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对金融转型提出了客观要求。金融绿色转型是解决市场失灵,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的关键,同时也是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核心。尽管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不足、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绿色金融未能覆盖碳密集型行业转型需求等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转型要着力于碳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三个方向。

首页> 环保资本> 评论> 正文

专家视点 | 王遥等:“双碳”愿景下的金融转型研究

2021-08-05 11:07 来源: 环境保护 作者: 王遥 张广逍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对金融转型提出了客观要求。金融绿色转型是解决市场失灵,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的关键,同时也是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核心。尽管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不足、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绿色金融未能覆盖碳密集型行业转型需求等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转型要着力于碳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三个方向。

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该概念已经多次出现在中央重要会议与规划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更是吹响了国内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号角。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仍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经济的转型升级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必然要对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然而,传统金融并不能有效配置市场上的绿色发展资源,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失灵。经济转型的需求对金融行业自身的转型提出了客观要求。

“双碳”目标下金融转型势在必行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低碳减排,实质上是经济的低碳转型。而在实体经济大规模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金融转型也势在必行。一方面,金融行业要满足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带来的庞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其自身也要防范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所导致的金融风险。

经济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经济低碳转型,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包括优化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等;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传统高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重点关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也意味着消费结构的转变,包括积极培育节能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等。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种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必会带来绿色能源生产、低碳技术创新、绿色消费引领等相关的转型投融资需求。据多方测算,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规模都达到了百万亿元人民币[1]。面对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市场的支持。但传统的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绿色发展资源,导致绿色资源的供需不匹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失灵”。也就是说,无法依靠现有条件下的自发市场活动,满足经济绿色转型的大量资金需求[2]。因此,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绿色资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满足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带来的巨大投融资需求,金融行业亟须绿色转型,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项目。

金融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风险

金融行业除了要满足经济低碳转型的大量资金需求外,还需要注意防范“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种,其中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变化能够通过频繁和严重的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灾害包括海平面上升、洪水和风暴灾害等。转型风险是指经济低碳转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包括政策调整、技术创新或市场变化等带来的风险。

从宏观层面来看,气候变化会对宏观经济发展以及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物理风险造成的资本破坏会导致企业和居民财富减少,进而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转型风险可能会影响经济主体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和评估,打破现有金融系统的平衡,继而引发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动荡,导致金融的不稳定性[3]。随着气候变化对金融系统的潜在破坏性影响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相关的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各国央行与监管机构也开始考虑将气候风险纳入监管实践。

从微观层面来看,气候变化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决策造成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具有放大机制,会进一步加剧传统的金融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信用风险。气候变化导致碳密集型行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这种转型压力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贷款的能力下降,增加企业的债务违约概率。第二,市场风险。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大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例如气候约束政策的实施会导致投资者大量抛售碳密集型资产,相关资产价值突然降低。第三,流动性风险。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作用下,拥有较多碳密集型资产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会受到极大冲击。在严格的资金管控和资金流动性紧张的条件下,资产负债表脆弱的金融机构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进行再融资[4]。第四,运营风险。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例如,极端天气或灾害会导致大量金融机构的抵押品和资产价值受到侵蚀或者直接损害其工作场所导致无法正常办公等。

“双碳”目标下金融转型仍面临诸多问题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原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的引导下,我国绿色金融近几年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显著;绿色信贷稳定增长;绿色证券和指数产品愈加丰富;绿色基金和绿色PPP快速发展;绿色保险持续探索创新;环境权益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国际合作不断取得突破;风险防范措施也得到进一步增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绿色金融发展是关键。但是,绿色金融支持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双碳”目标实现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

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碳交易是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由碳交易衍生出的碳金融是绿色金融的一部分。碳金融是指一切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联的金融活动,包括碳现货、碳期货及碳期权等产品交易[5]。当前,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但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潜存政策框架不完善、金融化程度低、碳定价机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风险。一是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尚未被主管部门明确,市场交易以协议交易为主,碳期货交易也尚未推出。二是利益相关方缺乏对碳金融的认识,碳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很大。三是缺乏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碳信贷、碳债券、碳保险等碳金融产品乏善可陈。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当前,中央及地方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但政策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与其他政策的协同力度也有待加强。二是相关标准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有待提升。尽管“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明确了其支持方向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但从绿色金融标准的覆盖面来看,气候类相关项目标准多数没有被单独列出。三是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待丰富。从总量上看,相比“双碳”目标实现所需求的巨大资金,我国目前的绿色融资规模还存在较大的缺口;从结构上看,绿色信贷的比重超过90%,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及其他绿色融资工具比重相对较小。四是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当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于气候和环境风险缺乏重视,认知不足,更不知该如何量化气候风险。此外,从业人员缺乏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难以判断何为绿色项目。五是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ESG信息披露强制性不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识不足、缺乏动机。

