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处置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园区环境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有必要以危险废物处置管理为抓手,加强企业全流程主体责任,提升全方位管理水平,构建全要素监管体系,打造全周期信息化平台,进行危险废物全过程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发生概率。
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集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磁效应”“场效应”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高科技企业大规模集聚在同一园区会导致污染隐患众多,各类危险源集中,污染物处置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整个区域的环境风险激增,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影响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迫切需要系统调查、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实践突破。
环境风险管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降低审批成本、创新制度流程,还必须是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这里既包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也包括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企业大规模集中区域的环境风险可能性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并构建更加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作,从而实现该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环境的持续性改善。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部门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始终聚焦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将引领发展的“高站位”落实到服务企业的“低身段”。对于区域环境风险的管理,关键是要使环保职能部门变以往只注重环境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前参与、事中事后加强监管,这离不开环保职能部门与存在环境风险企业的日常沟通并提供相关服务”环保职能部门要通过政策的宣传以及法律法规的解读!
对企业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和梳理!建立更加完善配套的管理系统!提供多元化、便利化、智能化的污染物处理方式。这一方面既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缓解企业压力,使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增强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意识和自觉性。
科学城基本概况与环境现状
张江科学城集中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大科学设施以及研发实验室。现有企业1 .8万余家,各类研发机构440家,国家、上海市级研究机构70家,高新技术企业828家,小巨人企业53家。
张江科学城在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着与日俱增的环境风险。园区企业在生产和研发的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众多、 种类繁杂的污染物,不仅包括各类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还会产生大量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在堆放的过程中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通过生物链传递或生态系统循环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这些危险废物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储存、转运和处置!将使整个园区的环境面临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结合张江科学城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特征,对区域环境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展开调查和分析,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风险管理方案,从而为营造张江科学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风险分析:以危险废物处置为例
上海这些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持续上升的同时,每年危废产生的总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张江科学城作为浦东新区危废产生最为集中的区域,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
一、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处置的基本情况
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制造业。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大量的集成电路企业和研发实验室在进行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制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
近年来,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实际转移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包括不少产废量较小的企业208 年,危险废物实际转移的企业为330 户, 其中产废量在2吨以下的有148户,占转移企业比重的 44. 85%。
二、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处置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原因分析
1、危险废物处置需求与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针对危险废物处置有着明确的资质要求,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和利用必须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由于标准高、选址难等原因,目前上海范围内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共有26家,浦东新区仅有2 家。
浦东新区不仅处置单位数量少,而且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单位只能够处理少数比较常见的危险废物,缺少综合性的危废处置单位。与此同时,处置单位更愿意接手那些回收利用价值高、处置成本低的危险废物,甚至存在处置能力过剩,而缺少利用价值或者处理成本高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处置能力满足不了张江科学城日益增长的处置需求,园区内70%的小企业只能将危废进行积压贮存,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2. 危险废物备案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但自我管理水平不足
