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来,中央密集部署安排,各界广泛关注热议。四川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资源大省,在西部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亟需化挑战为机遇,因地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抢占新的低碳科技制高点,培育新一轮产业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开展系列分析,现专题刊发,期为各界提供有益参考。
气候风险显著上升,《巴黎协定》全面开启,疫肆之后绿色复苏,加速迈向中和世界,已成全球气候治理迈入新时期的重要特征。四川作为生态文化底蕴丰厚、低碳转型基础扎实的重点区域,有必要化挑战为机遇,推动气候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纵深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历史基础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初具雏形
自2007年成立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以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到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其专项工作委员会工作范围,实现高位推进和常态部署。形成以省级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控制温室气体工作方案、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实现评价考核常态化,并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政府目标绩效、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体系,低碳政绩导向凸显。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初步构建
四川是参与《京都议定书》碳交易的活跃省份,2004年启动林业碳汇开发;2008年将农村户用沼气引入清洁发展(CDM)机制。累计获批准CDM项目565个,估计年减排量8885万吨,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以来,逐步建立200多户重点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与披露体系。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2016年以来累计成交1700万吨;成都初步构建具有公园特点、天府韵味的“碳惠天府”机制。
(三)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
机构改革后,明确生态环境厅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在经信、科技、气象等部门“三定”方案中明确行业领域气候职能。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设立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省节能低碳中心。设立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累计培训1.5万人次。实现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常态化编制,首次编制21市(州)清单。增强气候传播能力,显示度显著提升。
二、时代需求
(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经济社会系统变革
2014年全国排放温室气体1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为103亿吨。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战略和长期导向,意味着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能源、经济、社会系统均需作出深刻变革,统筹做好高碳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减法”和低碳社会的“加法”。
(二)减污降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导向
我国实践经验表明,温室气体与传统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协同效益,每减少1吨二氧化碳,可分别减少3.2千克二氧化硫和2.8千克氮氧化物。2030年后,细颗粒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末端治理措施减排潜力基本耗尽,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10微克/立方米)目标,需更有力度的气候行动实现源头排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第一阶段,推动全方位融合共进。
(三)适应气候变化系统影响更加迫切
四川位于三大阶梯过渡带,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敏感度高,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大。近60年来,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17℃,近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攀西地区升高0.29℃/10年,高于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冬季平均气温上升速率最快。未来气候系统变化将对生态安全、水安全、经济安全、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高原冰川冻土、川西北泥炭地、盆地江河沿岸、干热河谷地、大熊猫栖息地等脆弱地区。
三、着力方向
(一)坚持认识为先,形成气候变化科普网络
拓展自然教育和环境科普范畴,建立气候博物馆、科普基地和实践场所,加大相关电影、纪录片、文学作品等创作。坚持从娃娃抓起,将气候变化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危机意识和低碳理念。优化大学专业门类和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唱响节约、低碳、生态、环保主旋律,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讲好老百姓听得懂的“四川话”。抓住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关键少数,发挥社会组织、媒体等的特殊作用,提升气候变化传播的渗透率。
(二)坚持三可原则,构建严密有效统计体系
动态摸清排放家底,常态化编制省、市(州)两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探索开展县域、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省级新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以低碳试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试点编制县域能源平衡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健全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和披露体系,实现全经济领域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大数据平台,提高温室气体核算和清单编制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三)坚持政府引导,建立健全法规战略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将气候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建立党委政府降碳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制定《四川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条例》,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制定促进碳中和条例,提高法治化水平。提出建设国家碳中和先行区路线图,制定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规划,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省、市(州)五年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加快补齐政策、标准短板和空白。研究设立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四)坚持多元共治,完善区域特色体制机制
突出全局统筹和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分工推动、地方和企业积极行动的气候变化公共治理格局。开展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行动,强化要素投入、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技术支撑。发挥国有企业和公共机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降碳积极性,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园区、行业和企业先行达峰中和。
(五)坚持市场驱动,创新气候经济政策体系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和低碳新动能培育,引导公共资金和私人资本向应对气候变化投入,研究设立财政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成立绿色发展基金和碳基金,建设碳中和投融资创新服务平台,打造西部碳金融中心。拓展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功能,创新发展电力、CCER、林草碳汇、用能权等交易品种。培育辐射西部的碳资产开发、交易和管理的服务市场,提升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服务能力。抓住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机遇,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深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扩大覆盖范围,引入拍卖环节,发挥价格信号作用。
(六)坚持科技引领,做大绿色低碳产业经济
依托成都、绵阳等科创中心,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研究院(所)和创新联盟。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扩大专业人才储备和供给。加快布局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氢能、新型电池、储能等前沿技术,以技术迭代培育新动能和发展先机。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新基建等,构建低碳绿色产业生态圈,依托成眉乐、宜宾、遂宁等培育百亿、千亿低碳绿色产业园和基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