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垃圾,大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是关键小事,更是社会发展的民生大事。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的生动实践,正在之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打赢垃圾治

首页> 环卫> 报道> 正文

垃圾革命:书写美丽浙江新答卷

2020-06-12 09:14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成果 张卉卉等

小垃圾,大革命。

生活垃圾治理是关键小事,更是社会发展的民生大事。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的生动实践,正在之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是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实际行动。

方向清晰,恒心有成。近年来,浙江围绕垃圾分类“一三五、三步走”和2020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总体目标,强化政府推动、强化社会发动、强化政策研究、强化市场培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五大专项行动。这场空前的“垃圾革命”,历经两年多的努力推进,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居民自治的喜人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创造了“浙江速度”“浙江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在建设“重要窗口”新征程中,交出高分答卷。

走在前列

答好“必答题”

在诸暨城关,有一家“光盘”自助餐厅——善之缘清心素食馆。在此用餐的顾客,凭“光盘”便可获得一张5元赠券作为奖励,再次光顾便可省钱20%。“光盘”有奖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已累计减少餐厨垃圾约20吨,广受好评;

在嘉兴南湖的御香苑小区,垃圾分类宣传牌随处可见,连窨井盖也成了“宣传栏”。楼道口张贴垃圾分类“评比榜”,小区路边还竖着一块年度荣誉榜,居民们比学赶帮超,实现了从“邻避效应”到“邻比效应”的转变,成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虎哥”、“家宝兔”、“搭把手”、“菜鸟驿站”、金华供销再生公司……作为垃圾革命的新举措、新事物,一家家“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之江大地不断涌现。

两年多来,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为突破口,浙江对垃圾问题动起了全面的“大手术”。通过推行“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新、处置能力提升、文明风尚”五大专项行动,注重抓前端分类、末端处理设施建设“两头”,编制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加大生产、流通、消费和分类等环节的管控力度,努力答好“垃圾革命”这道必答题。

“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88%,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8%,农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盖率76%。去年,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增长率为0.7%,实现了逐年递减。”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省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两年多来,浙江突出顶层设计,强化系统谋划;突出综合施策,促进源头减量;突出设施建设,提升处置能力;突出改革创新,优化分类模式,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四分”,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成效显著。

——前端分类质量显著提高。持续加强管控,严格落实“限塑令”,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到目前,全省已有近600家超市和农贸市场使用菜篮子、布袋子,69家果蔬集贸市场开展“净菜进城”试点。倡导全省四星级以上饭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224家星级饭店率先实施。在餐饮企业、学校、单位食堂推动“光盘行动”,创成“光盘行动”餐饮示范点217个。

——末端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达到150座,其中填埋场54座、焚烧厂56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40座,日总处理能力达到9.06万吨。如宁波,投资14亿元,建成洞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量达全市总量的1/3。真正实现了无异味、景观化、无害化处理,排放要求高于欧盟,创造了多个国内领先。规模庞大的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正在蜕变为“静脉产业园”。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初步建成,形成了全民动员、各方参与、自觉行动的社会氛围。开展高标准分类示范创建,已建成省级示范小区758个、示范片区51个、示范村400个。已完成283条商业街和269个住宅小区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全省1194家党政机关和1745个企事业单位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

全民动员

“绿潮”涌之江

垃圾革命,浙江先行。早在1987年,浙江就在杭州800户居民试点垃圾分类。进入新世纪,杭州成为全国开展城市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2003年,按照“让垃圾分类回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的要求,揭开了由点到面推进的序幕。2016年,浙江探索的“三化四分”实践得到中央领导认可,向全国推广。

2017年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动员会,吹响了强力推进“垃圾革命”的进军号。会议强调,决不能让垃圾问题成为“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确立了“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目标。

与此同时,组织架构迅速搭建,体制机制适时建立。成立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省建设厅再挑重担,受命牵头抓总。随着省、市、县三级联动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规模空前的垃圾治理攻坚战在全省全面展开。

2018年6月,省政府又在浦江召开专题现场会,强调全面深入推进“垃圾革命”,到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

在连续两年的省人代会上,“做好垃圾分类”均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4年列入省政府的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

毋庸置疑,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浙江打赢攻坚战的决心十分明确、态度十分坚决、行动十分有力。

省分类办不负使命履职责,雷厉风行抓落实,探索创新出举措,持之以恒不懈怠。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及“五大”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制定完善垃圾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量化目标管理,为各地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出台配套文件、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杭州、宁波等市守正创新,纷纷制订出台地方法规、管理条例等。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掀起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商场、进宾馆、进窗口热潮。“八进”活动有声有色,话剧、概念馆、宣讲团、动漫读物等形式多样,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行动。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场攻坚战中,人人都是主角,没有谁是看客!

垃圾分类从娃娃做起,别开生面。宁波德培幼儿园寓教于乐,将垃圾分类融入孩子的日常;绍兴市上虞区制作垃圾分类科普读物幼儿绘本,在全区幼儿园发放;省教育厅组织在全省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课堂活动……

团省委、省文明办、省建设厅联合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行动,全省20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省文明办、省分类办联合浙报集团开展全省垃圾分类达人挑战赛活动……

基层宣传实施垃圾分类,更是实在管用。浦江浦阳街道同乐村,推行党员示范引领制度,由党员负责指导、督查各自联系户,挂钩考核,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多措并举,形成“人人清楚、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氛围。温州五马街道打造了全市首个全智能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小区,居民每户一码、精准投放垃圾,由智能设备自行称重后,换成绿色积分,用于兑换日用品……

垃圾回收资源化奇招频出。省再生资源集团开发了“绿色一平方”智能环保小屋,在全省开展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的回收利用。衢州城区实现“垃圾再生馆”全覆盖,对可回收垃圾实行“上门回收,手机APP下单”,通过居民粗分、企业细分,按类别提供给再生资源公司……

