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位于我国中西部,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属极度缺水地区。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都在陕西省。在保障我国水环境质量方面,陕西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陕西省水环境总体向好,但是部分区域环保欠账太多,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陕西省水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污水厂(站)出水水质波动,运营监管存在漏洞。二是治污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生态屏障建设刚刚起步,河流湖库尚未建立有效的生态屏障。四是水资源紧张,水环境承载力低。根据陕西省资源禀赋特点和水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问题,要提高认识,深入调查,抓住根源,寻求对策。遵循“南防北控,中部提升、节水循环、筑牢屏障、氮磷同控”的原则,按区域、有侧重地落实治污措施。
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水污染防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认识到,优质的水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的要素,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的物质载体。提升水环境质量就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就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是落实党中央要求的政治自觉,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现实要求。
采取四方面措施,综合施策
下一步,要采取“控、用、养、防”4方面措施,综合施策。
一是核查入河排污口,严控点源入河排污量。排污口是陆域污染物排入河流主要节点,控制了排污口等于控制了河流污染物的负荷。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查清全省河流湖库排污口,追溯陆域污染源,建立排污口和污染源的对应关系,一一设立档案。对严重污染的河段,每一个排污口制定治污方案,提出目标要求。如在延河流域,市县和重点镇建成区所有排污口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实现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降低入河污染负荷。要根据监测断面位置,优化排污口布局,完善排污许可管理,提高流域水环境管理精细度。
二是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降低入河污染总量。目前陕西省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空间较小,带来的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经费难以承受。通过加大再生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但缓解了陕北和关中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而且减少了入河污染负荷。要在水资源紧张的陕北和关中地区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陕北、关中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三是利用生态修复滋养河流,提高自净能力和景观服务功能。河流湖库本身就构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有分解污染物的能力。结合季风区河流几何形态的特点,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污染较重的河流及其支流入河口,以及重点排污口的适宜区域,建设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湿地,提高污染物的分解效率,同时美化环境,让居民享受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实惠。沿渭各级政府在渭河干流及支流入渭口等区域,建设生态修复及湿地项目79处22.08万亩。
四是筑牢生态防护屏障,降低污染入河风险。在陕南汉丹江和嘉陵江流域分布着299个尾矿库,中石油长庆油田、延长石油集团在陕北共有4万公里输油管线穿行丘陵河谷,装载着不同货物的车辆在交通道路上飞驰,这些固定和流动的风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水体重大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要建设生态防护屏障,一方面严管环境风险源,采用可靠的预防和应急技术,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将事故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沿河湖周边建立缓冲带,筑牢最后一道屏障,减缓污染物入河风险。
下更大功夫,加强环境管理
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地方党委政府是水质改善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断面水质的责任人,围绕断面影响区域,以超标因子、排污单位为重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负面清单,优化结构、减排总量、精准治污。要强化统筹协调,建立消除劣Ⅴ类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整改方案,推进断面水质改善。责任人要向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汇报水质改善情况,每月召开一次现场会,并向省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如果断面水质无明显改善、仍然不达标,将对断面涉及区域实施限批、问责。
二是以更高的标准,降低污染负荷。加快修订《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的行业,参考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制定污水排放标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是以更硬的执法,严厉处罚问责。针对水质下降明显的延河、北洛河、清涧河等河流开展水环境质量专项督察督办,进一步加强沿河排污口专项执法与整治,杜绝直排、偷排、漏排现象,严厉处罚问责。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督查,确保达标排放。
四是以更快的应急,处置突发事故。全面扩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的“天眼工程”,升级环境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对信息数据统计整理、趋势分析,为突发事故处置提供精准的预测分析和预报。
五是以更严的考核,监督政府工作。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综合运用督察、约谈等手段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完善信用评价、绿色信贷、环保领跑者制度、“红黄牌”制度等企事业单位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召开全省水环境形势分析会,针对水质反弹且降类的断面向有关地市政府发出预警与通报,对水污染防治工作滞后的地区及其突出环境问题按程序采取挂牌督办、公开约谈、区域限批等措施,并将重点问题纳入省级环保督察。
原标题:综合施策 推进陕西水污染防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