领,支持整机制造企业与上游研发机构、下游市场用户协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机制,拓展市场价值。

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入融合,推动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全面应用,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川渝共同打造世界级装备产业集群。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配套供给优、支撑体系全、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典型行业经济规模和综合效益位居全国前列,高端装备制造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形成高端产品引领产业发展和增长的新格局。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倍增,建设一批装备行业创新平台或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广泛深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全面提升。

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力争打造2个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5家以上综合实力领先全国的百亿级领军企业。深入推动川渝产业协作,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共同把成渝地区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集聚高地。

二、重点领域

根据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托我市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按照“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发展新兴高端装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总体思路,切实推进全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传统优势装备。

动力机械。以汽车、摩托车、农机、船舶、工程机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等内燃机为重点,围绕提高装备高效节能性及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重点支持重庆康明斯、重庆潍柴研制高速、中速大功率节能环保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推动宗申动力、润通动力、神驰机电优化提升数码变频通用汽油发电机组系列产品,加大对内燃机电控系统、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等配套设备研发力度。依托蓝黛传动、青山机械、银河铸锻等企业,加快应用数字芯片和智能传感器及先进控制、动力总成匹配、排气能量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改造关键部件铸锻、机械加工及整机装配工艺,全面提升动力机械成套装备总体性能。

电气机械。以新型高效电机、智能输变电装备、储能设备和高速智能电梯为重点,支持赛力盟电机等电机企业加快研制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温高真空电动机等特种电机,大力推进重庆ABB搬迁项目建设,支持望变、重变等变压器企业开发研制特高压高效变压器、智能高/低压成套开关、全封闭组合电器等智能输变电装备,支持渝丰、鸽牌等线缆企业开发研制智能电线电缆、电网信息智能传感检测等,积极推动储能设备及专用生产装备研发制造,重点突破电机局部过热、大型变压器智能检测、柔性输电、高温超导输变电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电力装备向高速化、轻量化、成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强能量回馈、电梯群控、远程监控等技术研发,完善电梯桥箱、曳引、重量平衡、电力拖动和安全控制等关键零部件配套,支持奥的斯、伊士顿、施密特等电梯企业积极研制大容量、超高速、智能化的多种类电梯产品。

工程机械。以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和离心式压缩机、通风机、鼓风机等透平机械为重点,加快应用先进设计制造、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产品自动远程定位、监控、检测、诊断、维护、预报、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加快推进三一重工智能挖掘机项目建设,鼓励徐工机械在渝扩大投资,大力引进中联重科、陕鼓动力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推动液电传动、系统节能、数字液压、减振降噪、无人操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美的通用、重通集团等企业开发研制大型成套设备,鼓励产品向新型多功能、高可靠性、高效低耗及个性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按照“装备智能化、产品特色化、作业全程化、应用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以研发制造适应丘陵山地的特色农业机械为目标,积极引进吸收日本、德国等国外先进技术,重点依托鑫源农机、威马农机等发展轻型履带式拖拉机、水田旱田两用联合收割机、种苗繁育加工设备等小型化、轻量化山地农机,支持恒昌农具、大鸿农牧等研发制造畜禽养殖设备、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和柑橘、花椒、榨菜、茶叶等特色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突破数字化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注重农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研发制造农业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提升湿式离合器、动力换挡、无级变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水平,全面提高零部件配套和整机集成能力,推动农机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

(二)发展新兴高端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以高端数控机床、新型智能机器人和增材制造装备为重点,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迈向中高端水平。重点支持重庆机床、宏钢数控等发展精密级数控磨齿机、滚齿机、立(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端金属切削机床,支持江东机械等企业发展等温锻造及超塑成型液压机、超高强钢热冲压成形液压机等智能金属成形机床,推动利勃海尔、埃马克等国际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在渝设立研发中心,助推永川数控机床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依托中科院重庆分院、重庆大学、固高科技、鲁班机器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围绕高精密减速机、伺服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集成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及机器人系统集成,重点提升机器人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信息技术融合、影像定位与导航精度等性能。支持华数、广数、川崎等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全面提高焊接、搬运、涂装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平均无故障时间等主要技术性能;加大激光、电子束、离子束驱动的增材制造装备企业以及超细合金粉末、高性能塑料粉末等企业引育力度,打造增材制造装备产业链。同时,以集成电路设备加速国产替代为契机,瞄准细分领域国际国内头部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企业。

