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国土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需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战略部署,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本底和地域功能,强化统筹、综合设计,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快修复国土功能,提高国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1、前言
土地整理工作通过综合整治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四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从而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互相促进和融合,形成良性循环体制,持续、协调、动态、共同发展。
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2.1 综合效益原则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化特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所追求的效益不是单向效益而是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短期内有可能有冲突,但是长期是一致的,因此,土地整理应从长远出发,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2.2 协调性原则
土地整理规划工作不能孤立进行,既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要与区域内流域规划、村镇规划及其它各项建筑规划等紧密配合,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土地条件。此外土地整理工作涉及范围广,必须与相关部门协调,并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规划设计。
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践
3.1 落实立项前期准备工作,提高规划质量
通过推行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专业化设计、科学化管理以及产业化发展,革新现有土地整理运作模式,推动土地整理产业发展。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前的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项目选点时必须考虑是否有适合整理的耕地区域,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导思想和入库原则为依据,充分听取当地领导、群众的意见,认真分析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和规范申报。
3.2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在项目实施区,积极引导好当地群众,做好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的流转工作。在项目实施前认真摸清原有的土地面积,画好手图,标记好土地的东南西北四面界限,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落实土地流转,把生产力解放出来,搞好家庭经济,或者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发展,抓住土地整理项目的契机,发展特色产业,推行一村一品产业。
3.3 重视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加强农村土地权属制度建设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也是小范围调整土地权属的过程,权属调整问题的解决,是影响群众积极性和项目实施顺利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项目区各级政府应分工负责,通过实地调查,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工作。确定农村集体与国家之间、各农村集体(乡镇间、村集体间、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间)之间的土地权属及面积等,确定各农村集体组织内部各类用地以及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面积、四至、地类等。依法对确权结果进行登记,为项目实施后土地权属的合理调整提供原始依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配套改革,调整当前的利益格局
3.4 加强公众参与
土地整理项目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提供保障项目的实施是,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项目区耕地总量,提高了项目区人均耕地保有量;增加经济收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耕地的面积,改善了耕地质量,使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得取了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收入;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的发展,项目整理地块集中成片,地势平坦,水利、交通设施健全,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对区内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善环境,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项目区内的生产、生活环境。
4、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建议
4.1 开展基础调查评价与试点示范工作
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等部门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调查、基础地理测绘等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成果。通过问题诊断、空间叠加等手段,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等工作,对各区域国土综合整治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评价。为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施重大工程提供科学基础。选择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集中连片,利于综合整治效果产出,对推动全国或一定区域上的国土综合整治具有示范意义的地区,进行示范区(示范工程)建设。
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区的选取要重点突出,可考虑在县级行政单位内设置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以重大工程为平台,整合各方资金和力量,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示范试点先行,带动全面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注重发挥国土综合整治的平台效益,集聚各方力量和资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区内各项功能的全面提升。注重调动各方力量,通过探索创新和试点示范,建立有利于规范化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4.2 构建“四区一带”国土综合整治格局
依据主体功能区理念,针对国土开发利用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空间优化的要求,在农村地区、城市化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海岸带和海岛,重点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构建“四区一带”国土综合整治格局,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促进生态保护,优化开发结构和布局,提高国土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程度,提高国土开发效益和效率。
城市化地区的国土综合整治宜重点开展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化地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环境整治,提高建设用地效率,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农村地区的国土综合整治部署为开展田、水、路、林、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扫描条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综合整治要加快实施黄土高原、三峡库区、西南石漠化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要重点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改善矿区环境,有效利用工矿废弃地,建设绿色矿山,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海岸带及海岛地区要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提升海洋环境质量和生态价值。
4.3 形成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根据区域实际和整治任务,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国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以国土综合整治为平台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逐步改进国土开发整治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情况,提高国土综合整治实施进度和整体效果。二是探索国土综合整治市场化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研究有利于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规范化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探索在石漠化治理、矿区地质环境治理、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提升各项整治工作的技术水平。注重引人先进管理理念,提高整治工程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整治效果。
5、结语
总之,土地整理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土系统的体现,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原标题:浅谈国土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