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办,由北极星环保网和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仪器”)联合承办。会议主要内容为汞联盟2019年度的工作总结以及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

首页> > 大气汞污染> 评论> 正文

2019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在京圆满召开

2019-11-29 10:21 来源: 中汞网

2019年11月25日,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办,由北极星环保网和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仪器”)联合承办。会议主要内容为汞联盟2019年度的工作总结以及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

图片1.jpg

会议现场

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科技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南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技术管理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等单位的代表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扬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姜晓明做了总结讲话。

图片2.jpg

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扬会议致辞

图片3.jpg

海光仪器总经理刘海涛会议致辞

会议期间,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扬、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刚、原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强分别担任大会主持。

会上,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冯钦忠介绍了汞联盟2019年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2020年的工作计划,其他领导、嘉宾以及汞联盟成员单位也分别围绕汞污染来源、履约需求及发展、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推动汞行业发展、亚太区域国家含汞废物管理现状、国家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及汞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了详细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片4.jpg

现场交流

图片5.jpg

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冯钦忠

冯钦忠表示,2020年汞联盟将进一步落实联盟分组及联盟建设,按照含汞大气、固废/土壤、废水的污染防治进行分组,讨论、制定各小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提出各小组技术路线图与2020年工作安排,确保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的实现。

会议就辽阳博仕流体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奥林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南阳师范学院加入汞联盟事宜进行表决并一致通过表决。

图片6.jpg

现场投票表决

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陈扬对汞污染控制形式及需求、汞中心在汞领域的探索以及开放机制构建和发展做了分析。

图片7.jpg

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扬

随后,原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强、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环境技术室副主任单桂娟、生态环境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尊文就汞污染来源、履约需求及发展、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推动汞行业发展、亚太区域国家含汞废物管理现状、国家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及汞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了详细报告。

图片8.jpg

原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强

图片9.jpg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环境技术室副主任单桂娟

图片10.jpg

生态环境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尊文

图片11.jpg

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期间完成了联盟成员单位的分组,并推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担任含汞废气污染防治技术组、含汞固废/场地/土壤技术组、含汞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组组长单位。各小组分别就2020年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得出后续重点工作方向。

图片12.jpg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姜晓明进行会议总结

图片13.jpg

现场讨论

图片14.jpg

现场讨论

图片15.jpg

与会人员参观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汞联盟于2017年9月成立,其宗旨是推动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发展,为履行国际汞公约,落实国家汞污染防治战略提供技术支持。两年来,汞联盟依托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环保产业优质资源开展了4次大型交流活动,推进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建设示范工程10余项,编写科技发展报告2个,出版专著4项,为解决铜仁、河南等重点区域和水泥、废物焚烧等行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汞问题解决方案。未来,汞联盟将继续挖掘国内外技术资源,重点解决典型涉汞行业污染排放问题,力争为我国汞污染防治、国际汞公约履约做出贡献。汞联盟将发挥集成型交流平台的作用,构建国内首屈一指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化合作平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