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唐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6.849,同比下降6.1%;PM2.5平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76%;优良天数105天,同比增加9天;历史首次在上半年退出全国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后十位”;9个省考核断面中8个断面达标,其中6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4月、6月份地表水考核全省排名第一位,获得奖金600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将生态唐山建设摆在“十个新突破”之首,强力推进“破立降”“去转调”,书记、市长坚持每月亲自调度,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零点夜查”,首创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打造“唐山限值”、实现超净排放,奋力打好“五场硬仗”、强力推进污染退城、清水润城、城市增绿“三城工程”,通过一系列铁的措施、铁的手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坚定不移化解产能,积极破解“污染围城” 难题。唐山市作为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历史形成了工业企业散乱坐落在城区及周边的产业布局,市中心区及周边25公里范围内有钢铁、焦化、火电等重化企业42家,年排放二氧化硫5.01万吨、氮氧化物6.34万吨、颗粒物17.46万吨,严重影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今年省达唐山市压减炼钢产能620.45万吨、炼铁产能458万吨,焦化产能60万吨,水泥产能150万吨,煤炭产能254万吨,玻璃产能300万重量箱,压减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各县(市、区)和企业装备;7家钢铁企业退城搬迁项目已开工建设;市中心区280家陶瓷企业,已关停167家,33家将进驻丰南沿海工业区;长痛不如短痛,虽然关停搬迁企业是伤筋动骨、刮骨疗伤,但从长远看,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
扎实推动节能降耗,落实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唐山市狠抓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制定了严于国标、省标的“唐山限值”,走在全国前列。上半年,钢铁企业125台烧结机、58座球团,22家焦化、10家水泥企业、三分之二的平板玻璃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7家燃煤电厂完成“超净排放”改造。全市46家独立石灰窑、96家独立轧钢、53家砖瓦窑、76家陶瓷等工业炉窑全流程达标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这些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后,将使唐山市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进一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
切实推动海铁联运,提升重型货车治理成效。为进一步提速重化工业临海临铁布局,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实施21项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工程。设立25.6亿元“蓝天环保产业”基金,加速建设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到2020年全市大宗货物集疏港全部实现“公转铁”,一年可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扬尘分别达到1.08万吨、512吨和30万吨。在全市范围开展全域治超创建无超载超限城市行动,构建“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体系,对全市钢铁、焦化企业安装车辆门禁系统,实施24小时监控,多措并举降低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筑牢生态保护钢铁防线。一直以来,唐山市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对环境违法问题严厉打击、严肃追责,使违法者付出足够代价。上半年,全市开展了扬尘污染、涉水企业等各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实行公检法联合执法,运用无人机、暗管探测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向各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宣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检查企业24267家,立案792件、处罚7166.47万元;全市公安系统共立案1069起,其中,刑事案件54起,治安案件1015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983人,其中,刑事拘留106人、逮捕21人、移送起诉75人、行政拘留781人。生态环保专项巡查累计检查点位11204个,问责305人。通过严厉的执法手段,强化了全民环保责任和意识,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