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导思想,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成效显著。
为更好地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借鉴有益做法,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规院水务与工程院联合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及相关部门,展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享。
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污染源控制技术、管网普查及修复技术、水系沟通及活水循环技术、断头浜及暗涵整治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本期针对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中的污染源控制技术进行经验介绍,选取的四个案例分别是镇江市金山湖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无锡市对桥巷河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连云港市玉带河沿岸工业企业排污整治、苏州市对城区洗车场实施集中整治。
整治关键技术案例
A 污染源控制技术
案例一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镇江市金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TMDL)
项目简介
项目基于TMDL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确定总量管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并以海绵试点区范围内江滨汇水区为例进行全过程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综合治理有机统一,实现项目综合达标,项目总投资4.46亿,于2015年9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份完工,现已投入使用。
1. 主城区水系
金山湖水系位于镇江市京口区、润洲区、镇江新区、丹徒区内,水系总面积135.83km2,主要包含金山湖、运粮河、古运河、虹桥港、御桥港、周家河、四明河、团结河、玉带河。
2. 总体目标
根据江苏省“263”专项整治行动要求,以恢复河道水体功能为目标,综合评估城市的水量(入渗、滞蓄、蒸发)、水质(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及水生态(河道保护、生态修复、滨河带保护)的各种问题,开展基于TMDL 模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科学指导金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3. 整治手段及创新举措
目前世界各国水质管理技术中,以美国环境环保署的规定每日最大总负荷(Total Maximum Daily Load,TMDL)为最主流体系。TMDL为受纳水体的污染物每天环境承载量,USEPA 则利用TMDL计算每天能接纳污染物的容量,并进而用来规范水质标准。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总量控制策略和技术方法体系。
本项目通过建立水文、水动力及水质模型,模拟汇水区降雨径流过程、地下水流动、河道、湖泊水体及各种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由于无法仅采用一个模型来达成,故使用四个模型HSPF、SWMM、HECRAS及EFDC的耦合,进行上游汇水区至下游水体的水文、水动力及水质模拟。每个模型需经率定及验证,方可进行预测、评价、设计等用途。
4.水体模型耦合
(1)HSPF、HECRAS、SWMM、EFDC 四种模型在金山湖水系模拟范围及接口
(2)模型架构流程及耦合情形
HSPF及SWMM接受降雨输入数据,经模拟产出径流及面源水质等数据,输入HECRAS及EFDC作为入流边界条件,模拟运粮河、古运河、虹桥港及金山湖的流量、水位及水质,并可进一步使用EFDC模拟金山湖流量、水位及水质变化。
(3)各模型构建后的应用
模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供未来评估分析金山湖水系TMDL水质管理和城市防洪方案,优化利用模型达到最佳规划、设计效果。
5.技术路线
对金山湖水系进行总量管制评估,提出总量管制的优化策略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步骤。
6.建立总量管制的优化模型
建立涵盖整个汇水区与水系水质的优选模型,在汇水区采取低影响开发(LID)以有效减低非点源污染的情形,利用汇水区模型HSPF、SWMM分别模拟农村及城镇汇水区中污染物的传输情形,汇水区的模拟结果则结合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EFDC及HECRAS模型),以探究污染物进入湖泊以后物理与生化反应对污染物的影响,在汇水区内采取因地制宜的LID技术,利用优选法中的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汇水区LID技术的最佳配置。
7.各类型管制的成本及效益参数
汇水区非点源污染由于传输的过程较为复杂,其控制方式也与点源污染不同,近年来在欧美及日本、澳洲等地区大都使用LID以控制非点源污染。LID的主要功能在于减少污染源,减缓径流量以及利用沉降或植物过滤摄取等机制去除污染物。控制方法包括建造硬件设施(即结构性)如入渗、生物滞留设施,或管理性措施(即非结构性)如肥料使用管制、土地使用规划等。目前在汇水区内最常用的LID有生物滞留池、植物缓冲带、人工湿地等。选取数种LID,根据国内外研究实验的分析成果,设定各项优化问题的成本参数(如LID所需用地、工程费用等)及效益参数(如污染削减率等),并依据不同种类LID设定限制条件:所需面积、限制坡度及其土地使用等。利用金山湖上游汇水区的GIS叠加分析工具和数据筛选工具,输入上述设置条件,可得到LID于汇水区内可能的设置地址。不同LID的污染物去除效率部分,则参考国内外的数据库,输入至HSPF/BASINS的BMPs模块进行计算。
