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后,垃圾桶盖子就会自动打开。要是把易腐垃圾投进其他垃圾桶内,垃圾桶还会告诉你“此次垃圾投放不准确。”
这是杭州下城区文晖街道新德佳苑24小时误时投放点用上的新技能,完全不需要人工监督。
投不准确,屏幕自动显示“此次垃圾投放不准确”
杭州实施垃圾分类后,有些居民因为凑不上定时定点投放点的时间,丢垃圾成了一件麻烦事。
杭州下城区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了24小时误时投放点,但由于缺少监管,这样的24小时点的垃圾分类质量不高。
去年11月下旬,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向全社会发出“招贤令”,邀请企业、个人、社会组织一起参与“下城区垃圾分类24小时误时投放点智能项目技术大PK”活动。
最终,5家集成商和2家民营企业参与了“角逐”,7家单位分别选定了下城区7个街道7个24小时误时投放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点。
最终结果昨天揭晓,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相关技术成为今年下城区“24小时误时投放点智能项目”的政府推荐候选项目。
杭州文晖街道新德佳苑24小时误时投放点试点改造由由中国联通完成。
这里放有2个其他垃圾桶和2个易腐垃圾桶,还有1个有害垃圾桶。中间有一个识别屏,人一靠近,垃圾桶的盖子就会自动打开。“联通5G无线网络传输,通过红外感应技术,让居民在无触碰的情况下,就能开箱投递垃圾,同时具备防夹手功能。”
正好有市民走过,把一袋垃圾投入易腐垃圾桶内,垃圾桶盖上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此次垃圾投放不准确。”
工作人员解释,垃圾桶内安装了AI智能、红外光谱等技术,先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拍照,再对垃圾投放是否准确智能识别并提醒。“整个投放过程中,相关数据后台会及时记录。包括投垃圾人的面部照片、投进垃圾桶的垃圾照片、自动识别出来的是否分类准确等信息,这些数据都会第一时间让社区工作人员看到,以便追溯。”
这些垃圾桶下方还有滚轮,可以随时移动24小时误时投放点位置。
如果识别到分类不准确,垃圾桶内的机械手会进行二次分类
在杭州天水街道戒坛寺巷社区的24小时误时投放点由中国移动完成改造。
这里也是人脸识别开桶,垃圾桶也能通过AI智能、红外光谱等自动识别垃圾,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社区。
不同的是,这里的垃圾桶分成两层,居民投入垃圾后,垃圾先到了第一层,进行自动拍照以及识别,如果识别到分类不准确,垃圾桶内的机械手会进行二次分类。
“机械手二次分类,是我们最新开发的技术,分类准确率达60%以上,以后,随着技术改进,准确率会再提高。”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人把一袋垃圾放入易腐垃圾桶内,之后机械手就自动将混入其中的饮料瓶拿出来,放到了可回收桶内。
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比我们想象的要好,7家企业基本都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尽量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二是对于投放不准确的垃圾,可以追溯找到当事人。”
从去年10月开始,下城区推进全域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杭州模式,志愿者定时定点监督,每300户为一个单位设置一处垃圾投放点,每1000户为一个单位设置一处24小时误时投放点。目前,下城区8个街道71个社区已基本实现全域定时定点。“现在看起来,开展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点分类情况比较好,准确率基本已达到了80%以上,但误时投放点因为没人监管,情况就差很多,准确率基本只有30%左右。”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城区要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改造200余处24小时误时投放点,提高分类准确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