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最新公布的生态空间建设和市容环境优化“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45%以上。一方面,上海市正加快完成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一些可回收物中转站,也在探索新模式,通过开设“跳蚤市场”,延长可回收物的生命周期。效果如何呢?来看记者报道。
位于宝山区的这个可回收物中转站,最近开出了一个“跳蚤市场”,不少附近的居民都慕名而来。蓝色的货架上,陈列着收音机、陶瓷摆件、记事本等各色物品;房间的另一边,还放着诸如洗衣机、微波炉等八、九成新甚至未拆封的家电和各式家具,仿佛来到了一个“虬江路旧货市场”的摊位上。
附近居民说:“我们以前喜欢到二手市场去,现在很少了,在这里碰到了我们就来把旧的换新的。”
工作人员介绍,最初,他们在分拣可回收物的过程中,淘出了不少非常新的物品,基本可以重新使用,于是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在中转站内开设“跳蚤市场”,分拣员通过对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把尚有利用价值的二手物品归为一类放到这里展示。很多居民得知后甚至也将将家中闲置的物品拿到这里,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工作人员徐翰绅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大家都是有那种‘以物换物’的,然后来看的人比较多,实际有交易(交换)的一周可能有个两三次,可回收物收回来之后我们自己分拣,然后挑出来,然后有价值的会放到这里,然后可以给居民挑一下。挑之前我们会把,它进行仔细的消毒,然后做擦拭,到每个居民手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街道方面介绍,前期已开展将这个“跳蚤市场”搬进社区的线下活动,非常受居民欢迎,下一步已计划在街道内84个小区试点小程序,居民可以在线上、线下单投递可回收物,同时也能在上面进行二手物品的交换。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徐杰认为:“让老百姓把这个东西物尽其用,你家喜欢的到你家去,我家喜欢的到我家去,所以我们就搞了这个‘跳蚤市场’,主要的目的是资源化的利用,让它循环起来,引导我们居民低碳生活,把再生资源,可回收物用到极致。”
对此,专家表示,像这样的模式在国外一些城市已经较为普遍,相较于变成原料加工成再生产品,在确保卫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废旧物品换一个地方发挥“余热”,更为低碳环保。在社区层面,鼓励家庭和市民更多地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我们还是可以因地制宜,分类地去对待和解决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把一些比较有用的物品,包括儿童玩具 一些书籍,它的折旧使用损耗不是很大,所以经过简单的处理加工,能够再投入到再循环利用的过程中,是对我们现在目前可回收物循环再利用体系很好的一种补充和支持,能够在社区层面上解决掉的,实际上也就为后端下游的再加工,再利用减轻了很多负担,也就提高了我们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之后的再利用的比例和程度。”
原标题:十四五末 上海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45%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