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方面领域逐步实现现代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资源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针对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方式方法展开论述,从生产方式这一主要矛盾入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意在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污染

首页> 环境修复> 流域治理> 评论> 正文

水资源环境的治理机理

2019-12-04 15:27 来源: 基层建设 作者: 黄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方面领域逐步实现现代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资源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针对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方式方法展开论述,从生产方式这一主要矛盾入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意在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科学综合治理。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治理;机理

引言

近代以来,中国各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的是长期透支有限自然资源的生态危机,自然资源破坏殆尽,城市建设换来的是绿色植被砍伐、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其中水资源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水质恶化的局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困境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地区,其中水环境恶化一度威胁到了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目前的水资源环境治理的常规方法效果并不显著,且陷入治水困境。

一、我国水资源治理难的原因

水环境治理工作迟迟得不到有效开展,无论是传统低成本优势的转变、企业布局的优化,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还是政府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均面临诸多矛盾与困境,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成效。其收益与成本始终达不到一个合理的划分效果。我国水资源环境问题,一方面源自环境成本外部化及其所致的“搭便车”问题,导致企业治污成本转嫁给社会,这是世界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源自资源要素非市场化问题,导致资源要素的粗放式使用,这是我国的特殊问题。以上两种原因共同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企业治污缺乏内生动力水环境,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特征。从企业角度讲,经济利益取向决定企业缺乏环保动机,区域环保标准的降低,监管松懈,企业偷排,或者污染罚款低于自己的治污成本,企业就会选择向自然水体中排放污染物,通过向自然界排污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

第二,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质量和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昂贵的环保技术生产的产品和便宜的非环保技术生产的产品同时出现在市场上,购买后者产品就是理性选择。消费者只偏好于价格便宜的产品,而并不在乎其生产技术是否环保。每个消费者都希望“搭便车”,通过别人购买环保产品改善生态环境而受益,如果环保企业得不到应有收益,终将限制环保生产,助长水环境污染。

第三,再从水流域角度看,上下游区域经济发展因外部性而面临利益冲突,下游的水环境需求会对上游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枯水时期上游地区也会因蓄水而对下游用水造成压力,跨流域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水污染治理更具难度。

第四,低水平竞争与治水成本压力。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但是很多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国内外竞争,实现了本土企业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低成本优势的背后体现了资源要素驱动的传统模式,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然而,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却面临着“低端锁定”困境,薄利多销的低水平竞争成为众多企业的无奈选择。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甚至以牺牲长期生态效益换取短期经济利润,从而造成大量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在水环境治理上力不从心,大量中小企业原本就处在微薄利润或者盈亏平衡点附近,水环境治理会对其造成成本冲击而破产。因此,在低水平竞争策略下实施水环境治理,不仅使得企业难以化解巨大的转型升级成本,而且会削弱浙江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二、水环境治理机理

1、在思想认识上把生态资本视为富民资本,习总书记最早在浙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否认两者具有替代关系,通过水环境治理促进有效投资,如生态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新兴产业投资等,将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

2、建立水环境治理的倒逼机制,解决市场主体治污动力缺失的问题。各地通过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引导中小企业集中入园、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水环境优化目标。以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推动物质投入的减量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生态化,就是调整传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向着合理化、均衡化、高级化演进。

3、创新跨流域治水的联动机制。将国内各区域的水资源治理有效联合起来,统一进行规划整治,确保每一条河、每个河段都有河长,治水的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克服水环境治理中的跨流域外部性问题。

4、实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大有可为”相结合。一方面在各级政府成立针对水资源治理的工作组,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的整体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交易机制和补偿机制试点,弥补市场失灵局限,尝试在水环境治理中找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平衡点。基于以上举措,浙江的水资源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减量循环提高利用效率经济生态化,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交换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中,通过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经济生态化是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增长方式的一种帕累托改进,旨在有效减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使用的高效化。

6、水环境治理必须要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货币补偿相对称,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对因生态保护产生的机会成本和因环境治理付出的额外成本的补偿,是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体现,也是环境治理外部性内部化的成本依据。

7、以产业层次的高端化,实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低附加值环节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是水环境污染最为集中的领域。产业层次的高端化,就是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化、高加工度,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从而直接减少生产环节污染物排放,实现水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产业层次的高端化表现为价值链条向外延伸、加工深度显著提高、生产规模合理发展。延伸价值链条,可使低端的生产、加工、装配向高端的设计、研发和营销转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提高加工深度,即依靠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使低端、初级、廉价的制造品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产品转变;优化生产规模,即通过企业的规模扩张,提升企业生态竞争力和创新力,以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生态保护能力。

结语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一不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资源环境,是全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任务。面对市场机制不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制约水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我们要因地制宜,探索出中国水资源治理的新路,合理治水、合理建设发展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水资源环境的治理机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