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优化民生系统,必须做好净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完善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然而,当前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像生态河道治理机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水资源保护法须待健全,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急需提高等,本文将在

首页> 环境修复> 流域治理> 评论> 正文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2020-03-11 15:10 来源: 防护工程 作者: 蔡玉巧

摘要: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优化民生系统,必须做好净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完善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然而,当前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像生态河道治理机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水资源保护法须待健全,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急需提高等,本文将在简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举例探讨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生态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从整体结构来分析,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必须着重完善生态河道治理机制,提高河道治理技术,坚持生态河道治理原则,做好生态河道治理评价工作,健全指标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指标。本文将简单介绍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生态河道治理工作问题,综合探讨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1.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

从发展视角来看,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部分学者认为生态河道等同于“近自然河道”和“多自然型河川”。后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生态河道的认知更为全面,不少学者指出“生态河道”是指在确保河道流动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河床,采用各种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护岸,构建生物多样化河流系统,维护河道生态平衡,打造美丽的水景观。另外,学者还指出生态河道系统兼具综合性与科学性,与植物系统、微生物系统、动物系统紧密相关,同时,关系着食物链的平衡与各种能量转换效果。

2.生态河道治理工作问题

2.1生态河道治理机制相对落后

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生态河道治理机制还相对落后,未细化治理流程与标准。另外,部分地区生态河道水环境质量偏低,甚至存在苦咸水、细菌超标水、低碘水、污染水、高氟水、高砷水等,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很容易滋生饮水安全疾病,像肠胃病、腹胀腹痛、肾炎、肝炎、肝硬化、精神紊乱、慢性中毒等,甚至会因此致癌和死亡。

2.2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

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全面做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确保水质量的安全性,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然而,当前在部分地区的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中,总体施工队伍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偏低,设计师未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理施工方案,施工参数核算缺乏精确性,很难确保施工质量。其次,做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维护。然而,在部分地区,不少工作人员属于兼职,对于生态河道及其周边设备安全维护工作以及水资源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了解。

2.3水资源保护法须待健全

目前,国家对于水污染治理工作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政策,所制定的水资源保护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对于污染河道的行为处罚程度也比较轻,有不少乡镇企业和工厂会在污染河道之后缴纳数额较少的罚金,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河道污染行为。其次,国家尚未对普通民众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应有的惩处,部分民众必然会因为水资源保护意识低下而有意或无意地污染生态河道。

2.4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急需提高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大多数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还相对低下,特别是在农村,部分村民会将生活污水随意倒入生态河道内或者泼洒在地上,导致河水污染范围扩大,而泼洒在地面的污水会渗入地面与周边河流,严重污染地下供水系统,同时,有一部分污水会随着蒸发散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其次,部分民众会将生活垃圾倒入生态河道内,加剧了水质污染问题。另外,农业灌溉所诱发的生态河道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3.如何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3.1做好生态河道设计工作

在生态河道设计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断面设计,常见的生态河道断面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双层断面、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和复式断面。其中,双层断面立足于双层河道,明河下面与暗河相通,兼具排涝和泄洪的功能,而上层明河则具有营造水景观和净化空气,增加水分含量的功能。在设计双层断面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同时,要为河道两岸种植绿色植物,设计休闲娱乐设施。梯形断面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组合相对简单,大多用于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中。

一般来讲,设计梯形断面能够完善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为两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然而,梯形断面也有不容忽视的缺点,即亲水性差,给水景观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矩形断面占地面积较小,施工流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在原来的河道基础上进一步挖深,这一断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中。矩形断面虽然能够满足枯水期的蓄水要求和洪水期的调洪要求,但是经常会使水路生态系统处于隔离状态,不利于维护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复式断面具有复合型特征,在常水位情况下,通常采用梯形断面或者矩形断面,设计二级护岸设施与缓坡。遇到枯水期后,复式断面的水流资源主要归主河道,流量较小,进入洪水期后,水流量很大,会通过河水漫滩来避免出现洪涝灾害,这样能够满足调洪蓄水的基本需求,为周边水景观设计提供充足的空间,降低护岸高度。相比而言,复式断面适用于河滩较为开阔的河道地区,如果河道狭窄则不适合设计复式断面。

其次,要着重优化河道护岸管理体系,发挥各项护岸工作的职能,像生态护岸职能、水生植物恢复职能、生物填料职能和生物浮岛职能,这样既能够改善生态河道系统,净化水体,又可以营造独特、美丽的水景观,构建植物、动物与微生物共存的生态岛屿。

3.2坚持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全面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3.2.1因地制宜原则

该原则要求在治理河道水环境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所处地理因素和区域性人文特征,营造天然河流环境,恢复河流周围的植物景观,促进城市文化与河流水环境的有机结合,做好沿河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此外,要科学修复河流护坡与堤岸,避免出现水患。

3.2.2生态原则

该原则要求在河道治理工作中必须基于生态理论,科学修建挡土墙,恢复多元化河流系统,控制好水土流失问题,努力提高沿河绿色植被存活率与河流调洪蓄水能力,定期净化水体。

3.2.3绿色景观原则

该原则承接着以上两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力求维护河流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和谐性与一致性,科学设计河流内部景观与同向景观。

3.3完善水资源保护法

国家政府应重视不断完善水资源保护法,根据国民的用水特征和生态河道的自然规律,制定相关法律条文,适当加强水污染惩处力度,禁止工厂、企业和国民将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到生态河道范围内。

3.4提高全体国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地方政府应注意加强和供水企业、居委会、村委会的有效合作,引导国民不断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发动群众力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注意改善生态河道的天然保护功能,配置水资源环保生态系统,引导国民在欣赏水景观与生态河道景观的同时不断加强生态河道保护技能。

3.5完善生态河道治理机制

国家政府应着重完善生态河道治理机制,不断优化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综合培养高素质施工队伍,为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其次,应着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正式开展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之前,地方政府应协同当地团队组织(像施工企业、居委会、村委会等)全面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生态河道治理维护工作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测河道水质,如果发现污染系数超标,必须立刻予以解决。

4.如何完善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

提高生态河道治理效果,必须做好后期的评价工作,全面完善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构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细化“水利功能”、“生态需水量”、“水质”、“河道生态境”、“水生物”、“河道生态管理”等各项评价指标。一般来讲,“水利功能”分为防洪与排涝两大二级指标,“生态需水量”是指河道水量,“水质”特指水中各种物质含量比例,“河道生态境”这一指标细分为弯曲程度、护岸形式和渠道化程度,“水生物”指标由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所占比例组合而成,“河道生态管理”分为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管理措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改善水环境,必须科学设计断面与护岸设施,净化水体,引导国民不断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发动群众力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不断优化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并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与评价工作。


原标题: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