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的本质来讲,合理的商业模式、现金流和净利润“双正”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是,不少企业忘了这一点。
“财政部、发改委核查万亿级PPP项目库多地半数项目被清退”的消息日前见诸报端。今年以来,环保企业遭遇融资困境已经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大事。从环保企业发债失利,到企业债务违约或者存在违约风险,与大量PPP项目仓促上马存在直接关系。在国家对PPP项目不断进行规范,促使其良性发展的形势下,环保企业怎样才能规避项目风险,实现健康发展?
“传统的业绩为王思维需改变”
投资要“佛系”些,现金流和净利润“双正”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务院近日稳投资再出招,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支持民间资本在环保领域控股。这一政策无疑对民营环保企业是利好的。此后,一些环保上市公司发债成功对政策市场进行了回应。
在资本对环保企业的态度回暖之时,业内也对企业争抢PPP项目进行了反思。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不少环保企业的难题集中在资金链。“因为市场选择的问题,导致了环保产业的低毛利。这几年出现了很多PPP项目,对环保企业产生资金压力。”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3年PPP大潮下,企业争夺的是不是好项目成为行业热议话题。有环保企业投资人坦言,“我认为投资还是要‘佛系’些,戒贪很重要。任何一个公司的投资要看标的物的质量,不能为拿项目而拿项目。”
今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期间,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非常好,融资不成问题。要是非常好的创新项目,钱会争着给你,其实与融资相连的是投资的问题。”
对于一些环保企业遇到资金上的困难,他认为与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都有关系。但是作为企业来说,要注意自己投的项目是不是好项目,是不是创造了价值。如果能创造价值,一定会获得投资者支持。
环保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承担项目的条件。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前不久好几家民营上市公司都出现了拿到了PPP项目,但是交不起资本金的问题。“企业扩张太快,从项目中赚取的一些收益还不够投入新项目的资本金。加上应收账款迟迟收不到,企业当然会出现融资风险。”
他还表示,有些企业部分PPP项目存在瑕疵,项目多集中在小城镇和县城,同时有不少项目在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和储备清单中查询不到,即未入库项目。对于这些项目,政府或无法在预算中列出支出责任,项目融资也会受影响。企业应注意到,PPP项目风险主要不在政府,而是企业。“明知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支付风险,企业为抢项目还冒然进入,资金都是企业融资或者垫付的,当然存在较大风险。”
此外,争抢PPP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保企业传统的业绩为王思维。只要有工程业绩,即使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都有企业接单,这种思维需要改变。
显然,环保企业要关注客户需求,这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许国栋坦言,在PPP项目中相对重工程不重运营,特别是从业绩上重工程不重运营,这是非常不好的倾向。“PPP项目好比是装修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要考虑客户需求。”
未来几年是环境大建设时代,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不少地方对PPP模式仍然存在需求。但是环保企业更应关注客户需求,“从商业的本质来讲,合理的商业模式、现金流和净利润‘双正’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是,不少企业忘了这一点。”一位环保企业原负责人做出忠告。
“巨无霸也有困惑?”
产业模式创新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项目大小、周期长短、资金周转等需考量
有行业研究人员认为PPP项目对于民营企业投融资影响较大。在环保PPP项目中,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占了较大比例,相比于国企央企拥有较强的信用背书,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更窄,被波及更深。
但是,央企国企在风险管控上也决不能掉以轻心。最近,央企三峡集团斩获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77亿元项目、央企背景支撑的康佳集团进军环保3个月拿下41亿元项目的消息着实“惊艳”了业界,完成了跨界者的“逆袭”。然而,其中仍然是风险机遇并存。
记者浏览了三峡集团网站发现,近3个月来,三峡集团动作频出。与多地和多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比如,与湖南省政府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安徽芜湖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等。在企业合作上,可谓都是重量级央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均与三峡集团确定合作。
与以往进入环保行业的央企不同,三峡集团堪称央企中的“巨无霸”,很可能影响环保PPP项目的业态。
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三峡集团年净利润在300亿元左右,在三峡工程、金沙江上游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将有九江、岳阳、芜湖、宜昌4个示范项目陆续推进。“三峡集团是就特定区域,要完成国家交予的重大任务,解决长久以来的长江水系大保护问题。”
以九江项目为例,产业模式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据知情人透露,当联合体中工程企业收益率超低时(约为5%左右),三峡集团很可能会对其他企业承诺收益,使其利润率增至7%~8%。这在经营策略上并无风险,但可能在市场上对其他企业有失公平。“这可能与三峡集团的定位有关,长江经济带的大保护需要大型央企做出贡献。但是从行业角度看,应该提前规避一些风险。”
这位知情人士分析称,三峡集团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长江水系的保护工作从何入手,项目大小、周期长短、资金周转等存在疑虑,需要整体规划考量,凝聚政府、企业和行业智慧。第一,依靠PPP离散化、碎片化、点对点的操作是否能够保证九江水系长治久清?项目做大了,有可能突破PPP项目10%的财政支出红线,得不到财政支持。第二,三峡集团的示范项目定位于“三个一”——“一座城、一片水、一个主体”,集团是要就最终治理效果兜底的。项目做小了,有可能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比如九江项目也许77亿元难以实现国家水功能区划要求,而要更多投资才管用。”
“转型环保有待时间考量”
产业能否协同,企业能否稳定向好发展,还要“边走边看”
与三峡集团的能源水利背景不同,康佳集团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电子消费产品。近期,公司已经明确进军环保和半导体行业,未来将重点布局节能环保、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还将适时进入大健康、新能源汽车、5G等领域。
前不久,康佳环保科技事业部已经将业务方向瞄准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以及固体废料治理与回收再加工利用等热门领域。
近日,康佳子公司与其他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接连中标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城区综合提升项目和东港市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
有媒体报道称,康佳对环保业务寄予厚望,目标是1~2年内实现年营收80亿~120亿元。康佳总裁周彬称,进入环保产业,康佳有着天然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央企背景的支撑,充足的资金准备和良好的产业协同。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康佳涉足生态环保领域跨度过大,在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能力亟待考量。同时,业界对康佳的生态环保PPP项目的运营能力能否适应业务发展的步伐,以及项目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也还存疑。
“激进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本身就是商业模式不够明晰、业务不够稳定的表现。一是央企背景不足以成为涉足环保行业的依据;二是资金方面,康佳也难言优势。至于产业协同,如今看环保行业关联度不高。企业能否稳定向好发展,还要‘边走边看’。”行业人士说。
原标题:PPP项目清库大潮之下,环保企业该有哪些反思?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