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战、硬战、苦战。3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采取多种举措,加大治污攻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攻坚战报”以“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聚焦攻坚战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全面集中展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攻坚战的典型经验,反映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展现生态环保人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情怀与风采。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以落实《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沪府办〔2016〕100号)和《上海市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沪委办〔2018〕19号)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全行业、全过程的监测质量管理,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与管理应用,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完善
环境空气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集评价发布、产业园区VOCs监测溯源、扬尘监控、交通空气监测、超站在线源解析等功能为一体、固定式与车载式相融合的环境空气监测预警体系,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已具备为上海市及长三角提供空气质量7天滚动预报、10~15天趋势预报的能力。地表水监测方面,上海市建成了涵盖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省界来水监控、全市水环境预警、分区考核评估、特定功能区预警监测等功能,以259个手工监测考核断面、1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基础的地表水预警监测体系;在11个省市中率先完成了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任务。
生态质量监测方面,上海市搭建了基于现场巡视、实验室监测、在线监测和遥感监测为一体的水生态监测预警体系框架,业务化运行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机制;建成完整覆盖水、气、土、声、生态等领域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探索构建覆盖全要素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框架。
污染源与应急监测方面,上海市依据排污许可证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大力推进常规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并常态化开展工业园区走航监测执法联动工作,探索开展基于走航和无人机组合的工业园区监测溯源;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监测和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监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应急现场快速定性半定量检测以及后续实验室准确定量分析能力不断完善;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和涉疫情污水处理厂尾水监督监测,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上海市配合完成“十四五”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国控点位调整;完成涉及市级考核评价的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现“谁考核,谁监测”;建成全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体系;优化整合形成跨部门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网络,并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建立了监测数据常态化共享机制;承接划转职能并按计划开展海洋、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二、全行业、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质量控制。上海市、区两级环境监测站均配备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并延伸至部分现场监测项目,实现了从现场监测到实验室内部分析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依托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分会制定团体标准,鼓励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LIMS并开展评估,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14家机构自建的LIMS通过评估。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2016年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对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备案,近年来通过上线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开展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价试点、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检查等工作,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监管体系。
2020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修订并出台《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探索健全完善“事前”备案管理、“事中”信用评价、“事后”分级分类检查和激励惩戒的新型监管机制,确保全行业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与管理应用持续强化
加强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先后修订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和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规定,利用全市已安装联网的2000余套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和3800余套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已立案查处超标排放案件257件,实施行政处罚95件,罚款数额共计353.5万元。
加强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的管理应用。上海市每月向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扬尘在线监测情况,列出扬尘污染严重的在建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码头堆场和道路名单,并对各区上述四类扬尘颗粒物浓度分别进行统计和排名,督促各区、各部门按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开发了扬尘在线信息管理平台和手机应用软件,可实时查看每个点位的扬尘颗粒物浓度及全市排名,并根据高浓度出现次数发送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扬尘防控措施。
精细化监测预报支撑重大活动环境保障。上海市发挥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技术优势,提前十天滚动预报空气污染形势,同步加强监测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深度、广度与精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本地及跨区域污染管控建议,为专家会商研判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有力支撑了上海进博会、南京青奥会、北京APEC会议、乌镇互联网大会、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会晤等重大活动环境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