绿色金融未能覆盖高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需求

为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需求显得尤为迫切。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界定了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分类与标准,绿色金融依据目录侧重于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却忽视了转型需求最为迫切的传统碳密集型产业,如煤电、煤化工、钢铁、水泥等产业,甚至出现了从碳密集型产业撤资的“一刀切”现象。这些碳密集型产业虽然不是低碳产业,但其关系国计民生,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使用更低碳的技术,从而实现相对低碳发展。当前缺乏转型金融的政策和标准,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碳密集型产业。

金融转型的方向与路径分析

如前文所述,在“双碳”目标愿景下,为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金融行业自身亟须绿色低碳转型。本文认为,金融转型应着手于以下三个主要方向。

积极推动碳金融市场建设

首先,应注重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界定碳排放权属性,积极引入除控排企业之外的投资者、投机者;建立碳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碳金融行业自律机制,适当放宽准入政策,鼓励发展培育投资类、保障类、信息咨询类等中介机构。其次,应提升企业对碳金融的认识,强化碳排放约束,积极鼓励培育碳排放交易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激励,明确政府和企业责任,切实提升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碳减排的意识和决心,增强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再次,应积极培育引进碳金融专业人才。一方面,鼓励高校开设碳金融专业与课程,建设碳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碳金融市场实操训练等,培养国内碳金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人才与经验,学习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应推动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丰富碳金融产品类型,如开展基于碳权的质押贷款、融资租赁业务,开发基金类、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等。

深化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在“双碳”目标下,为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是应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统筹绿色金融政策与“双碳”目标,在实践中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动态化调整绿色金融政策。二是应构建金融绿色转型激励机制。例如,建议充分运用绿色再贷款、绿色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的绿色行为。三是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中,强调“气候变化”议题,例如气候信贷、气候债券标准。四是应逐步建立起范围广泛的、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包括金融企业自身的披露。对非金融企业而言,强制披露ESG报告,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金融行业自身,披露ESG信息便于政府及监管部门量化其绿色金融业务产生的环境效益,衡量绿色投融资效率,以制定更准确的政策法规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五是应强化气候风险管理,健全绿色金融监管。在风险管理层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和情景风险分析,量化评估气候变化导致的资产风险;在金融监管层面,健全绿色金融监管办法,在政策框架中纳入气候变化考量。六是应深化绿色金融科技的应用,包括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建设绿色项目库、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收集、统计、展示与交易。

高度重视转型金融发展

目前国际上对于“转型金融”的界定主要是指对于“棕色产业”和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主要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传统绿色金融的局限性在于只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转型金融可作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延伸,拓宽了企业转型融资的渠道。我国的转型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支持匮乏,产品种类也比较局限。2021年4月28日,国内银行间交易协会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可有效支持碳密集型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是我国转型金融产品的首次实践。要大力推动转型金融发展,首先,出台转型金融相关政策,界定转型金融标准,形成完善的支持框架以支持我国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其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比各国转型金融发展的背景、路径与方式的差异,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阶段,形成我国特色转型金融发展方案。再次,创新转型金融产品。目前,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转型金融的典型产品。但实际上,信贷、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产品都可以支持转型发展。最后,提高市场对转型金融的认知。转型金融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金融市场主体对其概念的认知仍有欠缺。应加强对转型金融的推广与宣传,提高转型金融的市场认可程度。

参考文献:

[1]易纲. 用好政策空间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N]. 联合时报, 2021-04-20(06).

[2]王遥, 潘冬阳. 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金融市场失灵问题与干预机制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 4(11): 29-34.

[3]王遥, 施懿宸, 吴祯姝. “绿天鹅”事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 当代金融家, 2020, 4(7): 64-66.

[4]葛杨, 葛新锋. 气候变化风险对宏微观审慎监管的挑战[J]. 当代金融家, 2020, 4(8): 95-97.

[5]邓茗文. 碳金融:激活碳市场金融属性 优化碳资产配置[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1, 4(4): 21-23.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