8.优化模型求解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汇水区模型结合湖泊水质模型,演算流程如图所示。演算目的为求得整个汇水区LID的最佳配置,各汇水区的LID即为本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首先利用GAlib产生染色体,染色体的基因即为各汇水区所采用的LID,再将染色体转换成BASINS的BMPs模块输入数据,接着进行汇水区、河道及湖泊的连续模拟,模拟结果首先需满足水质限制条件,如未能满足上述条件,则重新产生新的一组染色体。如满足上述条件,则记录该组染色体数据。最后,演算出水质限制条件且成本为最小的各汇水区LID 配置方案,该方案即为汇水区LID最佳配置策略。
项目亮点
以江滨片区为例,基于TMDL 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充分考虑满足居民生活、休憩的需要,依据现场条件调研确定排水分区内可实施源头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地块及其控制率,确定源头控制方案。构建排水管网系统,并与二维地表进行耦合,形成排水模型。确定区域内积水区的具体位置、积涝情况及内涝风险分析,制定过程灰色管网修复工程方案。于江滨片区雨水总排口西南角设置海绵公园多级生物滤池,作为末端处理,主要解决江滨片区的排入金山湖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
1. 源头治理
(1)屋顶径流控制
· 雨落管断接
老小区雨落管大多老旧破损,并且多处接入阳台污水。改造中将老旧雨落管接入污水管网,新建雨落管断接,引流至传输型草沟及雨水花园等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渗透和净化处理。针对不同场地特征、雨水控制要求,断接措施与雨水处理设施的组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 绿色屋顶
有条件的屋顶区域设置绿色屋顶,建设屋顶的雨水集蓄和渗透系统。以绿色屋顶(广场)- 雨水花园- 雨水调蓄塘- 河道的水系组织形式,将雨水先净化后渗透,保障补充地下水水源的水质,减小土壤去除污染物的负荷。
· 地表径流控制
在建筑周边绿地及铺装设置海绵设施,主要处理车行道、屋面及自身的雨水。屋面雨水通过雨落管引入雨水花园,通过增加小型雨水调蓄设施,集蓄雨水的同时用于水体的补水换水,以及就近绿化和道路浇洒。
· 雨污分流设计
江滨片区以老小区为主,针对存在雨污混接的情况,取消宅前雨水管,由雨水花园及盲管的缓排取代传统雨水管道的快排。建筑南北两侧均设置污水管,满足居民实际使用需求。小区中间主要车行道重新布置雨水管,接收两侧溢流井出流的雨水排放至市政道路下的雨水干管。同时对五小行业私接、混接、错接情况进行整改。
(2)过程灰色管网的完善
在江滨片区现状雨水管网的基础上,沿江滨实验小学东侧道路敷设一根DN1000的管道,将雨水引入新建的尚德路至梦溪路DN2000-DN2800雨水管道,向北汇入新建的江滨雨水泵站。该管道可将江滨汇水区内初期雨水全部收集至新增雨水泵站并泵入海绵公园多级生物滤池进行处理,暴雨时可通过该管道以及末端排涝泵组排入金山湖。
(3)末端处理工程
江滨汇水区末端控制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分为两种工况运行。当日降雨量小于25.5mm时,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系统集中进入海绵公园建设的多级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再排放至金山湖;当日降雨量大于25.5mm 时,超出海绵公园处理能力时,超标雨水及合流制排水通过多功能大管径系统工程转输至征润州现状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整治成效
(1)社会效益
江滨片区的整治,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绿化、小品提升了楼间绿化景观;增加和规范了停车位,居民停车更方便。同时极大地削减了尚德路和古城路交叉口以及江滨新村东区的内涝积水面积和积水时间,降低江北片区内涝风险,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失。
(2)生态效益
江滨片区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采取包括LID、初期雨水调蓄池等在内的各种措施,实现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根据容积法计算得出江滨汇水区的径流污染控制率为84.88%,满足目标要求,对下游金山湖水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案例二
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无锡市对桥巷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
项目简介
1. 基本情况
对桥巷河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石达路南侧、西沈巷以东,西起天寿村黄金坝,东至锡澄运河,全长1100m。河道支流均为断头浜,黑臭水体判定区段556m。河宽10~20m,水深1.5~2.7m。对桥巷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综合整治段全长1100m,重点整治段全长556m。
2. 问题分析与评估
(1)点源污染
对桥巷河涉及的两个污水排放达标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大部分企业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河道南北两侧主要自然村已实施生活污水接管,并配备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对少部分未能接入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进行接纳处理。河道北侧部分企业内雨水通过管道收集进入对桥巷河,其他区域目前尚无雨水管道建设。现场调查发现部分违法私接、混接、污水偷排现象,经相关部门查实后进行了封堵。
