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没有环评手续,自己处理生产废水,声称水质达标却不敢让人看;被断电勒令停产后,负责人又搞来了发电机偷偷生产,“不然什么收入都没了”……淮安市淮安区典范保温容器厂这一波操作可真配不上“典范”二字!
工厂负责人自称排放达标
却不让记者看污水处理池
近日,我苏特稿记者接到居民反映后走访了位于淮安区车桥镇镇区东侧的典范保温容器厂。生产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流水作业,将半成品保温瓶玻璃料坯进行定形和退火处理。
保温瓶胆制造的关键工序是对瓶坯的夹层进行镀银处理。据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厂是买半成品回来加工一点硝酸银,通过银镜反应镀上去。镀银废水是自己弄的设备处理,通过几个池子沉淀再沉淀,处理完了排放的废水水质都是达标的。
厂区东南面的偏僻角落有一处镀银废水收集的污水池,我苏特稿记者打算进一步查看时,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工厂负责人表示,那边的确是废水处理池,但是“没有必要看了”。记者追问这个污水处理池为什么不能看?对方却以去办公室坐坐为由,要求记者离开现场。
环保部门断电限制生产
工厂自己发电偷偷开工
我苏特稿记者了解到,这家典范保温容器厂主要从事保温瓶胆、保温杯、玻璃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该产业在淮安市产品目录里是禁止的,在国家产业目录是限制类的,因此无法进行产业立项,更不可能通过环评审批。
由于没有环保方面的手续,当地环保部门已经把工厂相关高压电等生产设施全部断掉了。对此,工厂负责人的回应是,如果工厂停了,他什么收入都没了。现在在用发电机自行发电,小规模生产一点。
我苏特稿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淮安市淮安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介绍说,该厂方因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没有取得环评手续,已经被责令停产。相关的法律文书已经送达,高压电、低压电等生产设施全停了。
对于记者“工厂还在自己发电偷偷生产”的追问,环保执法人员答复称,“再有什么事情,你到当地政府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监管。”
环保部门将加强执法
并提请政府关停企业
在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 我来帮你问厅长》的直播活动中,我苏特稿记者就上述采访情况现场连线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凯。杨凯局长表示,执法人员前期已经依据环境保护部门实施扣押的办法,对工厂违法生产的设备以及造成污染排放的设施进行了查封。下一步要提请政府对企业实施关停,因为前期是从行政处罚的角度对工厂实施停产。接下来,要求乡镇政府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加强协查的同时,生态环境部门也加强执法,用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行到位。
在现场,我苏特稿记者追问杨局长看到刚才这家小企业的举动是什么样的感受。他认为,这家企业在处罚以后没有实施停产,对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来说,是要进一步加强解决的方向。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崔恒武表示,对于这样的行为一方面要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包括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甚至可以采取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的方法,来逼停违法企业。
其次,他建议淮安市生态环境部门、执法局将相关的情况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请他们立案查处,如果涉嫌违法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省厅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个案件的督查追问,将组织工作组和执法小分队,对相关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跟踪。
对此,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琦进一步点评表示,生态环境部门负有污染监管的牵头之责,也就是兜底之责,压实别人的责任,首先要把自己的责任压实。“我认为还是我们工作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执法不严格的问题。”王天琦说,希望其他地市也能高度重视此类问题,举一反三地去解决。
江苏的经济很发达,县以下企业的数量也很多,但是在乡镇这一块的执法职责不是很明确,力量也不是很强,这都是实际问题,需要大家在工作当中完善。总而言之,压实责任首先压实自己的责任,树立起执法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