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以落实排污口整治、小流域治理、煤矿煤台生态修复、煤矸石非法烧结整治为重点,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
01科学施策美生态
十里龙川皆胜景,一城如画开翠屏。
“天真蓝、水真清、山真绿,人居环境真好!”提及龙岩市新罗区,来过的人都会由衷竖起大拇指。
新罗区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境内有九龙江北溪流域、西溪流域,汀江黄潭河流域,流域总面积268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有24条,湿地保有量3805公顷,林地面积33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8%。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领导,新罗区委区政府联合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谋划推进,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首创党政各派一名区领导分管生态环保,坚决打好生态保护这场“硬仗”。区生态环保委下设的综合协调办、环保督察办、生态战役办坚持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工作体制,全面落实环境污染防治属地责任和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
为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新罗区注重加强与龙岩学院、龙净环保等校企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辖区内九龙江流域进行全面调查、检测、分析。邀请环保专家学者统筹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并参与制订流域治理方案及污染治理的指导、监管、验收。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切实加强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五年来,新罗区累计争取上级环保资金6.9亿元,区本级配套生态修复资金超3亿元。完成造林6.8万亩,修复治理废弃矿山面积4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亩。
02绿色引领谋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罗各行业的深入推进,一些矿山企业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尝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主动要求加入创建绿色矿山行列,变“要我创”为“我要创”,自觉参与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
新罗区紧紧抓住矿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好机遇,制订出台了《新罗区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以“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五化标准创建绿色矿山。并本着由点到面、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有目标、有计划地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和绿色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促进新罗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沿着干净整洁、绿树葱葱的矿山道路前行至龙岩高岭土股份有限公司观景台,眺望整座矿山,只见矿区两侧已采掘的矿区坡面、排土场及矿区周边,全部护坡喷播植草及种植尾巨按、天竹桂、类芦及果树等植被。在矿区作业面,数十辆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穿梭往来,一层层10米高的平台如梯田般依次下降。
位于新罗区东宫下的高岭土矿区近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高岭土资源储量高达4976万吨,是全国特大型优质高岭土矿床,也是全国陶瓷原料用高岭土生产供应基地。主要产品有高岭土原矿、325目高岭土精矿、超级龙岩高岭土、改性高岭土和综合利用产品等五大类34种,高岭土原矿年产能为60万吨。
为把龙岩东宫下高岭土矿打造为全国非煤矿山中的标杆矿山,该公司秉承“今天给我一个矿山,明天还你一座公园”的发展理念,持续增加科研投入,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手合作,开展高岭土深加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加大技改力度,改进超导磁选设备,提高高岭土原矿、扫选尾矿-325目淘洗率和选矿回收率。
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该公司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治理同步,公司保证足够资金投入,认真做好矿区绿化、土地复垦、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矿区地质环境与自然景观协调,边坡安全稳定美观,植被覆盖率明显改善和重建良好生态环境效果。
由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及水土保持工作效果明显,该公司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好评,并荣获福建省水保办“关爱自然 保护生态”称号、龙岩市“园林单位”称号, 2020年1月,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经过政府搭台、矿企唱戏,精心谋划、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逐年增长,目前,新罗区已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3家,省级绿色矿山4家。
03废弃矿山“硬”整治