(2)面源污染
对桥巷河沿河两岸城市下垫面类型:北侧以屋顶和水泥路面为主,南侧以农田草地为主,主要面源污染类型包括村镇居民生活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源污染三类。
(3)内源污染
对桥巷河前期工程已实施过清淤疏浚,河道现状底泥量不大,但河面存在十多处漂浮垃圾;河边岸带虽设有垃圾收集点,但仍存在多处垃圾随意堆放现象,垃圾渗透液通过垃圾池排污口直接入河;河内存在多处绿化植物落叶漂浮堆积,河边农田清除的杂草也大多沿河堆放。
(4)河道周边环境特征
对桥巷河周边主要用地性质包括居住用地、小型商业用地、农田、物流仓储用地和工业用地。建筑性质主要为低层民居、厂房以及小型商业建筑。河道中段通过桥涵穿越城市道路振石路。
(5)岸带硬化情况
对桥巷河岸带长度共约2323m,其中硬质驳岸573m,另有约1750m 岸带为无硬化的自然岸带。自然岸带中存在长度约为379m的杉木桩护脚驳岸,但岸带整体风貌不佳,植被杂乱,存在多处破损;其余1371m自然驳岸岸线凌乱,植被覆盖程度低,存在表土裸露的状况。
3. 整治目标
第一阶段:黑臭消除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基本消除黑臭。
第二阶段:水质提升阶段(2018年1月-2020年12月)。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项目亮点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总投入约712万元。自2013年起逐步对河道周边村庄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活污水接管和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实施了河道清淤和沿岸生猪清退,并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工程内容包括雨水过流池、雨水传输管、初期雨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人工复氧、生态截污带等,整个工程于2017年底完工。
1.总体整治方案及整治措施
总体整治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包含控源截污、内源治理、人工复氧等工程措施,主要目的在于切断污染物来源、初步削减水中污染负荷以及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改善水质,消除感官黑臭,为下一阶段构建水体生态系统提供基础。
第二阶段主要包含旁路治理、底泥修复、水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岸带修复等工程措施。在第一阶段工程完成之后、水质初步提升的基础上,完善水体生态系统,通过生物吸附净化,对水体污染负荷进行进一步削减去除,彻底消除黑臭,并提高水体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水质,保证水质长期达标,改善沿河生态景观风貌。
2.创新措施
(1)初雨截流净化措施
针对居住地块雨水管口以及农田径流的初期雨水,设计在河道西侧端头设置初雨截流池,结合初雨转输措施以及小型处理设备,实现此部分初雨截流及净化处理。
雨水溢流池设计收集初雨15-30 分钟雨水径流,溢流池容量根据初雨水量确定,并采取1.2的安全系数,初雨水量通过无锡市惠山区降雨信息以及对桥巷河汇水面积等数据资料计算得到。溢流池结构主体由导流墙、溢流堰以及截污沟等构筑单元组成。
初雨转输设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针对河道两侧驳岸雨水口出水,设计将全部雨水口接管,并在河底平行驳岸布设主管,收纳全部雨水口出水,转输到雨水溢流池前端;另一部分针对面源径流,设计沿河道南侧350m农田布设生态植草沟与生态缓冲带,实现农田径流的截流转输,在溢流池前端通过竖井排管进入溢流池。
转输初雨进入溢流池后,通过导流墙、截污沟、溢流堰以及池底沉水植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初雨的截流、泥沙沉降、生物吸附净化,后期雨水则溢流入河,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在溢流池前端河岸南侧空地处,设计一体化气浮设备一套,在降雨停止后,对截流的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净化,出水排入溢流池下端河道。
(2)旁路治理及活水循环措施
旁路治理工程主要采用MBBR一体化处理工艺,为了节省占地以及方便管理,均采用集成化设计,以有效去除氨氮、总磷和COD等污染物质。方案设计将一体化处理设备安装于对桥巷河重点治理区段中游,河道水体经提升泵进入设备,经设备处理达标出水,并通过输水管道送至上游出水,一方面实现河道水体旁路净化,另一方面实现治理区段内部的回水循环。在河道东段及河道支流控源截污建设完成后,考虑将出水口设置于河道东段水尾,并增加输水管道长度,从而实现河道全段更为明显的调水循环效果。
(3)生态修复措施
生态岸带营造采用修复为主的原则,共设计杉木桩岸带改造、草坡入水驳岸和生态二级驳岸三种形式。
杉木桩驳岸改造主要包括岸带土方整形、腐朽木桩更换、岸带破损口修复、湿生植物种植等措施;生态草坡二级驳岸主要包括岸带地形整理、建筑垃圾清运、种植土回填、杉木桩护脚施工、岸带植物群落复建等;根据无锡市气候、土壤、水体水质基本情况,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的岸带绿化植物,包括菖蒲、美人蕉、香蒲、垂柳、花桃、枫杨、水杉等。
为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本工程采用沉水植被构建和水生动物投放为主的恢复措施。结合河道水深、河道周边用地性质特点以及治理后预期水质等因素,提出自然沉水植物种植和人工水草布设相结合的构建方式。
配合沉水植被构建,在治理工程后期进行水生动物投放,完善水生态生态群落,健全水下生物链,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供生物基底。