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张江科学城危废备案企业的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备案企业对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内部管理也存在漏洞。在已备案企业中,备案不规范、不及时、不主动以及缺项漏项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对于哪些属于危废范围缺乏明确认知,对于自身产生危废的具体情况底数不清,申报随意性较大,缺少专职管理人员。
危废分类贮存不规范经常与常规固体废物混杂存放,且保存仓库地面不能满足防渗需求、超期超量保存等现象仍然存在。联单管理制度、日常台账制度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不被重视!增加了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风险。危险废物处置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导致处置费用不断攀升,定价权由处置单位决定,价格垄断现象比较严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危险废物备案企业的自我管理造成影响。
3、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而监管力量较为薄弱
张江科学城的危险废物产量持续上升,管理难度与日俱增。一是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
2016年修订的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与之前2008年版目录相比新增了危险废物117种,从49大类别400种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对种类如此广泛的危险废物进行具体鉴定和及时监管对一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线执法人员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生产工艺、材料组成和处理情况有充分了解,加之张江科学城区域广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数量多执法队伍不论是专业知识储备还是人员力量配备都存在较大缺口。
二是目前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缺乏信息共享,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同一企业的相关信息可能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环保职能部门难以获取企业的全部有效信息这不仅影响危险废物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还会增加企业应对各类工作检查的负担。
国内外危险废物处置的借鉴经验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等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各地都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问题,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模式。这对于张江科学城的危险废物管理有着直接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国内典型城市危险废物处置的基本做法
1.昆山。江苏省昆山市产生危废的企业共有1600余家,其中有400多家企业产废量占全市总量的近90%,属于重点监管对象,其他企业由所在区域实施监管。昆山市环保职能部门邀请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参与重点企业的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由省环科院对每个企业危险废物整体情况展开测评并形成报告,对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后续追踪,同时对企业负责人和专职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产废量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昆山市试点在工业园区建立小微企业危废收集点,由国资企业进行投资建设,收集点收集的危废在达到一定体量后再由危废处置单位进行转移运输处理。
2.杭州。浙江省杭州市在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中,充分借助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搭建信息化危险废物智能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了环保职能部门对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杭州市的危险废物智能管理平台在总体框架设计上,借助物联网体系结构的5层框架概念,包括感知层、物联层、支撑层、应用层、门户层。
在功能设计上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针对产废单位、处置单位、运输单位、管理部门分别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应用门户,实现危废管理业务外网申报、内网审核的管理模式。
二是危废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产废单位和处置单位外网申报、环保部门内网办理、处理结果外网公示的便捷危废业务办理。
三是电子联单管理系统,由电子联单取代纸质联单,通过平台终端输入、收集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完整呈现危险废物转移的全过程,使联单信息传递速度得以提高,确保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是危险废物视频监控系统!在产废企业和处置单位的大门、仓库等地点以及运输车辆上安装摄像头,摄像头将采集到的视频监控画、电子联单情况、车辆位置信息直接上传到危险废物监控平台。
五是GIS和GPS监控管理系统,危险废物的运输车辆通过车载的GPS功能,经过卫星导航将车辆信息传回危废管理部门管理后台,载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危险废物转移路线的动态显示。
六是危险废物超市管理系统,引入企业条形码管理模式,对危险废物条码作为企业内部危险废物循环管理的身份标识,对危险废物入库、库存以及出库过程进行超市模式的管理。
二、国外典型国家危险废物处置的基本做法
1.美国。一是构建完整的法规体系。
美国国会制定的《资源保护回收法'RCRA)》是美国处理危险废物基础性的法律!包括大量细致的条例和附录。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USEPA)依据《RCRA》制定了上百个关于危废的排放、收集、贮 存、运输、处理、处置回收利用的具体规定,同时发布一系列具体的指导手册或者操作指南!如《危险废物处理贮存处置者废物分析- 指导手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许可手册》《RCRA检查手册》。美国环保系统人员配备较为充足!分工细致!管理专业,如专门成立的危险废物填埋许可证审查部门中就集中了大量的填埋设施设计、地质研究、废物分析、空气监测、水质监测等方面工作人员,从而能对申请许可证的单位是否符合法定的许可要求做出专业判断。
二是实施分类管理,鼓励回收利用。
USEPA通过评估将危险废物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为每个危险废物分配一个风险代码并执行不同的管理要求。USEPA同时按照每月的产量对危险废物产生者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分为3类:极小数量产生者(每月产生少于100千克的危险废物,或者每月产生少于1千克极危险废物的产生者),小数量产生者(每月产生多于100千克少于1000千克的危险废物的产生者)和大数量产生者(每月内产生多于1000千克的危险废物,或者每月产生多于1千克极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对于不同类别的产生者,USEPA根据法律要求制定了不同的管理规定。USEPA还对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活动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对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回收利用活动,对处理、贮存、处置等环节同样实施严格的管理标准。对于可以有效安全管理的危废回收利用活动则放松管制。