近年来,新罗区聚焦数十年历史煤炭开采遗留问题整改,坚持生态复绿和资源利用“两手抓”,借“市场的手”着力推进煤矿、煤台、煤矸石一起治,采取多“路”并举、多“企”参与、多“方”筹资、多“项”融合、多“规”严管,推动绿色发展,从而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前景越来越美好。
紫金山矿区就是新罗区“变废为宝”解决废弃煤矿难题的典型之一。
紫金山体育公园前身曾是煤矿开采区,开采面积2843亩。由于部分山体被掏空,废弃矿渣随处堆放,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
如何把废弃矿山修复成绿水青山,2010年,龙岩市和新罗区决定,在政府主导下,由项目业主承担废弃矿区土地的综合开发,在生态恢复治理、地质灾害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土地一级开发,形成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并在市场平台上公开出让,进而充盈地方财政,反哺废弃矿区生态恢复治理,让紫金山废弃矿区变废为宝。这样既减轻由政府投入进行生态治理的投资,又将原来的废弃矿山变成建设用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确保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顺利进行,新罗区采取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融入生态、体育、教育等核心元素,对该项目分阶段进行综合开发。2012年,紫金山公园北部项目地块首先启动综合治理和开发,共清理松动山体超过1800万立方米,在破损山体上重新构建起生态循环系统,改善矿区及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项目区内首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面积101亩,成交总价超过2.2亿元。这标志着治理与建设并举措施成功实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如今,紫金山体育公园内,往昔疮痍早已不见踪影,有的是山水相宜,入眼见绿,停步即景。这个福建省首个市场化运作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历经多年治理打造,成了全国废弃矿区治理集约节约用地的典范。
不仅如此,公园里还配套建设了学校、体育场馆、儿童游乐设施、人工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商业街等设施,成为龙岩配套设施最好的小区之一,目前已入住12000多人,一个集运动、教育、人居、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生态绿色宜居板块已初具雏形。
“这里不仅治理好了废弃矿山这种生态顽疾,还在废弃矿山上新增出建设用地,造出配套齐全的宜居新城。龙岩乃至全省类似的废弃矿区很多,这个项目具有可复制性,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紫金山体育公园总经理林文说。
“富了经济不能脏了水土。”新罗区坚持把落后产能及影响生态的工矿企业列入重点淘汰对象,按照“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查处一批”的要求,重点推进中心城区一重山范围内7家、面积达685亩矿山采矿权的整体退出。2017年以来,小溪河流域关闭拆除45家违法企业,刑事移送3家,查封扣押2家,行政拘留3人,取缔32处非法洗砂点。
04打响碧水攻坚战
近日,记者在新罗区雁石镇大吉村看到,穿村而过的大吉溪清澈见底,几只白鹭悠闲地站在溪中觅食,耳边聆听的是山间清脆的鸟鸣,鼻翼间翕动的是略带花香味道的气息,村庄环境清幽宜人,不少村民正在溪边栈道休闲散步。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村民汤菊美感触良多:“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经过生态恢复治理后,山上的植被绿了,溪水变得清澈了。”
近年来,新罗区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把“河湖长制”作为有力抓手,全面履行“党政同责”,建立党政共派河长联动治理,推进区河长办和龙津河整治中心合并,实现全省首个河长制“有固定编制、有固定人员、有经费保障”的实体化运作。并构建了由7名区委常委及区镇村三级343名河长、85名河道专管员及28名河道警长、6名河道检察官参与的治河体系。
为强化精准治污,新罗区在总结复制小溪河流域治理成功经验,全面摸清各条小流域污染源清单,精准落实整改和退出机制的基础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投入污染治理资金近6亿元,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3105户、面积191万平方米,清退牛蛙养殖场993亩,消减流域COD9293.3吨、氨氮894.9吨;重点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整区推进项目试点工程,大力推进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共计排查各类入河口1016个,落实113个超标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全覆盖推进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城市“七沟四溪”黑臭水体基本“摘帽”。
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新罗区在公检法司等部门设立生态警务室、生态纠纷调解超市、生态检察联络室和生态审判庭。在雁石、大池等重点镇成立生态执法中队,并设立基层“7×24小时”生态110热线,强化生态执法联合管控。
自2019年1月至今,新罗区累计排查养猪场、涉水企业4100家(次),立案查处涉水污染214起,处罚819.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0起。同时,在全省首创重点小流域村级断面考核,将各有关村下村干部、村主干、河道专管员、环保网格员等纳入考核对象,针对流域末端水质情况予以相应奖惩,保障流域长治改善。
2020年底,新罗区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较2016年提高50个百分点,25条小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较2016年提高52个百分点,首次实现双100%达标,是近15年来最好水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