整治成效
1.整治效果
整治后,河道水面清洁,水体洁净,河岸整齐清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周边居民均对整治效果表示满意。从检测数据来看,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还原电位4 项指标已达到消除黑臭的标准。通过对河道周边秦巷村、天授村100 名村民的调查问卷,整治效果满意度达到100%。
2.效益分析
生态治理后,加速了水体的流动,增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自然环境得到改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小气候,改善了人文、自然景观及生态景观,减少了水土流失和下游河道的淤积,有助于增强区域发展后劲,改善沿线的生产生活条件。
案例三
沿岸工业企业排污整治——连云港市玉带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
项目简介
玉带河作为连云港市进入市区的上游源水,流经海州老化工区,其水质情况对下游水体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沿河化工污水和化工企业的综合整治成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玉带河沿线共有化工企业6家,因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部分企业的化工污水均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制定《玉带河专项整治方案》和《黑臭河流沿线工业企业排口排查登记及截流整治方案》,全力推进玉带河沿线化工污水的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结合连云港现状,对玉带河沿线的化工污水排口进行全面排查,对沿线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整治,对沿河化工企业进行关、停、转整改,坚决杜绝化工污水进入河道,确保玉带河流经的化工区无化工污水污染水体,全面消除黑臭,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项目亮点
1.强化工作责任落实
根据《连云港市市区玉带河专项整治方案》相关要求,市经信委、市环保局组织海州区,对玉带河沿线工业企业相关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摸排。按照《关于组织编制市区玉带河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连黑办[2017]1 号)通知要求并根据实际摸排结果,制定了玉带河沿线化工排口整治和工业企业搬迁计划实施方案,细化时间节点、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推进措施、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推进责任、传递推进压力、强化推进氛围,确保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水质监测预警
为及时掌握黑臭水体水质,分析污染原因,市环保局自2015年起对市区玉带河德邦码头、幸福路桥和镇海路桥、龙尾河通灌北桥、西盐河磕头桥、红旗桥、盐河桥等河流断面每月进行一次监测。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来,市环保局增加黑臭水体水质监测断面和监测频次,每月开展监测,将玉带河监测断面从原来3个增加为6个,并根据水质监测情况适当增加断面的监测频次,特别是德邦公司减停产后,加大加密玉带河监测频次和点位,密切关注生态补水前后水质变化,为监管执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将监测数据向辖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3.积极摸排企业情况
结合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编制了《玉带河流域工业企业关停和搬迁专项方案》,连续开展2轮化工生产企业摸底调查,制定全市化工企业的“月、旬、周”三级工作图,细化时间节点安排。市经信委、环保局联合市发改、安监等部门对全市化工生产企业进行了“家家到”现场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多次发函至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确定摸排化工污水排放状况及化工生产企业归属类型。共摸排玉带河沿线大型明确的化工排口4个、化工生产企业6家,6家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列入转移一批范围。
4.全力跟踪督查推进
2017年4月份,市委办组织市经信委、环保局、安监局等部门,针对德邦安全生产、搬迁事宜进行专题督查。结合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7年5 月份联合市环保局、市安监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县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2017 年8月份,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推进德邦搬迁工作会议,海州区、徐圩新区、市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参加,形成市长办公会议纪要,要求力争10月份企业主体关停,确保年底彻底关停。2017年9月份,市政府副秘书长主持召开德邦化工搬迁及新项目建设协调会,相关县区、市经信委、环保局等部门参加,对德邦整体搬迁工作进行了协商。
