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接近22.50米保证水位,国家防总决定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今年的洪涝灾害已造成长江流域多省区市的人民受灾。多个地区暴雨连连造成城市内涝,居民出行困难,且地面积水造成垃圾漂浮、蚊虫肆虐,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如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地建设了伟大的生态水利工程,造福当时,泽被后世。
而近年来,暴风雨后的“城市看海”现象屡屡发生,这正是城市建设和自然禀赋尚未有机融合造成的。一些城市在“摊大饼”式的扩张中,执着于搞看得见的“地面形象”,却忽视投入大、见效慢的“隐蔽工程”,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城市防洪抗涝需求。而且,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功能集聚,造成生活污水量剧增,加之地下管网老旧破损、雨污混接、终端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有限等情况,一旦暴雨来临,不仅是内涝问题,还会带来明显的水体污染。
城市建设是一个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这里同样适用。解决城市内涝现象和水体污染,需要地上、地下一同规划,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科学融合。
首先,树立源头控制的思想,即在雨水形成径流进入城市管网前进行控制,通过“滞蓄、净化”等方式,减少径流水量,过滤径流水质。比如,利用公园绿地、城区湖泊池塘、行道树、草坪等进行生态调节,这便是“海绵城市”的理念。从国内已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地区来看,透水铺装、植草沟、滞留塘等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雨水进入管网的速度,减轻终端污水处理设施的压力。
其次,将城市水系和相关水利设施
相协调。先把城市水体如河道、湖泊、池塘和湿地等自然或人工水体梳理清楚,通过借用城市河流水系网络,协调好水系水位、潮位,用自然河道承担雨水汇集的功能。可利用城市本身的河网体系,在暴雨来临前通过泵闸先行降低水位,有利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提升。如南方城市中普遍存在穿城而过的河道,可充分发挥滨河条件,沿河修建排水管道,对小规模泵站进行改扩建,将通过沿河“海绵设施”处理后较干净的雨水排入河道,消除城市建成区内涝的隐患。
第三,为减轻暴雨可能带来的水体污染,用地下排水管道、污水处理厂等终端设施进行兜底,实现最终的污水调蓄处理处置。适当布局雨水调蓄池、连通污水处理厂等,将相应的泵站“放江”污水截流至调蓄池中调蓄,降低地下管网的水位,待旱天再将污水通过管网输送至末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对于人口密度集聚地区可新增集中式调蓄设施,对“海绵设施”较完备的地区可设置分散式调蓄设施。
此外,想有效应对极端情况、突发情况带来的冲击或压力,还要减少雨水管网中淤积的污染物。与日本、德国等国家所允许的“管道积泥深度”相比,我国还有较大改善空间。可建立智能水资源模型,对泵站、排放口、溢流口和内部排水口等进行监测,在二维地表的基础上模拟城市污水、雨水径流、洪涝灾害等。建立信息的及时共享机制,实现“网、站、厂”的协同运行。
原标题:城市开发建设要有生态系统思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