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念的提出,到实践的行动,高密度的文件及规划的出台,彰显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治理”在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的突出地位。“十四五”时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

首页> 环境修复> 土壤修复> 报道> 正文

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2021-02-26 10:00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董玮 秦国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念的提出,到实践的行动,高密度的文件及规划的出台,彰显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治理”在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的突出地位。“十四五”时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新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认知体系。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机理和客观规律,有利于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注重自然地理单元连续性和完整性、物种栖息地的连通性,统筹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统筹陆地海洋、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游下游等方方面面的关系。着眼于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质量,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陆海统筹,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整体和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关注生态质量提升和生态风险应对,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二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的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突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在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间的有机衔接。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基础上,形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1+N”规划体系,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三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工程体系。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工作,通过高质量建设重大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筑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以治理区域为基本单元,由条线为主逐步转变为区块为主、条块结合,着力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割裂保护、单项修复的问题。在重大工程的实施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结合区域水资源、土壤、光热、原生物种等自然禀赋,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修复和保护模式,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杜绝盆景项目和形象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善。

四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监测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全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调查、监测、评价、预警的能力。推进现代感知手段和大数据运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五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衔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关键技术和措施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科技创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建设。依托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构建国家和地方相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监管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聚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任务,完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增强气象监测预测能力及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服务能力。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管护站点建设水平,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六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建立权责对等的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依法治理,深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改革,释放政策红利,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多元化投入和建管模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效机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制度体系,推进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新格局。

原标题: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