5.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市环保局加强可能对水质产生影响的海州开发区、玉带河沿线企业环境执法监管,多次组织开展暗查、夜查和突击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泰乐化学、双菱化工采取停产措施;对德邦兴华公司的2次违法行为分别处以20万元和70万元罚款,并停产一个月加以整治,2017年10月15日,该公司已全部停产。此外,市环保局结合市级环保督查、医药行业专项行动、园区外化工企业检查等专项环保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确保水体沿线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减少入河排污量,并要求重点排污企业在厂区清下水排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与环保部门实时联网,以彻底解决化工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
6.完善搬迁整治后期工作
玉带河沿线化工工业企业搬迁后,现场遗留大量搬迁垃圾和生活垃圾。如德邦化工西侧的玉带河支流受垃圾污染较严重,对玉带河主体河道水质产生影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积极组织海州区开展德邦化工搬迁整治后期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完成德邦化工周边垃圾、菜地、岸坡清理、整治,并对周边的居民生活污水排放进行改造,对周边居民进行广泛宣传,完善该片区生活污水收集管道,确保无污染入河。
整治成效
截止2017年底,玉带河沿线的化工排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关停企业4家,剩余两家部分生产线已经关停或转移。其中成立近60年、员工600余人、2016年营业收入5亿元的江苏德邦兴华列入“转移一批”并成功实施关停;成立22年、员工近百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氯化苄自动化连续生产装置、2016年营业收入近6000万元的连云港泰乐化工列入“转移一批”并实施关停;成立53年、员工近百人、拥有连云港市名牌产品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江苏双菱化工列入“转移一批”并实施关停。根据第三方整治效果评估机构的水质检测结果,玉带河水质已达到了消除黑臭的目标,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案例四
苏州市对城区洗车场实施集中整治
项目背景
按照2017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三优三清三提升”和姑苏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六大工程总体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做好截污清水工程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区水坏境,苏州市开展城区水污染“五整治”(农贸市场、餐饮业、洗车业、建筑工地、改厕)活动。市水利局(水务局)作为城区水污染“五整治”工作的总牵头部门,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建筑工地排污整治、市市容市政局牵头负责餐饮业排污整治、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洗车业排污整治、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农贸市场排污整治、姑苏区牵头负责改厕排污整治,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为配合单位,共同对城区五小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
整治范围
2017年年底前先行完成古城区14.2km2排污整治,2018年6月底前完成东起苏嘉杭高速,西、南至京杭运河,北至沪宁高速范围内排污整治(含姑苏区全部、工业园区和吴中区部分区域)。
洗车业整治案例介绍
目前,第一阶段的调查摸底以及第二阶段确定方案工作已完成,现已进入第三阶段即组织实施整改工作。前阶段整治中的突出案例有:
1. 华美汽车装饰美容有限公司
该洗车场位于桐泾路西园路口东侧大院内,大院内由于污水管网未改造,管道属于合流管,洗车场的排水管接入院内雨水明沟通过合流管流入桐泾路雨水井内,对河道造成污染。由于院外具备排水整改条件,发现后当即申请办理开挖手续,同时联系院内物业及商户,要求其配合施工整改工作。经过三天施工,泾路污水主管向院内延伸导入,并设置预留井一座,然后商户将排水管接入预留井内,从而完成整改。
2. 优车派洗车商户
劳动路桐泾路口西北侧优车派洗车行将洗车水接入店门口雨水主井内。由于附近无污水管网且位于洗车店红线以外,根据五整治文件要求,为其从西侧三香福郡大门口污水井内延伸一条DN300污水管至其店门口,然后商家自行接入,完成此处整改。
洗车业整体调查情况
根据苏州市住建局与市运管处及姑苏区对洗车业的联合调查结果,第一批63家中,12家具备办证条件(洗车水进污水管网且有沉淀池),17家符合排水要求,26家无需办证(关店或已无洗车业务),有8家不符合排水要求。8家不符合排水要求的,目前已完成整改5家,剩余3家中1家正在进行改造方案设计,2家由于处于院内且内部无污水管网,建议取消其洗车业务。第二批87家中,检查中发现8家已有排水许可证,10家关店或已无洗车业务,在剩余69家中,35 家具备办证条件(仅无证),34家不符合排水要求(洗车水未进污水管网)。这34家洗车商户中有15家需办理开挖手续进行外部施工,16家具备自行整改条件,3家建议取消其洗车业(1处属于拆迁区域内、1处属于地下室提升泵排水、1 处外部无污水管网)。对于34家不符合排水要求的商户已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再次对其现场查看,对其中需要外部管网建设的区域已经初步确定了施工方案,对部分需要自行整改的商户也再次进行了督促宣导,目前处于开挖手续办理中。
原标题:【技术分享】2019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享【第三期 江苏省(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