高端交通装备。以轨道交通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为重点,完善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链条。聚焦山地城市应用场景,依托重庆长客重点发展跨坐式单轨、As型车辆、双流制车辆等跨线/跨网城际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依托重庆中车四方所、重庆齿轮箱、凯瑞传动、长征重工等企业加大受电弓、转向架、高效制动器和传动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力度,支持川仪自动化、重庆轨道进军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远程运维系统,积极引进中国通号、株洲时代等龙头企业在渝建设生产基地,全力构建更为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聚焦公务执法船舶、排污打捞船舶、特种产品运输船、内河豪华旅游船等产品,积极推动船用纯气体发动机、船用新型电池等动力装置以及大功率低噪音齿轮箱、螺旋桨推进系统、舱室机械关键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适时引进轨道式场桥、轮胎式场桥、航道疏浚设备制造企业,打造长江上游内河船舶制造基地。

能源环保装备。以水力、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和大气、水污染防治及固废处理设备为重点,支持海装风电、科凯前卫等加强叶片设计、风力发电机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5MW以上等级风力发电机组产业化步伐,加强10MW等级超导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储备;支持重庆水轮机厂等加强抽水蓄能机组、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水力设计、验证等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水轮机组转轮及喷嘴、定转子部套、保护断路器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依托三峰环境、远达环保、环卫集团、耐德工业等围绕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固废储运等环保重点领域,着力开发总集成总成套设备,提升项目工程总承包能力,积极引育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环保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完善催化剂、环保材料等相关产品本地配套体系,推动环保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航天装备。以发展通用飞机、无人机系列产品和低轨卫星应用装置、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等为重点,着力突破航空航天用板(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等关键制造技术,完善航空液压件、发动机配件、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关键零部件配套,着力提升通用航空飞机本地设计制造能力,大力培育本地无人机优势品牌;围绕卫星发射及应用产业链条,重点依托东方红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项目实施,加大低轨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应用装置开发力度,推动5G、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产业化;推动零壹空间加快火箭总体设计、箭体研制、试验验证、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研发,尽快形成整机及箭体制造能力,抢占国内民用商业火箭市场先机。

(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提升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重点关注高速精密轴承、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高压液压元件和大功率液力元件、高频响气动元件、高性能泵阀、高可靠性密封件、高强度紧固件、精密模具、高可靠性联轴器、制动器、离合器、超硬刀具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全力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突破关键材料工艺。围绕关键基础零部件所需的高温高强合金、特高压绝缘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高强高韧焊接材料、超硬刀具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品质结构材料和工艺材料,重点发展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等基础制造工艺,加快研发高效增材制造、精密及超精密加工、超大型构件成形、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复杂铸件无模成形等先进制造工艺等。积极应用先进数字智能控制技术,推动基础制造工艺向精准化、绿色化、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重点领域以及通用动力机械、山地农机、电梯装备标志性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有能力、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围绕产品检测分析、可靠性、应用验证等建设分析评价公共平台。加强对海装风电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西南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的指导,推动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中冶赛迪、三峰环境等行业领军企业打造集设计研发、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为一体的行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试验基础优势,组织力量突破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重大科技攻关、创新产品迭代和基础技术进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让和产学研合作等模式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链,建立产业链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合作模式,推动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十四五”期间,围绕通用动力装备、山地特色农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健全产业链条。

严格落实“链长制”,聚焦内燃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轨道车辆、输变电设备、清洁能源装备等优势产业链,遴选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广泛市场、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实力的“链主”企业,支持企业快速做大做强;认真梳理产业链条,全面评估核心零部件、中间件和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和供应稳定性,加大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引育力度;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作用,将配套企业纳入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提升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水平;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招商协同,发挥我市在机械制造、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后端整机成套装备企业来渝投资,全面提升全市装备产业链制造水平。

(三)推动产业集聚。

依托传统装备优势地区和新兴装备产业带,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作用,将配套企业纳入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提升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水平。积极引进强链补链重大项目、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加入,打造产业集聚度高、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装备产业集群。重点推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打造工业机器人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推动南岸、永川打造数控机床产业集群;推动两江新区、铜梁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沙坪坝、江津打造动力机械产业集群;推动九龙坡区、巴南区、江津区打造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推动大足区、铜梁区、合川区打造电梯产业集群;推动涪陵区、万州区打造内河船舶产业集群。