“顶层设计引路,刚性约束激励,铆定目标不松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全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省分类办负责人表示,去年还适时出台了《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以及《关于高水平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意见》,将生活垃圾定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4类,强化了规范性、便民性、统一性、操作性、关联性。由此,浙江的垃圾分类工作又向标准化、精细化、高质量迈进了一步。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按照省委“两手抓、两战赢”部署,省分类办突出“五个强化”,强化整体部署、强化重点防护、强化专项整治、强化排查管控、强化教育防范,从严要求各地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着力净化环境,消除粪便等的传播风险,持续强化卫生管理、收运处置、宣传引导和应急防护,坚决打赢防疫硬仗。

创新模式

高质量分类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

扎实推进的“垃圾革命”,催生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新时尚,正不断融入人们的“血液”。政府、企业、群众社会各界多元治理的格局初步形成,探索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浙江模式”。

“通过各地的实践,涌现了一批垃圾分类的模式,如:杭州萧山的‘智能账户’、余杭的‘三简三全’和江干的‘桶长制’,宁波江北的‘三导’,湖州的‘精准分类’,金华金东的‘两定四分’,温岭的‘物业+’。”省分类办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它们异曲同工,推动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之歌。

——杭州模式·萧山区“智慧账户”方案,萧山积极研发上线“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以“智能账户”为核心,“一制三化”(实户制,智能化、精准化、强制化)为抓手,实施“一户一桶一卡一芯片”精准分类;以市场化为主体,建立“户投、村收、镇处置、区考核”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监管,完善垃圾分类数字化评价体系。去年,已接入“智能账户”的小区500多个、村100多个、30万户居(村)民,连续4年实现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原生垃圾“零填埋”。

——杭州模式·余杭区“三简三全”方案,余杭采用PPP形式,以回收为重点,注重易腐垃圾源头追溯,对居民简化分类操作,对政府健全分类体系,以源头的“方便分、愿意分、分得好”,保障中末端“全品类回收、全覆盖巡检、全链条治理”。截至去年底,余杭已建成“虎哥回收”服务站点176个,并配套设置线下商店,覆盖居民32.98万户,全年回收可回收物8.08万吨,再生资源利用率98%以上;易腐垃圾就地处置,安排清运专线,回收利用生活垃圾16.63万吨,占总量的19.5%。

——杭州模式·江干区“桶长制”方案,即通过责任人追溯到户的方式,促使居民养成分类习惯。江干充分发挥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构建区域桶长、街域桶长、单位桶长、社区桶长的责任体系。居民小区的桶长,由本小区居民担任,负责所在单元楼下的垃圾桶。“邻居桶长每天站在垃圾桶旁宣传督查,我们不做好也难为情。”首个“桶长制”试点圣奥领小区的居民老张说。截至去年12月,全区通过验收的“桶长制”示范小区364个,居民参与率达100%,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

——“三导”模式,即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江北区建立社区(小区)负责人“1对1”联系机制,形成以分类办牵头统筹,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街、镇书记负责,社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行初期,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各方入户宣传,对易腐垃圾开袋扫码检查,对分类不正确的,上门辅导;早晚投放高峰,志愿者在桶边督导;社区编制积分兑换规则,在各楼道设“评优榜”以激励引导。实施以来,效果日趋明显。

——“精准分类”模式,即“文明领航,制度创新,跟踪督导,专业运作”,形成湖州特色的“三站三定二进楼”体系。“三站”指设立绿色环保站、易腐垃圾收集站、大件垃圾中转站;“三定”指定期辅导、定人督导、定点收集;“二进楼”指委托专业团队作为责任主体,进楼入户对居民跟踪辅导,专管员每天验收易腐垃圾分类质量。截至今年3月,湖州的垃圾精准分类小区已达869个,覆盖43万户居民,投放准确率保持在99.5%以上。

——“两定四分”模式,即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回收,派员面对面监管,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金东区还建立“区-街道、街道-小区、分类清运”3项考核制度,以实现长效运行。截至今年3月,金东区城区范围内527个社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实现社区全覆盖,设立集中投放点220个,招聘巡检员220名,源头分类率达95%以上。

——“物业+”模式,即发挥物业公司的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作用,通过“镇街牵头、村居参与、物业为主、执法跟进”的方式,扎实提高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目前,温岭的128个物业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组织机构及设施全覆盖。

积跬步以至千里,勤播种终获丰收。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新经验新做法仍在不断涌现。省分类办及时进行总结推广,激励各地举一反三、扬长补短、创新提升。如今,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居民小区,正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行稳致远

奋力谱新篇

行百里者半九十。翻篇归零再出发。

“垃圾革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到每家每户每个人,革除陋习,非一朝一夕能成,‘革命’远未成功。”省分类办主要负责人坦言,目前,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压力还很大,居民自觉精准分类的意识还不够,奖惩机制尚未完全到位……

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新篇章。“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扬长补短,秉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的理念,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朝着既定的‘一三五’总体目标奋进,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省分类办负责人表示,具体地说,就是要——

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积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大力完善处理设施,强化日常监管,实现省、市、县全过程动态监管“一张网”;加快健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创新回收模式,大力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政策标准体系,健全法规标准、完善配套政策,大力推广适用成熟模式;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大力推进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力争到2020年,通过加强源头减量、处理设施建设,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总量基本实现“零增长”和生活垃圾“零填埋”,力争率先在全国实现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县县全覆盖;到2022年,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5年,全面形成全民参与、分类自觉、治理高效、和谐有序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格局,高质量加速城乡环境美丽蝶变,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和美丽浙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