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海绵城市的提出,源于突出的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污染快速城镇化进程可伴随着一系列积极作用的呈现,如城乡人口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转化等,然而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往往忽视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打破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进程的均衡态势。随着我国城镇化

首页> 水处理> 海绵城市> 评论> 正文

海绵城市的设计实践与经验总结

2019-03-27 10:30 来源: 淮海保利会

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海绵城市的提出,源于突出的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污染

快速城镇化进程可伴随着一系列积极作用的呈现,如城乡人口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转化等,然而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往往忽视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打破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进程的均衡态势。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兴起,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城市雨洪、城市内涝、雾霾污染、水系污染、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

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 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破坏了自然生态本底,导致逢雨必涝、城里看海、旱涝急转、热岛效应等,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

1.减少和避免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

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压力。

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

海绵城市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雨水通过“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的目的。

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我国水资源匮乏,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外排,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

海绵城市通过各类净化设施的处理,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市政浇洒、景观水补充等用途,充分、有效的“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44.jpg

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及规范

55.jpg

从国家到地方,皆因地制宜的制定了推进海绵城市的政策性文件,同时也形成了相关设计依据和规范。

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的六字方针“渗、蓄、滞、净、用、排”,海绵城市的措施也是紧紧围绕这六个字。

一.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多孔形结构组成骨架,可以满足交通使用及铺装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地面铺装和护堤,通过合理的铺装基层施工加上高强度的透水技术,使透水性路面具有透水好,强度高,耐久强和景观好的特点。

二.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是指在露天停车场应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三.绿色屋顶

屋面径流是建筑雨水径流的直接来源,对降落到屋面的雨水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城市地表雨水径流量。

绿色屋顶概念是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而提出的,是重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同时,座位绿色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工程设施,绿色屋顶更要强调其生态学意义,要求通过制备种植实现屋顶景观绿化,同时实现雨水的净化、存蓄以及利用。

四.调蓄模块

雨水调蓄模块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水,但是不占地表空间的新型产品。

雨水调蓄模块的主要作用是雨水收集、存储、调蓄。降水时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中,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雨水收集池中将雨水慢慢排出。

五.雨水收集罐

是对的.jpg

六.景观水池

是废水废水.jpg

七.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指的是绿地高程低于周边硬化地面高程约5~25cm之间,溢流口位于绿地中间或硬化地面交界处,雨水高程则低于硬化地面且高于绿地。

下沉式绿地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径流量,减少地面用水量,转化和蓄存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是实现海绵城市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7.jpg

8.jpg


八.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在自然形成或者人工挖掘的浅凹绿池内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甚至乔木等植物的专类工程设施。

它收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使之净化,并将雨水暂时蓄留其中,之后慢慢入渗土壤从而减少径流量。

它具有建造费用低,面积大小不一,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9.jpg

99.jpg

九.植草沟

植草沟,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主要用于雨水前期处理、雨水运输,用以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

相较于排水体积一定的传统排水模式,植草沟能够通过植被的滞留/过滤/吸附功能,减缓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利用弹性的排蓄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造成的压力和污染。

33333.jpg

海绵城市设计原则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基地内中绿地系统,设置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结合分散的附属绿地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小区海绵雨水系统;

2)采用低影响开发的原则:

通过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渗透、滞蓄与净化,降低项目开发对水文状况的干扰;

3)先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

雨水径流组织优先通过地上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水进行渗透、滞蓄、净化,超标雨水再通过地下管网进行排放;

4)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原则:

充分利用绿色设施的净化作用,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后用于项目内景观补水及绿地浇洒用水。

海绵城市设计基本要求

场地要求:

(1)充分结合该地块地质特征、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结合小区景观合理布置LID设施;

(2)结合用地周边集中绿地设计雨水花园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3)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道之前,可采用植草沟、下凹式绿地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

建筑要求:

(1)宜采用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引入周边绿地;

(2)应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

小区道路与铺装要求:

(1)优化道路横断面设计,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道路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方式;

(3)广场铺装应采用透水铺装。

小区绿化要求:

(1)绿地内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2)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进行选择。

去瞧瞧.jpg

海绵城市的植被选择

○生态性:优先选用徐州区域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

○功能性:雨水花园区域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的植物,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

○观赏性:选择季相性明显的植物。


原标题:海绵城市的设计实践与经验总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