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过去的一篇文章中的内容,鉴于中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我们再次分享一下这篇文章。曾有舆论认为,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在中国,这个说法虽然偏颇,但不无道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以密集、高速态势发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之潮同时也降临中国,工业产生的三废问题挤压着本就脆弱的生态环

首页> 水处理> 工业废水> 技术> 正文

污水处理技术交流:工业废水处理的十大难题

2019-06-20 14:21 来源: 焦化人生

这是过去的一篇文章中的内容,鉴于中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我们再次分享一下这篇文章。曾有舆论认为,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在中国,这个说法虽然偏颇,但不无道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以密集、高速态势发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之潮同时也降临中国,工业产生的三废问题挤压着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工业废水目前面临哪些难题?我们邀请专业人士总结了多位工业废水领域专家、企业家的观点和思考,对工业废水治理的技术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等进行了探讨。调查中笔者发现,工业废水处理的困难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还有宏观环境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特别复杂。对治理工艺的选择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污染企业的生产工艺。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复杂,有些企业投资不够,没有处理好废水;有些企业投资够了,却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导致出水不达标,也不能实现预期效果。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不像市政污水污染物单一,技术相对简单。

第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水平有限。从目前掌握的技术水平看,国内很多工业废水的处理在理论上是达不到标准的,也许检查时能应对,但是不能达到真正的长期稳定运行。如制药废水、味精废水等,处理难度很大,现有的技术水准还有待提高。

第三,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不仅废水难处理,对经济贡献大的高产污企业还会继续存在。就制药行业来说,我国很多制药厂是初级制药,产污量很大。国外药厂把这些初级产品买走做一些化学加工以提高药效,这时的产污量比较少,产生的价值更多。但是,我国的制药生产技术没那么发达,只能“干笨活”,不仅附加值有限,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第四,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问题。工业园区本意是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但是现实运作中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工业废水都集中到一起后,末端建有公共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每个工厂的废水要处理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后果是容易处理的污染物质工厂自行处理了,到了末端的污染物质大部分都是难以处理的,最终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非常高,无法实现污染物的削减。

第五,“负效应”问题。一些产生污染的企业并不想在废水治理方面投入太多,逐利的企业还会存在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工业废水的治理除了应付环保部门检查以免于被责罚外,并无益处,反而增加了成本。企业的趋利性导致工业废水不能真正有效处理。

第六,市场混乱问题。承接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的治污企业(环保公司)鱼龙混杂,因此,行业中形成了恶性竞争,导致一些曾经致力于工业废水领域的企业在遇到机会时纷纷转型。

第七,规模效应问题。很多工业废水处理项目的单子不够大,与市政污水处理相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大企业。虽然这个领域也有优秀的环保公司,但是很难像市政污水处理企业那样日处理规模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吨。

第八,商业模式问题。每个环保公司都有出奇制胜的生存之道,但是主要模式仍为“设计、采购、施工”,其他普遍适用的商业模式仍在摸索。

第九,零排放误区。我国推行工业废水处理零排放已经多年,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是做不到的,我国目前也不存在完美的零排放案例。零排放的误区使很多企业在此问题上盲目上设备、上技术。

第十,排放标准难落实、监管不严问题。监管不严、“一刀切”、脱离实际是一些行业排放标准难以落到实处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也存在同样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