(四)深化川渝合作。

深入贯彻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统筹考虑区位、交通和资源等条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空间,加强与四川省及成都、德阳、内江等省市对接,通过聚焦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推动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合作;聚焦列车车辆、牵引弓、转向架等轨道交通装备,推动两江新区、永川等与成都、眉山、资阳合作;聚焦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等能源环保装备,推动两江新区、大渡口等与德阳、自贡合作;聚焦无人机、低轨卫星等航天航天装备,推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与成都、绵阳等合作,重点培育重庆中心城区、成都市两大核心区,着力打造沿渝遂、渝蓉、渝昆高速布局北中南三条产业带,全面构建“双核引领、三带支撑”的成渝地区装备制造生态圈。

(五)实施智能制造。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智能化装备及成套生产线,推进嵌入式软件、互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应用比重,提高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推动重大成套装备向精密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用云步伐,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六)推行绿色制造。

鼓励发展节能高效技术装备,严格落实高耗能机电产品淘汰目录,认真开展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工业锅炉、电机系统能效水平,全面提升高效节能产品和技术装备的市场占有率;重点突破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能耗工艺和涂装、表面处理等高污染工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全面降低装备制造过程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积极开展再制造产品设计、剩余寿命评估、无损拆解等技术研究,建立完善再制造技术规范、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动力装备、铸锻装备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大力推行回收利用和再制造。

(七)发展服务型制造。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服务增值在装备制造产业价值链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国家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优势,大力发展与装备制造业密切关联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创业孵化、融资租赁、人力资源、信息咨询等服务业,鼓励发展计量测试、检验检测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鼓励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整合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组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选型制造+安装维护+运行维护”的产业集团或产业联盟,实现单台设备制造商向系统总集成、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总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一批装备制造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或社会组织,鼓励其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

(八)强化质量提升。

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探索建立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积极推广整体成型加工、智能化生产、在线检测等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能力,重点提升内燃机、微耕机、轨道交通车辆、数控机床、风力发电、变压器、电梯等优势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重点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细分市场优质品牌和名牌产品,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品和企业形象。引导企业做好品牌定位,把市场需求与企业优势结合成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九)促进军民融合。

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引导“军转民”,加强与军工央企集团的对接合作,以船舶制造、动力装置、卫星通信设备、军用电子信息等领域为重点,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提升我市军工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培育“民参军”,围绕国防科技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军地联合组建关键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支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军工国防建设;建设一批战略规划导向清晰、产业特色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十)扩大开放合作。

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推动重庆装备“走出去”。策划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充分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拓展沿线省市、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重点支持我市工业机器人、风电机组、电气装备等优势产品抢占国内市场,鼓励汽(柴)油通用发电机组、小型特色农机等拳头产品扩大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对外产能和装备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宣传品牌,开拓市场。支持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建立出口产业链联盟,助推企业抱团走出去,推动企业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服务输出转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事关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装备产业集群的重大战略部署,市级各部门、各有关区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市经济信息委要充分发挥重庆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与发展改革、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创新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统筹资金安排,健全政策措施,形成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国家和我市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开发银行低息贷款、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统筹运用市级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创新、骨干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首购首用扶持政策,加快高端装备自主研发和市场推广。支持重点技术装备产品纳入《重庆市重点鼓励采购产品指导目录》,探索建立我市装备领域重点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国有投资和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采购本地产品,降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成本。

(三)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军民融合等产业发展基金向高端装备领域倾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重点企业和重大投资项目推介机制,积极向商业银行、股权投资基金等推介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引导和支持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劵、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推进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

(四)推动精准招商。

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发展方向,策划招商一批带动性强、链群效应明显的重大项目投资落地。依托“2+6+6+36”的园区发展支撑体系,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机制,高水平高标准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加快引进补链延链和集群配套企业,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招商引资和稳商增资并重,鼓励现有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支持其联合外部资本和企业扩大投资再生产,全力营造以商招商良好氛围。

(五)强化要素保障。

优化土地供给,鼓励以租赁等多种方式向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土地,积极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方式,降低装备企业用地成本。认真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鼓励企业积极购置使用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依法享受所得税抵免优惠政策。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全面取消不合规收费。继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推动企业综合用电价格逐步降低,支持用气大户与供气单位建立自主定价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六)培育人才队伍。

用好用活“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领军人才、顶尖团队来渝发展。打造高端装备专家智库,为装备制造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进吸收、产业转型升级和投资结构调整提供战略咨询。以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为引领,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订单式、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工匠梯次技能人才队伍,为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七)营造发展环境。

支持动力装备、农业机械、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领域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学会、联盟等行业组织。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研究,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市场供求、产业技术、经济运行状况等行业信息。促进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条件和产品标准,推进产业链配套和协同创新,进行企业技术指导和职工培训;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反应问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对政府的支撑作用,为装备制造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