三是建立多部门、跨区域的监管协调机制。美国的危险废物监管由EPA牵头的同时,其他联邦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美国交通部是危险废物陆地运输的监管主体,美国海岸警卫队是危险废物水路运输的监管主体。任何一名海岸警卫队执法人员可随时在司法管辖范围内对转运危废的船只进行检查。
此外,美国非常重视跨区域的危险废物监管协调机制。美国多地区在危险废物监管方面制定了联合追踪机制,协同开展监管,即使危险废物运输至未加入该机制的州进行处理处置,也需满足该机制的相关要求。
2.德国。德国作为工业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很早便认识到危险废物处置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一整套涉及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处理、运输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主要包括:
一是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这一制度要求每一批次的危险废物运输,必须要有相应的转移联单,一个转移联单同时有5联复件。每一联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包括危险废物产生者、运输者、 处置者、废弃物种类、具体运输方式、采取的防护措施等内容,并且只有危险废物产生者、运输者和处置者三方签名才能产生法律效用。
二是危险废物交换制度
目前,德国主要是由各种经济联合会组织以及其他社团性机构共同建立危险废物交易组织,对不同地区、行业的危险废物交易情况信息进行汇总,同时危险废物清除机构以及其他回收利用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相关信息。
三是危险废物许可制度
这一制度与我国目前的许可制度有相似之处;第一类是清除许可,也就是说处置单位的设置以及设备的使用都需要有关部门许可之后才能够使用,同时需要获得有关许可之后才能够继续开展废弃物的收集、运输等各个环节。第二类是产生废弃物许可,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品,需要经过备案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
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控制危险废物产生源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树立企业的责任意识,将危险废物依法监管指标纳入环评、清洁生产审核等内容,探索建立废物污染预防与治理由企业法人承担责任的管理制度。
3.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对重点产废企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集中培训!强化危险废物违法案例演示,指导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通过组织企业现场观摩、进行多媒体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企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环保主体意识。
二、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1.坚持资源化的危险废物处置原则,积极引进和推广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区域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德国是最早实行危险废物交换制度的国家!其经验值得借鉴。
2. 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园区内部分危险废物产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自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或自行处理处置设施。可降低危险废物运输和周转风险。
3. 针对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探索建立第三方集中收集模式。江苏昆山在工业园区建立小微企业(产废量10吨以下)危险废物收集点,由国资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并处理。上海青浦区引入有资质的民营第三方进行定点收集危险废物,使用专用收集车辆,对园区小微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收集,集到中转库房后,进行分类贮存,累积后再与相应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对接。
4. 加强与江苏、浙江、江西等周边区域的沟通协调。打破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区域垄断!协调跨行政区资源,发挥资源配置手段的协同效应,使园区危险废物能够得到安全转移和及时处置。
三、推动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
1.提高基层执法水平和专业技术的水平,强化基层监管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紧急处理演练,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执行力,重视事后经验总结以提高应对危险废物监管风险的能力,从而构建从事前管控预警到事中应急处理再到事后修复评估的完整“闭循环”,实现“无缝管理” 。
2.按照风险等级对园区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回收利用活动,实施和处理、贮存、处置严格的管理标准,对可以有效安全管理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实施分类管制。美国国家环保局 USEPA)通过评估将危险废物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为每一个危险废物分配一个风险代码并执行不同的管理要求。
3.构建多中心治理网络,主动邀请公众和新闻媒体、环境保护协会、各类专业机构等第三部门参与危险废物管理,监督、评估和诊断环境风险。 张江科学城周边的居民及社区组织,他们是信息的直接感受者,应当作为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督者、 评估者,参与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四、重视数据信息收集,提升智能化监管手段
1.加强信息统计分析工作,明确环保职能部门、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处置单位在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责任,整合环境监管职借能和工作需求,通过环境管理信息流转和共享,进一步规范环境管理工作流程!为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2.运用空间定位、视频监控、电子标签数据扫描手持终端、视频编码存储等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危废智能管理平台,通过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 处置和利用情况的具体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危险废物条码作为企业内部循环管理的身份标识,对危险废物入库、库存以及出库过程进行超市管理的模式。通过业务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智能处理!监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查取证,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精准性, 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真正实现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电子跟踪监管。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