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设备安装后,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终端设施运维管理效率。”3月26日,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社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向记者介绍起她的“宝贝”。
原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市建设局开展院地合作,进行了“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智慧检测控制系统设备与平台”课题研究,通过处理设施信息化、设备运行智能化、维护管理互联网 专业化,实现设施长效运维监管。而本课题选取了秀洲、海宁作为示范区域。
记者了解到,嘉兴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通过管网收集后进入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则采用一个个小型终端处理设施。嘉兴作为平原河网地区,为减少占地并满足较高排放标准,因此使用有动力设施的比例比较高,而有动力设施的稳定运行依赖于设备正常运转和运行状态的及时优化调整,对专业化运维要求高。嘉兴普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请专业的公司进行运维。
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量大面广,因此运维的工作量也很大。这些设施一般都埋在地下,处理工艺也不同,即使出了问题也很难看出问题在哪里。
如何提高运行效率?“在线监测特别重要。”刘锐说道,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监测哪个点,用什么样的低价耐用的设备去监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针对设施运行状态的异常,亟待开发高智慧度的识别方法。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组织了3个关键设备的研发,包括小型移动式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巡视监测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检测的数据,就能告诉运维单位设备运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我们还建成了智慧运行管理平台,进行设施静态和动态数据采集。”刘锐告诉记者。
截至2019年12月,该平台共接入2656座设施基本信息,覆盖市域范围内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接入两个示范区海宁、秀洲共1117座站点的3个月的实时数据(水量、水质、水位、设备状态、设施状态等)。
据市建设局镇村建设处负责人许枫介绍,过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省市都缺乏一个标准体系。2018年,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导则》,要求按照导则来进行标准化运维,促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够发挥作用。
“这次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把科研成果落地,将设备安装在运维站点上,既是检测科研成果,又是为嘉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走向信息化、智慧化助力。”许枫说道。
事实上,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去年嘉兴启动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截至2019年12月底,8个县(市、区)的县域专项规划均已完成了批复。与此同时,2019年嘉兴确定了100个30吨以上处理设施开展标准化运维,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和提标改造。截至2019年12月底,嘉兴共有122个处理设施达到标准化运维。
另外,嘉兴已全面建立市、县、镇三级运维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日常运维巡查登记制度,基本建立企业自检、政府委托检测和政府监督检测三级水质抽检制度、月度跟踪通报制度等长效监管体系。市建设局会同市生态创建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站长制”工作机制的通知》,加强对第三方的监管,各地已完成“站长制”工作制度建设,明确了镇级站长50人、村级站长600余人。
原标题:嘉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了“智慧基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