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为期2个月的试生产圆满结束,步入正式生产阶段。
中冶新能源副产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中冶新能源位于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其投资建设的“副产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是依托国家级固废资源化专项重点研究课题—“镍钴/钨/锑战略金属冶金固废清洁提取与无害化技术”成果实现的产业化项目,是国内首条镍钴固废处理生产线,为同行业企业自行处置副产渣提供了样板。本项目以中冶新材料项目一、二期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生产的副产物为原料,主要处理生产系统产出的酸碱浸出副产物、含钙副产物、水处理含碳副产物、水处理过滤副产物、钪系统副产物,总处理量为50173t/a(湿基)。项目采用蒸汽干燥-回转窑-电炉工艺,将副产物转化为镍锍、玻璃态水淬渣及脱硫石膏,可产镍钴产品2007t/a、玻璃态电炉副产物15555t/a(干基),实现副产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可有效处理中冶新能源自产渣,并将为相关产废企业提供固废处置服务。
镍锍、水淬渣产品
自2020年3月25日开工建设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人员、物料短缺,以及冬季施工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中冶新能源抽调精干技术力量成立项目组,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攻坚克难,积极协调,合理安排,抢抓工期,先后顺利完成了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单体联动试车、全员安全操作培训、烘炉烘窑、投料试生产及系统生产控制工艺的优化改进。项目于2021年6月22日正式投产,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产出第一炉镍钴产品。试生产期间,副产物无害化项目处理量已达到设计产能,累计处理副产渣5500吨,镍钴产品镍含量高达25%以上,产品质量优于设计指标。电炉玻璃态渣及副产石膏渣均作为合格产品实现外售。
通过两个月试生产期,中冶新能源副产物车间生产工艺全流程已经打通,设备运转情况良好,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已具备正式生产条件,进入生产经营期,预计10月中旬可将中冶新能源现有堆存渣全部处置完毕。副产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的顺利投产,将为我国锂电池三元前驱体浸出渣及镍钴固废资源化处置指明方向,在我国废料综合利用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