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的第22期海上院士讲坛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院士受邀开讲,分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主题报告。在黄震院士看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极其深远和深刻的影响。碳达峰、碳中和最近成了热词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黄震院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

2021-01-18 14:51 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作者: 陆家嘴金融网

近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的第22期海上院士讲坛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院士受邀开讲,分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主题报告。在黄震院士看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极其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碳达峰、碳中和最近成了热词。“在这个目标下,一些行业将被归零、颠覆,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商业模式将诞生。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势不可挡”。近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的第22期海上院士讲坛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院士受邀开讲,分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主题报告。在黄震院士看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极其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黄震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能源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并针对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探讨我国能源消费转型所面临的的一系列挑战,展望能源发展趋势,探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之路。

怎么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黄震院士介绍,从三次工业革命来看,化石能源的利用,包括煤、油、气一方面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类社会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带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据相关文献记载,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计已达2.2万亿吨,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升高1.1度。温度上升会造成地球上病虫害的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海平面进一步上升等。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7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了《巴黎协定》。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黄震院士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仍面临哪些巨大的挑战?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在黄震院士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但人均GDP刚突破1万美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一系列艰巨任务,我国的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碳排放仍处于上升阶段,尚未达到峰值。从能源消费来看,我国消费总量世界第一,占比高达全球1/4左右。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占比高达85%左右,能源消费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用的是煤炭,从我国发电类型来看,燃煤发电占到整个发电量62%左右。我们面临着仅用40年左右时间就要将85%化石能源系统变成净零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巨大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

对于未来的能源大趋势,黄震院士从能源的供给侧和能源的需求侧进行了分析。在供给侧是两个化,电力的零碳化和燃料的零碳化。在需求侧是三个化,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

黄震院士认为,未来能源发展将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在能源生产形式上,能源生产将从集中到分散,核心是去中心化,从现有电力系统自顶向下树状结构到扁平化,向能量自治单元之间相互的对等互联转变;第二,在生产和消费形式上,将从生产者、消费者各自独立,向需求侧的用户通过分布式能源扮演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角色于一体的转变,每一栋楼房转变成独立的能源产消者;第三,在未来能源利用上,将会从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实现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可再生能源将实现从补充能源到主流能源角色的转变。

碳达峰碳中和是挑战,更是机遇。在黄震院士看来,过去的世界,我们是依赖于上亿年前的阳光照耀的产物-化石燃料,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