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水务局发布了一则信息,今年10月1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与2018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由于这是在降水量整体偏少的背景下逆势上升,因此被多名业内学者认为是重大喜讯,不少媒体也是纷纷点赞。曾几何时,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度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提心吊胆。《全国地下水污

首页> 环境修复> 地下水修复> 报道> 正文

40年来首次 地下水位上升补上生态欠账

2019-10-23 09:00 来源: 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日前,北京市水务局发布了一则信息,今年10月1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与2018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由于这是在降水量整体偏少的背景下逆势上升,因此被多名业内学者认为是重大喜讯,不少媒体也是纷纷点赞。

曾几何时,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度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提心吊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显示,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中科院GRACE卫星监测也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具体到北京市,过去,面对严峻的供水形势,不得不每年超采地下水以维持城市运行,导致2000年以后,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2013年,地下水已占到北京全市供水量的60%以上,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形势严峻。迎难而上,方显本色。有关报道显示,2013年以来,北京市可谓用尽洪荒之力解决地下水问题。在引的方面,调南水充实水资源家底,地下水开采量缩减超3亿立方米;引黄水实施生态补水,有效促进严重超采区的地下水资源涵养修复。在控的方面,完成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再生水使用量逐年提高,2018年达10.7亿立方米,成为北京市生态用水的主要水源。在治的方面,完成两个污水处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4%,完成142条(段)黑臭水体治理。

通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北京市地下水位出现可喜变化。一是持续上升,自2014年底南水进京,北京市地下水开始进入恢复期,2015年地下水位停止下降,2016年回升0.52米、2017年回升0.26米、2018年回升1.96米。二是逆势上升,在过去的40年间,降雨少的年份里,北京地下水都呈下降状态,但在降水量整体偏少的今年,北京地下水位不降反升,属40年来首次。

地下水位的回升,不但能缓解地面沉降、提升地下水质,为北京市水系的恢复提供可能性。同时,水环境质量也出现可喜变化。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Ⅰ-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50.6%,与2015年相比增加2.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12.3%,与2015年相比减少32.2个百分点,水质改善明显,相关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这一喜讯说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引、控、治为核心的水生态保护措施,方向明、措施实、成效大。在治理水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攻克,相信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还将进一步上升,水环境质量也将取得更大改善。

这一喜讯还说明,整体谋划的“北京方案”有力证明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抓与不抓效果大不一样,用心抓与敷衍抓效果大不一样,科学抓与胡乱抓效果大不一样,短暂抓与持久抓效果大不一样。

地下水位逆势上升之喜,还为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趟出了路子、树立了榜样。对于地下水超采严重现象大范围存在、地下水“漏斗区”呈扩大趋势、地下水环境质量严峻形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华北平原城市群,乃至全国各地水环境质量不佳的城市而言,可以借鉴北京的举措。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打消靠天吃饭的念头,坚持党委政府、部门、公众同向发力,引、控、治三招同步发力,选择科学机制、科学路径、科学举措,坚持系统、整体的生态环境管理思路,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水资源环境。

原标题:地下水位上升补上了生态欠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